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浅谈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初中数学情景教学应遵循新旧知识联系原则、贴近学生生活原则、难易适中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的方法主要有概念情景法、生活情景法、问题情景法、动手情景法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情景创设;重要性;原则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标背景下仍然有着其广阔的前景,特别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还较弱,因此上,教师若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则会增强知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让学生较为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对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笔者拟围绕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这个话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情景创设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符号和无用的推理,从而发现数学的乐趣。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在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概念学习是学习其它公式、定理的基础,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概念,有助于对数学中复杂公式、定理的学习。在概念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情景中观察、比较、分析,可以使学生理解概念,学会在把握和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精神,在数学的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探索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情景的创始,会使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将其它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初中数学情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新旧知识联系原则。在情景创设中,必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的情景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而又要带有启发性,能引出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情景,在情景中有思考的空间和基础。切忌直接引入新知识的情景,这样会使学生对情景没有兴趣,反而使情景成了多余,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2)贴近学生生活原则。数学本身就有很强的应用性,所创设的情景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必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情景,而且情景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或能亲身接触的情景。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进入情景,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不能超越生活和学生实际设置情景。
  (3)难易适中原则。该原则是情景教学中的较高要求,所设置的情景与数学知识学习和学生实际要相符合,情景中问题设置必须难易程度适中、问题数量不能过多,不能有太多的推理过程。只有这样才调动学生的参与和进行思考与学习,通过情景的探索发现新知识。
  (4)趣味性原则。该原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必须遵循的要求。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形象思维还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创设情景时应带有趣味性,让学生参与进入到情景中去,增加情景的趣味性,这样会活跃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情景教学的效果。
  三、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的方法
  (1)概念情景法。概念情景法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概念以及和概念有关的数学关系,利用动画、直观演示、示意图设置情景,以便学生能形象理解概念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为了使学生理解正负数概念和关系,在正负数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情景: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下 40 米处,一条鱼在潜艇上方 35 米处,一只海鸟在鱼的上方20 米处(课件展示位置示意图),请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的高度,相互的高度差为多少米,学生看到后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动笔开始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继续进行了课件的变换演示,由学生完成计算过程,这样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并为下一步的正负数计算打下了基础。同样初中数学中数轴、不等式、全等、相似、函数等概念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情景教学方法完成,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2)生活情景法。生活情景法是根据生活中的問题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性质一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我们学校以前有一个毕业的同学在一个晴天的日子里,拿着老师的教鞭和卷尺,到操场测出了旗杆的高度,你能测量出来吗(课件演示教鞭、卷尺和旗杆)?这时有的同学发出了惊讶,有的开始了沉思。教师适当提示晴天的日子会在旗杆下看到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出影子,教师继续问那教鞭要是立在操场也有影子,那个同学怎么测量的呢(课件演示教鞭、旗杆及投影示意图)?这时有的同学想出了方法,教师又演示了教鞭、旗杆、投影形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示意图,引出了相似三角形性质一节问题。
  (3)问题情景法。问题情景法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创设情景,学生通过情景直接获取新知识的情景教学方法。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学习中,教师以课件展示长方形,让学生归纳长方形的性质,然后在在长方形中添加线形,让学生继续进行总结,再利用动画课件将添加线形的长方形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随着平行四边形的不断变化,但所得出的性质不变,就使学生在旧知识的知识基础上学到了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
  (4)动手情景法。动手情景法是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数学知识的情景教学方法。如在讲三角形性质时,让学生事先准备的不同长度的小棒进行三角形拼接,让学生在拼接中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不同三角形的角度问题。为讲述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方程中的等式变换,可以让学生进行天平操作,进行归纳总结。在运用动手情景法时教师要注意课堂的组织教学,并适时的进行引导提示,避免学生盲目的动手操作,忽视了知识的获取和总结。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情景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运用多媒体的强大演示功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个人的最好的老师。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特别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内容丰富,语言博大精深,学生学习语文时,兴趣作用更大,其学习往往随兴趣而迁移。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兴趣浓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能力等方面,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摘 要:作为教学媒体,计算机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延伸教师教育功能,因此是促进教改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思维  计算机之所以能在教学中起到这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的功能,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事先编好的具有各种功能的课件,计算机只是执行这些功能。而当前中学历史学科知识
摘 要:中学的政治课,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密切,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原理抽象,长期以来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激发;兴趣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这就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
摘 要:学信息素养就是信息素养涉及数学的部分,包括信息(主要是数学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数学分析及应用,具有敏锐性、果断性、正确性、自如性、独创性等品质。培养中学生的数学信息素养培养需树立学生的数学信息意识,并立足课堂教学和利用现代网络。  关键词:数学信息素养;培养思路;中学生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巨大
摘 要::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用数学语言或符号揭示事物共同属性的思维形式。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是解答数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条件。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