阐述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的应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js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现代社会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方式的想法渗入住宅建筑,尤其是小区建筑设计中,购房者已不仅仅是买一个居住的空间,同时还期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认同。而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具备超前性,先导性和示范性的小康文明居住小区是时势所趋。本文以某住宅小区的工程实例,根据规划要求,做出独特的设计方案,到良好的效果,成功塑造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关键词:关于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以人为本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成绩巨大,举世瞩目。更是在住宅文化上有了质的变化,从简单的一两栋住宅到几百亩配套完善的成熟社区,期间经历了许多磨练。到现在, 更多的发展商注重创品牌,出精品,创出了大批品位较高、功能较好、环境优雅的居住小区。虽然这类小区不能说是普遍,但它的发展,带领我市住宅建设跃上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将会创出更辉煌的业绩。
  不过,虽然我国住宅建设出现了大批品位高、质量优、环境美的居住小区,但也应该看到,规划建筑设计不好、工程质量与功能质量不高-------甚至较差、 配套设施不全的小区依然存在,以致造成大量住宅空置、积压,虽经降价,仍是销售不畅。以前在居住概念中,人们往往以能在公园附近居住而感到满足,而现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利用公共公园的设施和环境,“在花园中居住”已成为人们很实际的目标和需求。创造良好、舒适、宜人的居住小区环境和居住建筑,体现对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不断发展的全面关注,达成现代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追求,这些已成为 21 世纪现代居住小区建设的新理念。“人本居住”是过去居住产业始终如一的追求和理想。“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创造“人本生活乐土”更逐渐成为现代居住小区开发的共同理念。
  如何在居住区规划与居住建筑设计中体现与城市环境、自然环境的共生,笔者结合2006年参与编制一小区的修建详细规划方案与开展建筑单体设计时的体会,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
  1 规划设计要求
  1.1 工程设计概
  该居住小区总用地面积为100hm2,其中可建设用地11.43hm2。地块属城市建设密度Ⅲ区,规划作为居住用地。小区地块东邻规划40m宽的江边环岛路,西临规划30m宽的环城规划干道,交通条件优越。
  1.2 规划原则
  注重城市设计的原则。由于该地区位于某岸线,在本区域中的地位较为重要,周围未完全开发,因此小区设计应服从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通过水平的滨水岸线与立体的天际线的设计,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在用地布局、路网规划、空间组织、建筑布置、建筑造型、住宅选型和环境设计的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住户要求。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区位特点及稀缺的环境景观资源,创造环境优美的滨水社区。
  同时,毕竟是商品房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原则。开发建设应同时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小区的规划设计在功能布局、户型、配套设施等方面都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该小区打破传统的周边式、行列式的总体布局形式,由曲线道路将用地划分为3个居住组团及一个公建区。中心区为3~4层住宅为之的别墅区,按规划要求南为中层建的和一个多功能公司广场,东为商業步行街。通过对核心组团建筑形象、环境、氛围的控制突现整个小区的人文意识环境。核心组团西、南侧的两个组团是区内主要的居住组团,规划以多栋九层围绕中心区呈扇形布置,住宅层数为6~7层,成为中心组团的背景,同时也勾勒出了城市天际线,丰富了层次。
  小区内部道路系统按居住组团级道路一宅旁入户路-步行道三级布置。 为了形成环境宜人的居住小区环境,小区对步行道系统加以规划布置,步行道主要是由道路人行道、架空步行道及园林绿地步径组成。步行道宽度在2.5m左右,以小区会所为核心形成连系各住户的步行系统。区内采用人车分流方式。小区机动车不进入小区,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区内道路车行按双向行驶组织。规划通过步行道系统建立了区内的步行交通体系,步行交通系统将居住小区绿地、各宅旁绿地及公共活动场所联系起来,为小区住户提供交往的便利。
  小区内公共绿地是区内居民休闲活动与交往的重要场所,区内的小区级公共绿地分三处设置,分别位于各组团内。公建区内公共绿地是小区公共活动的核心绿地,它正对小区主入口且与会所与体育活动场地相连,是居民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小区景观与环境设计的要点,规划建设成具有现代化欧式风格的绿化广场,配合周边住宅形成小区标志性景观。居住组团内公共绿地是小区居住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规划主要以开阔的绿化作为景观,布置小品及休闲设施,形成现代风格的传统园林绿地。
  2 建筑设计方案
  2.1 建筑单体选型
  在规划较高容积率的前提下,相对微观的体现未来业主利益的直接承载体就是住宅单体。在对市场以及许多可能实现的单体方案的理性分析后,从规划初期的简单的六种户型平面到最终实施的16 种单体住宅平面,多达19 种可选户型平面,建筑师完成了基于销售分级的建筑各项因素的分级均好性。
  建筑师住宅单体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在场所环境优越性中体现人居环境,结合市场的特点及需求,以一梯两户大户型住宅为主,确保居住环境卫生质量最优。小区高层住宅均采取首层架空的设计形式,并有部分退台,住宅顶层设计大面积的露天平台。
  2.2 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营造
