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绘画创作与个人艺术语言的共生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5年来,由国家层面组织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项目接踵而来.对于艺术家而言,鸿篇巨制的国家主题性创作并非一次次驾轻就熟即可完成的创作,而是一次次历险和锤炼.每一次所面对的选题完全不同,这需要作者思考如何在主题性绘画创作中求同存异:既要精准解题,又要体现自己的艺术语言与个性,在历史画创作中发挥自身的绘画专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特别指出,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而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所以,重要的不是画历史,而是如何画一张好画.
其他文献
关于艺术的未来,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在很早以前曾说,“艺术要想满足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扩大自己影响的范围,必须有更多对普遍整体并不重要,但对于个体非常重
期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扬名内外的“礼仪之邦”,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与品位.本文研究的角度从“诞生礼”的起源
目的:1.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牙齿磨耗的关系。2.观察二维头颅定位侧位片上的牙颌面形态与OSA及牙齿磨耗的关系。3.观察BMI对OSA及牙齿磨耗程度的影响。实验方法:研究对象为自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经齐鲁医院国家卫健委耳鼻喉重点实验室连续收治的患者(n=76;年龄范围:20-57岁,年龄中位数:37.5岁;BMI范围:20.0
目的:测试3种不锈钢托槽与不同尺寸弓丝、不同结扎方式组合所产生的摩擦力大小,探讨对摩擦力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方法:本实验在干燥环境中使用WDW20&0.5电子式万能试验机进行
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姜丹书编纂的《美术史》,由此开启了民国西洋美术史译介的热潮,尤其在1928年-1938年间出现了井喷式的编译出版高峰,直至1949年,公开发表/出版各类西
摘要:由于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会面临意义、风格、形式等多方面的障碍,源语的神韵和风貌很难展现,所以文学翻译可译性的绝对性是不存在的。而阐释学为文学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彰显,虽然在信息转换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但译者若能够以前理解为基础,遵循在翻译过程中的原则,则可以通过理解原著的思想内涵而相对再现原著的神韵,使文学翻译具有相对可译性。  關键词: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