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上的蔬菜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梯在28层停了下来,门开了,瘦瘦小小的清洁女工推着清洁车进来,我往角落里缩。车进来了一半的时候,她说:“哟,你上去啊,我下呢。”她边说边把车往外拉,还抱歉似地对满头大汗的我说:“把你热坏了。”我笑了笑。门要关的时候,她冲我喊:“谢谢你啊!”我也冲她喊:“谢谢你哟!”我们彼此的感谢都是真诚的,可以说,我们之间非常客气和友善。
  我家住顶楼30层,一层4户,有3家的房没人住;除了清洁工外,平时几乎没有人到30层来。家里我认为还有点利用价值的垃圾:啤酒罐、酒瓶、纸盒、纸箱、纸袋、旧报刊……我认为直接扔垃圾桶有点可惜,就用另外的袋子装好,放在水表间的门边,清洁工上来就能看到。我知道她们工资不高,每月1200元钱,她们都是附近镇上的人。我希望这点东西对她有点帮助,毕竟她有时间有精力有渠道处理这些东西。东西早上放下后,晚上回家我都要看一眼还在不在,很好,每次东西都不见了。我并没有问过她要不要这些东西,我觉得没必要问;如果她不需要,就算她帮我处理掉好了。
  可有一天我回家时,看到门把手上挂着个塑料袋,我一看是两个番茄和两根黄瓜。我第一个念头以为是我丈母娘送来的,可一想不对,她要送最少也得送只烧鸡,而且她快80岁了,根本不可能跑十几公里来给我送菜。那么是谁呢?我一下子就想到清洁女工,我的心里很开心,因为我发现她感觉到了我的善意,而且她也以同样的善意回报了我。这并不奇怪,她们家肯定有点地,可能种了点菜,自家吃不掉,何不带点给我呢?
  事情就这样持续着,妻子得知这个情况后跟她聊了聊,知道她有个上高中的女儿,就送了她一些更值钱的女孩儿用的东西,我照样放一些我认为有点用的垃圾。时不时的,门把手上就有番茄、黄瓜、茄子、豇豆之类的夏天菜蔬,能生吃的我就用水冲冲直接吃了,吃着放心。我从来没有刻意地谢过她,她也从来没有刻意地谢过我,直到今天电梯上的偶遇,才这么彼此真诚地互相道谢。我不认为这是某种意义上的刻板的谁也不欠谁的物物交换,我认为这是人情、人性的一种美好的交流,很淡,很不起眼,像空气里不知名的、隐隐的花草之香,没有它,我们也能活;但有了它,我们就觉得生活更舒服、感覺就更棒。
  (摘自《安顺日报》2017年9月1日)
其他文献
我们小区的北面是几栋比较气派的别墅,而南面是郊区的平房,有些外地来讨生活的人租住在那里。按照世俗的标准来说,高、中、低档的层次排列分明,呈金字塔形状。在大家的眼中,住在别墅里的人是最值得羡慕的,他们的生活富贵而奢侈,每天都过得光鲜富足。而郊区平房里的人则生活艰辛,他们在所谓的中产阶级眼中是让人同情的。我很功利地觉得,这些外地租户一定会羡慕我们,更羡慕那些别墅里出出进进的人。  所谓幸福,即使没什么
学习尼·谢赫鲁晓夫同志关于“论在建筑中广泛采用工业化方法,改善质量和降低造价”的报告和全苏建筑工作人民会议的若干文件之后,我们逐步明确了广泛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闲来读史,发现民国时代的人有起外号的爱好,那时的大人物几乎都有外号。辜鸿铭在英、法、德、奥留过学,满腹学问。当时一些西方人来了中国,以能见到他为荣,但此君受了那么多年的西方教育,脑子却比许多老古董还要守旧。清朝覆亡后不忘旧主,他依旧是长辫、绿袍、红马褂,因此被人称为“辫儒”。北洋军阀曹锟出身贫寒,其父曹本生是个排船工,靠替人造船养家糊口。曹锟16岁时,父亲想让他学排船,曹锟不愿意,让他学农活,他也
昨天晚上主办方通知我上台之前给我化妆,我拒绝了。因为我想,化妆是可以把白的变成黑的,也可以把黑的变成白的。但是,不可能把丑的变成美的,美不需要化妆,你依然很美,丑的无论如何涂脂抹粉都不会变美。所以我想还是以本来面貌见人为好,一个人只有保持自己的真实面貌,才可能“说真话,办真事,做好人!”其实,要保持一个人的本来面貌还是挺不容易,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除了要跟自己家人打交道之外,还要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