  在空间环境营造方面, 建筑与环境设计进行了有机地配合。在会所-------广场------公共绿地,以及入户大堂、客厅、餐厅、卧室等不同的空间序列上共同把握文化、地域特征的设计主题:
  2.2.1 主入口-----江岸
  在南北向前宽后窄的入口广场末端,是四层高配以钢结构穹隆顶的会所,透过会所大厅内部的恒温泳池联系,构成独特的视觉文化景观,为该住区内公众聚集交往提供了难得的城市化流动空间。
  2.2.2 架空的首层
  架空的首层空间使得区内的环境绿化景致与这个灰色空间融合,这个时候建筑与环境达到共生,建筑是环境的载体,环境将建筑的场所精神升华。
  因为首层架空,触目可及的邻里生活区域使得住区内部公众更多的交往成为可能。建筑师让庭院空间与入户空间相互交织,既是交通枢纽,也是邻里文化缩影,激发公众浓郁的文化与场所认同感。
  2.3 立面风格与细部处理
  基于投资方对市场销售以及消费者的喜好,建筑采用了西式新古典的建筑语言,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细部处理上更进完善。在此基础上确保了尺度与体量的完整性,整体的均衡性,施工和用料的合理性。外观做到现代与古典共生,兼顾了美观和节约,使各方面都能达到高度的平衡。
  3 结束语
  总之,小区建设的若干年,是设计不断研究探索、不断修改力求完善的若干年,设计初期就要有前瞻性,其目的就是让居住区建设能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依托、以城市建设品质为目标,让居住区规划、建筑、环境、城市共生并进,并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安居才能乐业,现代安居的概念已不仅仅是有屋而居,而是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的结合。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居住小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开创性地延续以文化追求、物质品质、 生活环境品位为内容的人类居住理想,使现代居住小区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应力求发展和突破。当然,在建筑设计道路探索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要规避各种风险,实质性地解决当前建筑行业出现的困境,寻求一种契机和突破。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中职学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课题性训练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可缺少;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但必须重视指导工作;产教合一是最理想的实践教学模式,应该大力提倡。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产教合一  实践教学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中职学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四种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逐一分析,希望能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帮助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引导学生灵活使用非言语交际手段,创新口语测试手段,把听、说、读、写进行有效整合,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英语;口语;心理;非语言;创新;测试;整合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说”是听、说、读、写
一、GHS国际背景GHS是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系统(GloballyHarmonizedSystemofClassificationandLabelingofChemical)的简称。是在 2 0 0 3年由国际劳动组织 (IOL)、经济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幼儿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尤其要在开发智力、启迪智慧上下功夫,这也是幼儿园教学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形势和条件下,幼儿园教学必须要进
摘 要:高中化学是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关键阶段,我们化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化学教学的本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高中作为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自课程改革以来,化学教学相比从前更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的相互结合,强调围绕学生的教学方式,而随着课改的推广,如何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条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工商管理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领导以及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通过工商管理培训,促进企
一、让学生自主识字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学期识字时,可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始实施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本文主要分析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主要问题;基本对策  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活动重新受到了重视。作为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而崛起的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各项训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