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的教学创新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87-01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对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应如何适应,以进一步提高创新教学效率,这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教师应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应从“按部就班”和引导学生“求同思维”的传统教学思路中解放出来,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寻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等习惯性框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一定准确,但敢于想像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对老师反驳,这是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如不给予机会,轻易代替与否定,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过程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内疚与挫折的感情体验,也会使学生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扼杀其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角度,正确对待学生的“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性思考和“争吵”讨论的机会,营造学生自主、自由争论的自主学习环境。
  
  二、教师应探寻创新教育的方法
  
  创新性思维表现在不满足用现有知识和社会常识去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是从逆向思维、夸张思维等角度来回答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与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将学生停留于感性阶段的思维活动引导到理性和自觉的高度,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在音乐课创新教学实践中的主要做法是:
  情境法。情境法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的创设,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语言描绘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创设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内心在特定的情感体验中产生情绪共鸣,以加强他们对教材的理解,促使他们用音乐表现情感的欲望,并从中受到陶冶。
  问题教学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我在教学中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热情鼓励诱导学生勤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提问、假设、推理、验证等过程,对问题进行反复和持续的探索、实践,以逐步养成学生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善于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讨论法。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为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而互相启发、讨论辩论、各抒已见的互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其思路,创新其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于乐曲的分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歌曲演唱的情感处理,以及对旋律创作的研究等都可以采用讨论法。
  
  三、教师要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内容发展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变化。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某种教学模式是针对某个实际问题,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最优教学操作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学环境是和谐愉悦宽松;教学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教学关系是民主与合作互动;教学方法是启发转化;教学过程是生动活泼。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相渗透与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音乐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感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潜能使之终生受益为目的。笔者认为:课堂中小组活动是对传统班级制授课形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审美评价等程序,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组音乐活动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和审美能力的展现。
其他文献
摘 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对中职学生的技能教育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以技能比赛引导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能比赛 培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81-01     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并不是社会新鲜事物,很多年前它就是我国技术学校、中专和大学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去分析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二什么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如何去实现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85-01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其根本任务有二:其一便是为中职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相应的数学理论基础和运算技能。这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88-0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缺少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为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幼儿的科学兴趣培养,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方面进行了尝试。   
摘 要: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体现之一。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说写有效结合。老师要以“读”为开始阶段,以“说”为发展阶段,以“写”为形成阶段,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读可分“老师引读”“配乐朗读”;“说”可分“复述课文”“讨论课文”;“写”可分“按要求写——写赏析评点”“个性化写——读书心得”。  关键词:读 说 写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91-0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理论揭示了“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亦明确提出: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享受教育”是我校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办学理
摘 要:旅游英语是一门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实用性英语,属于专门用途的英语。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学习旅游英语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改革的新思路,不断提高中职旅游英语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和专业背景下,采取分组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提高旅游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79-01 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79-01     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与学生沟通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用“爱”沟通  “爱是理解的别名。”要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教育过程是一个交心的过程。从教育者来讲,它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86-01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循环”,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除此以外,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还需要下列几条途径。    一、以有效备课保障有效的课堂    针对现阶段语文教学实际,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6-089-02     自进入新课程改革至今,我接受过很多教育理念培训,决心让自己的课堂变成师生生命永动的课堂,所上的语文课能够让学生喜欢。可一到课堂实践就明显感觉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怎样才能将课程理念有效物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呢?我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理解课程理念——确立有效目标——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