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变迁

来源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2日 晴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我们祖孙四代亲眼见证了它的变迁。
  听祖爷爷说,解放前我家门前就有这条路,是农家的出行要道。然而遇上艳阳天,路上的尘土经过暴晒便漫天飞舞,撒在路旁人家的窗上、桌上、床上,真是苦不堪言!遇上下雨天,一脚踩下去,便会陷入深潭,拔都难拔。当时就有顺口溜:“走到杨集乡,路上如灌汤;大坑水中藏,掉下齐裤裆。”
  解放后,这条路变成了荆沙公路,石子路面,两辆车宽。尽管下雨天能走车了,但有车经过时行人必须远远让道,否则溅你满身泥水。爷爷当时做点小买卖,每天拖着板车都要走这条路。不知有多少个下雨天,爷爷避让不及,过往车辆都“逼”他回家清洗衣裳!
  改革开放,这条路变成了207国道。宽阔的柏油马路,再不必担心雨天会滑倒,也不必担心石子会绊脚。爸爸办起了养猪厂,大车大车的牲畜通过207国道运往沙市、武汉。路,成了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三年前,国家施工队驻进了我的家乡,用一年的时间,扩宽了路面,铺上了混凝土,建成了宽阔、高等级的襄沙高速公路。我常常站在天桥上,看着飞速行驶的各式各样过往的汽车,望着遥不可及的远方,我感到自己似乎也在飞速地向前奔去……
  路的变迁,是家乡腾飞的象征。她带给我们的不仅有物质的巨变,更有思想上无限的遐想。
  湖北省荆门市五里中心小学童心文学社
  
  点评:
  文章紧扣“变”字,细致地描写了四个时期,四代人,四种路面。层层深入,深刻地揭示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开头、结尾巧妙点题,有效地凸现了文章的主题。
  指导老师:刘克锡
其他文献
1月19日 晴  最近,一种风靡全球的QQ游戏,QQ农场“上市”了,于是,许多人都迷上了这种游戏,不管男女老少,每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菜熟了,得赶紧去摘菜。”人人如此,我妈也不例外。  你瞧,她现在就正在电脑前“偷菜”呢!只见她紧盯着人家快要熟的菜,嘴里一秒一秒地数着,“10、9、8、7、6、5、4、3、2、1、0”刚数到0,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刷刷”地把人家的菜一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