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闭塞的相关冠状动脉之关系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imal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心电图ST段改变判断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者的梗死相关动脉血管的闭塞,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探讨二者之间关系变化规律,有助于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够直接利用心电图判定梗死病人梗塞的相关血管,评价其预后,对于治疗以及是否需要及时采取血管重建.都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82岁.因心肌炎、病窦综合征于2001年在外院安装心脏起搏器(型号不详),2003年1月18日因胆源性胰腺炎,结石性胆囊炎急发入住我院外科.入院时作12导联同步心电图.图1为
例1,患者女性,77岁。因3天内晕厥5次于2002年4月3日就诊我院。入院时在急诊科心电图描记示:交接性心律,可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图略),心率波动于42~48次/分之间。体检:T36.6℃,P45次/分,R20次/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饮方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心通脉饮方;对照组:服用异舒吉。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分析等的对比,证实该方对
患者男性,28岁。平索体健。单位组织做健康体检,平卧位描记常规心电图(图1A)示:Ⅰ、Ⅱ、Ⅲ、aVF、V1、V2、V3、V4、V5、V6导联P波倒置,aVR、aVL导联P波直立,P—R间期为0.08s-0.11s,P波
我们选用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4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