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分析与改革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1983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又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金融体制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时期。过去中国金融体系非常单一,改革后,国内金融体系由单一的银行制转变为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统一以中国央行为领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给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一、中国金融制度现状分析
  (一)在现有的结构方面,国有银行仍在垄断这大部分的金融业务,就算是创新的金融机构,都有这政府直接参与或者持有国有的股份;纯粹的私人的金融机构还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目前,虽然国有银行的垄断的金融业务已被多元化的机构所打破,但是从整体上讲,国有银行还在占据这高度垄断的位置。这种所有制的结构导致这我国的金融体制的几个严重的问题:(1)银行信贷资产量降低;(2)国有银行和非国有的证券。房产等投资商“合作”,避免了相关政策的限制;(3)公民的存款受到严重的侵害。
  (二)金融制度学认为,金融市场的出现的出现使市场的交易费用降低,达到资本。资源的配置的作用。中国的证券市场因为法律的不健全、信息传输的不顺畅、投资者的素质低等相关因素,使得证券市场中证券的价格不能更好的反应相关信息对收益的影响。然而证券市场作为资金供求媒介而不能充分实现资金流向,不利于降低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
  (三)监管机制效率不高。我国于2003年建立三方监管会议制度,规定了每一个季度召开一次的会议,三方都会共享信息的资源。但是,近年的金融集团给监管机构也突出了很多的难题,因为金融集团的业务范围很为广泛,涉及到各个行业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就会出现一些程序上面的错误。虽然有三方的会议制度,但是只有三方信息共享和沟通的,不能真正的做到对金融集团的有效监管,所以,我国的监管制度还有待全面的完善
  二、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创新
  一是央行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来看,目前央行并不具备有独立性。在以中国银行作为内阁成员的基础上,其货币的去向可以由国务院直接决定,但是货币的具体操作还的有中央银行来决定。但是目前中央银行还不具有相对的自主权利,这是这个很大的问题存在。其次,宏观和微观的监管的关系。一旦“一行三会”的关系处理的不当,那么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行就会存在很大的障碍。不同把“一行三会”看成是个平行单位,靠中央来处理他们之间关系。今年的金融危机就很好的体现出了中央银行履行金融稳定的体系,在从中也起到了很到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央银行的最后的贷款人是要充分肯定的,也要对他进行约束。要更好的发挥好贷款人的责任。同时要实现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制约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权利,任何的权利都会受到制衡。不论什么样的政策制度,这样的论文都要好好的贯彻下去。
  二是机构立法与行为立法之间的关系来看。金融业包括了证券、银行、信托和保险,想对应的法律关系就是股权、债券、信托和保险。保险的法律关系不能够被看做是债务关系,而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上的户主关系,即少数人的经济风险用多数人的保险费来补偿,这是经济补偿的功能。而今,更多的人把保险看成一种投资,从而偏离了保险的本质,市场的混乱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
  三是机构监督与功能监督的关系来看。现阶段的某些现象反映,部分监督机构与监督当局利益相互庇护,利益互相挂钩。根据这种情况出台了不同的相对应的法律关系规则,导致市场混乱。因此应该逐步实行功能监管,但还是以机构监管为主。
  四是综合经营路径选择。综合经营的路径选择就是集团综合、法人分业,若我们的监管能够实行业务牌照制度,就会涉及到这点。如果没有太大的经营冲突在分开经营的过程中,就可以施行申请多种牌照。
  五是顺序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体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力度得以加大,使人民币演变成结算货币,等得以大范围应用以后,变成国际化货币,最后可以成为储备货币。但是汇率改革方面,大家都难以达成共识,所以人民银行剑走偏锋——会形成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之前人民币结算存在于一些周边国家,起主干作用的还是边贸,现在人民币结算都运用于国家贸易了。这方面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加快资本项下可兑换进程,原因在于必须使货币得以流通。如果回流渠道这块被忽略的话,人民币结算不会被人们所使用,导致倒逼资本项下开放。再者,香港形成离岸人民币中心以来,香港人民币贸易汇率一直是汇率的一个参照本,也就促使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国家化。(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550000)
  
  参考文献:
  [1] (摘自 经济学动态 2010年第9期[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完善])
  [2] 胡炳志.中国金融制度重构研究[M].人民出版社
  [3] 江春.新制度金融学探索D].经济学动态,2002,6
  [4] 何自云.商业银行的边界:经济功能与制度成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纪实手法,阐释了××通用事业在采购、物流、制造、核算、分析、控制领域,实施 ERP方案成功探索。运用DST-PDCA手法,首先描绘目标,看清现实,再拟出公司面临问题,考虑做些什么,制定计划并实施改进。不断检验效果、并标准化流程。揭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运用先进理念和科学工具,来削减成本,降低费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纪实型案例。  流程示意、图表分析、
期刊
摘 要:基于2010年-2015年与我国签订FTA协定的20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数据样本,在引入原产地规则限制系数的前提下,将不同的累积规则加入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将狭义累积规则与广义累积规则分别以虚拟变量0和1的形式引入模型,通过面板引力模型分析,定量计算出不同的累积规则对我国与自贸区协定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狭义累积规则相比于广义累积规则会对双方间的贸易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狭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京东内部控制的优化为研究对象,首先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进行分析,国内外各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论述;其次,对京东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并了解其企业背景、组织架构、内部组织以及资源整合等详情;再次对京东在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根据其问题所在,为京东未来在其内部控制方面的改善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研究京东商城内部控制现状,联系目前内部控制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理论,对公
期刊
摘要: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的规模效益更加显著,资金密集程度也在加深。采用传统成本计算,用直接人工工时分配较高的制造费用,必然使得成本信息失真,继而影响产品成本的管理和决策。企业推行作业成本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企业又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本文结合太和圆融(北京)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在推行时遇到的障碍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效益;战略管理  一推行作业成本
期刊
摘要: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处于完善阶段,企业在这个阶段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否完善决定了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工作的绩效,最终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本文针对通信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表现出的一些问题,浅析了加强通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必要性,提出了实现通信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通信企业;会计;基础
期刊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不仅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更强调在人口转移过程中的集聚效应能促进城市产业发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与调研,对新型城镇化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现状和关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建立新型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的数据进行指标分析。最后,结合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讨论结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安徽
期刊
摘 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行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各个企业竞争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部分。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法及结合案例分析法,阐述A企业的基本概况、薪酬制度、绩效实施过程等,运用薪酬管理中的双因素理论及公平理论进行评价,分析A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薪酬管理;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  一、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期刊
摘要:货币政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但是货币政策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讨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的外在表现及其原因,并对疏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传导机制;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利率    货币的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国家进行的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保证货币稳定的币值,促进经济增
期刊
摘 要:外部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随着不断加快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日渐多样化、高品质的顾客需求,如何才能提升组织自身的竞争优势呢?最快的办法就是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靠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无法应对多变的工作任务的,因此,有不少的组织将团队作为其基本的运作单位。  关键词:团队任务冲突;团队关系冲突;团队绩效  一、绪论   在团队作业中,每个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作为企业一大核心竞争因素的品牌,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和消费者的重视,近些年来,关于如何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品牌资产价值的问题更是成为了人们日渐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因此对品牌价值评估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在梳理品牌价值内涵及其评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传统Interbrand模型为核心,引入消费者因素,优化品牌作用指数、品牌强度和品牌未来收益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