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老兵的故事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章:物事无言见精神


  本章我写到
  几件有关老兵张富清的事与物
  它们无言,它们无声
  它们的存在和发生
  记录着往事与近事
  表现着精神和意义
  我久久地看着它们
  我沉思,我遐想
  我在它们身上摘取诗句

军功章


  三枚军功章
  经过七十年风雨
  静静地摆在这里
  没有改变颜色
  金黄还是那样闪亮
  红色还是那样艳丽
  阳光普照大地
  大地一片金黄
  土地处处肥沃
  生长麦子,生长稻子
  成熟季节
  麦子稻子一片金黄
  攻城的战士
  军装的黄色
  被战火映照
  也是金黄
  金黄是军功章的颜色
  火焰是红的
  军旗是红的
  庆功的花是红的
  炮火是红的
  热血是红的
  碉堡飞上天
  把浓重的夜撕开
  力量是红的
  战士的心是红的
  红色是军功章的颜色
  三枚军功章
  金色与红色凝成
  金属铸就
  钢铁般坚硬
  静静地摆在这里
  军功章的主人
  静静地坐在这里
  深藏六十多年了
  他在这里微笑

一只旧皮箱


  这只旧皮箱
  比他大女儿还年长
  已经过了退休年龄
  六十多岁了啊
  当兵,行军,打仗
  一只背包是军人的家当
  到了武汉结婚时
  他才有了这只皮箱
  他选择了远方的山
  他选择了最艰苦的地方
  他把军功章立功证压在箱底
  然后带着新婚妻子
  提着皮箱起程
  此行关山重重
  此行征途迢迢
  此行战士不回头
  此行他把人生交给山里
  他在山里落户
  皮箱也在山里落户
  他一天天老了
  组织让他离休
  皮箱一天天老了
  箱面翻卷,箱角磨损
  但皮箱还坚守岗位
  给他保守秘密
  这只皮箱太旧
  旧得无人注意
  这只皮箱摆在家中
  家人也没看在眼里
  那不过是他的一个纪念
  谁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
  直到他把秘密交给组织
  这只皮箱才有了名气
  皮箱登上了报纸
  皮箱还上了电视
  六十多年的皮箱
  也有使命与坚守
  和主人一起!

1953年版字典


  这是一座老仓库
  装着满肚子学问
  你几十年诲人不倦
  当他的老师
  他当年结交了你
  你们从此不离不弃
  你帮助没上过学的他
  获得了初中学历
  那时功课紧张
  两年学完初中课程
  他白天听课夜里自习
  不懂的地方就请教你
  你陪他早起朗读
  你陪他深夜做题
  你陪他给墙报写稿
  你陪他写读书笔记
  他离休后还在阅读
  《人民日报》《半月谈》
  马列原著习近平讲话
  你仍然与他形影不离
  他爱老伴和子女
  他爱人民和组织
  他的爱终生未改
  他也爱不声不响的你
  你很辛苦勤劳
  封面残缺背脊破损
  你已经有了老态
  他没休息你也不休息
  他找来白纸
  补全了你的封面
  他用耐磨的胶布
  重新装钉了你的书脊
  你摆在桌上
  他坐在书桌边
  你们朴实整洁
  你们干净纯粹清癯!

搪瓷茶缸


  人民派出慰问团
  慰问他们最爱的人
  一只搪瓷茶缸
  裝着祈愿祝福和浓浓的感情
  赠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战士接到茶缸
  和茶缸上写的
  保卫祖国,保卫和平
  军人的八字使命
  人民的殷切希望啊
  茶缸的分量很沉
  战士走上征途
  背包边扎着茶缸毛巾
  战士带着茶缸
  行军打仗,北战南征
  战士用茶缸喝水
  战士用茶缸洗漱
  战士用茶缸吃饭
  战士用茶缸祝酒庆功
  从北方到南方
  从城市到乡村
  茶缸舀过黄河的水
  茶缸挖过边疆的雪
  茶缸沐过江南的雨
  茶缸吹过塞外的风
  时刻记着茶缸上的字
  战士不忘人民交给的使命
  茶缸随战士转业
  茶缸伴战士到来凤   从此茶缸和战士一起
  上山,炸石修过挂壁路
  进城,兢兢业业为人民
  战士老了,使命未老
  茶缸旧了,字迹未旧
  八个大字依然鲜明
  战士与茶缸相濡以沫
  他们一起回忆过去
  永不改变初心
  茶缸口沿和外壁
  搪瓷已经脱落
  茶缸的底部
  打了两块补丁
  当年的战士
  如今已是九旬老兵
  老兵不愿丢弃茶缸
  老兵对茶缸一往情深
  看到茶缸就像看到战友
  茶缸在他身边
  他每天得到提醒
  有茶缸相随
  老兵觉得自己永远是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客厅墙壁上挂着
  一幅彩色地图
  地图上的中国
  是一只振冠的雄鸡
  共和国的老兵
  在地图边久久伫立
  客厅因地图显得宽敞
  因为地图上的祖国
  客厅更加明亮
  武陵山中小县
  酉水河边来凤
  老兵转业到此
  已经六十四年
  老兵确实老了
  不能离家远行
  家里挂一幅中国地图
  他的眼睛可以在国土上巡礼
  陕西汉中洋县
  那个遥远的小村
  老兵可爱的家乡
  如今不再贫穷
  当年从陕西出发
  千里迢迢长途行军
  啊,到了甘肃酒泉这里
  再从酒泉进军新疆
  到达喀什守土戍边
  驻守边疆重镇
  转业后再没回去
  啊,我老部队的战友
  你们是否知道万里之外
  有一个老兵在思念你们
  啊,这里是北京
  我们伟大的首都
  祖国的中心
  老兵想到长安街走走
  真想再去一次天安门
  看看国旗兵列队
  看看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从北京到武汉
  龟蛇锁江看黄鹤
  两江交汇大江城
  从武汉出发向西
  这里是荆州
  这里是宜昌
  这里是恩施
  我们来凤在這里
  家里挂幅地图
  中国装在老兵心里
  读书看报看电视
  碰到老兵熟悉的地名
  他就站到地图跟前
  把那个地方找到
  还要就事情与地名
  作些研究分析
  家里有张中国地图
  这眼界就阔了
  这距离就近了
  想去祖国的哪个地方
  老兵就在地图前
  用眼睛搜寻,用手抚摸
  他摸到祖国强劲的脉动
  他每天和祖国站在一起!

老兵的军礼


  新疆老部队来人
  看望他们的战友
  老兵张富清
  绿色军装出现
  八一军徽闪动
  新疆,王震,三五九旅
  老兵有点耳背
  但这几个关键字
  却听得分明
  老兵顿时热泪盈眶
  老兵心里掀起波澜
  老兵回到激情岁月
  老兵听到冲锋号声
  老兵站起来了
  用一条独腿
  坚强地站起来了
  缓缓举起右手
  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啊,我的战友
  啊,我的连队
  啊,彭德怀元帅
  啊,王震将军
  我永远是你们中的一员
  我永远是人民军队的兵
  老兵行了离开部队
  六十四年后的一个军礼
  老兵穿着军装
  老兵戴着胸章
  老兵头顶军徽
  老兵脚踏大地
  老兵是武陵山中的
  一座巍巍青山
  老兵是酉水河中的
  一股激情波浪
  青山不坠凌云志
  流水不息奔大江
  老兵永远跟党走
  老兵为民之志永不移
  老兵举起右手
  向着祖国
  向着伟大的党
  向着英雄的人民
  向着人民的军队
  敬礼!敬礼!
  中国,2019年
  这个鲜花开放的五月
  在人民弘扬奉献精神
  凝聚起万众一心
  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时
  一个九十五岁的老兵
  他的一个标准的军礼
  是一次集结号
  是一道冲锋令
  是一尊山样的楷模
  是一种磐石样的精神
  共和国的老兵啊
  我们这些后来者
  与你一起行进在队伍里
  朝着新时代前进!
  前进!前进!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6月14日.全诗3000行,原载《芳草》2019年4期)
其他文献
提心吊胆地爱你  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小时候  为什么不给你穿漂亮的衣裳  为什么剪了你的小辫儿留个男孩发式  爸爸不是重男轻女  只是你从小就和你妈一样的漂亮  漂亮的女孩子就是件瓷器  最怕人不小心或存心碰了  一地碎片,就是父母永远的心痛  所以给你朴素  把天生丽质藏起来  让周围的眼睛忽视你  爸爸妈妈忙,不能每时每刻照看你  就用最笨的办法,禾草盖珍珠  我知道你听了一定会笑,笑吧  我
期刊
1  我一直深深地爱着 容我栖身的大地  以我小小的身躯 我无法爱大地的大  我只凭着广阔的爱 去爱大地的小  爱一条小路引着行走的童年和回归的暮年  奔跑和踯躅之间 小路两侧总是缀满花边  爱一棒玉米在大地生长 排出整齐的牙齿  玉米叶子在乡村前仰后合 唱着金黄的歌  爱一滴露珠 在早晨探出浑圆的脑袋  打量乡村的饱满和晶莹 照亮平常的一天  爱一排耙齿 斜插在春天的田野上  它水中的倒影像是一
期刊
敦煌  敦煌是神秘的,飞天神女飞出莫高窟  在丝绸之路上提着一盏盏明灯  像提着千年不眠的星辰  敦煌也是细腻的,飞天们披着丝巾  飞过月牙泉,沙漠像绸锻一样鲜亮  像佛经一样浩瀚  三危山,这穿行在大漠里的驼峰  迷失在阅读中,再也没有走出  敦煌是好客的,热情凝聚在瓜果里  甜蜜站在白杨树上,树叶的另一面  被风一拂,就像花朵在树尖盛开  伎乐天也像花朵,弹着琵琶飘过大街  她不害羞,所以不遮
期刊
在你的房间里  在你的房间里,无论你的墙上挂的  是一匹马,还是大师们的照片,  甚或是一幅圣彼得堡的速描,  都会成为你的自画像。  而在你散步的街道上,无论你看到的  是什么树,也无论你遇到的  是什么人,你都是他们中的一个……  你已没有什么理由骄傲。血月亮  昨晚错过看血月亮了——  昨晚八点四十分,那痛苦的加冕……  只是在今晚,在我家的阳台上,  我看到她仍带着一圈红边,  好像那是来
期刊
1从1957年下半年起,二十一岁的昌耀开始 了流放生涯。他先是在省城近郊的监狱工厂和 日月山下的哈拉库图冶炼钢铁,接着被转移到 浅山地区修筑盘山水渠。继而越走越远地流徙 于重峦幽闭的祁连山山谷,荒原腹地远离人烟 的劳教农场。直到劳教身份解除,流落为农场 一个领有五口之家拖儿带女的“就业职工”。他就是在这样长达二十一年的命运锤砸 中,于1979年回到《青海湖》编辑部那张曾经 属于他的,一个诗歌编辑的
期刊
童年  七岁那年,我偷了小伙伴大满的一盒蜡笔,  被母亲拽着  去大满家,给他送还并道歉,回来的路上  母亲提溜着我的衣领,黑着脸,像一个  大义灭亲的包公  但母亲没有铡刀,母亲有一根胳膊粗的木棍  胳膊粗的木棍打在我身上比铡刀更锋利  ——让你偷!让你偷!让你偷……打到最后  母亲紧紧抱着我,哭了……那是母亲  一生中唯一一次打我……几十年过去了  当初撕心裂肺的疼痛,却成了我此生  最温暖的
期刊
两个事件  在现实的悬崖边,我拒绝飞翔的想象  和假设  我接受事物呈现带给我的被动  比如,今天我要参加两个典礼  一个是出生,一个是死亡  为此,我准备一身喜庆的红色唐装,和  一身肃穆的黑色西服  这是我尊重他们低微的表达  我想,迎接我和为我送行的,也应该是这份  穿着  出生和死亡都是身不由己的事件  壮烈和屈辱有时候是同一意義的词汇  我分别为他们准备好了颂词:你茁壮成长,  你一路走
期刊
父亲与草(外一首)  汤养宗  我父亲说草是除不完的  他在地里锄了一辈子草  他死后,草又在他坟头长了出来断章  坐在半坡石头上,脚下城池人猿对骂  一城人看去都是我的,我像村长  村长老爱罢黜自己,看天,看云  也可以这样说:好吧,你们玩你们的故乡(外一首)  叶玉琳  没有理由骄奢和懒惰  推开幸福的大门  上帝只给了我一件特殊的礼物  一个又低又潮的家,四面通风  但是厄运从不眷顾  我的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诗人极多,改变了三十年代以来诗人数量中衰的局面,现已成为中国当代诗的主力军。本次特推出六十年代前期出生的诗人。父亲和我  ◆◇ 吕德安  我们并肩走着  秋雨稍歇  和前一阵雨  像隔了多年时光  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  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  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  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  造成的  滴水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  像
期刊
在滴水湖遇见白鹭  在靠近南岛的湖岸边  一只白鹭  见我们一行人近了  它张开翅膀,往前飞一小段  我们又近了,再飞一小段  有人说我们打扰它吃午餐了  我倒觉得,它亮翅如伸手的动作  是在欢迎我们  是在做我们的导游  水面清澈,宽阔,柔如画布  它白色的身影多么美,是画中的主角  飞到远处,又请来了另一只  它们也不鸣叫  只是把亲水平台交给了我们  只是把飞翔中,优雅的姿势交给了天空  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