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第一季度,工业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工业节能减排形势好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了6.5%,超过了年度下降5%的预期目标。
同时,我国工业节能减排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拴昌对此做了分析。首先,工业结构重化趋势仍在继续。其次,推进结构节能的政策空间在逐步缩小。最后,节能减排标准已相对滞后于工业绿色发展需求。
杨拴昌表示,2013年第二季度,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但是,考虑到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年份,在以往五年规划的第三年和地方政府换届年都会出现以基建投资拉动为主的投资高峰,同时,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前期稳增长系列政策的效果也将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这给第二季度节能减排带来压力,第二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有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部分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增大:1~2月,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等四大高载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工业增速(9.9%),也超过重工业增速(10.2%),行业用电量快速增长。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保持企稳回升的势头,随着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如第一季度我国铁路基建投资同比大幅增加了28%,总投资超过600亿元的浙北至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全面启动等,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仍可能保持快速增长,行业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增大。
节能环保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今年以来,我国多地的“雾霾”天气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根据发达工业国家的历史经验,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往往成为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契机。随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深入贯彻落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增大。1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引导和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康发展。总体上看,包括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在内的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同时,我国工业节能减排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拴昌对此做了分析。首先,工业结构重化趋势仍在继续。其次,推进结构节能的政策空间在逐步缩小。最后,节能减排标准已相对滞后于工业绿色发展需求。
杨拴昌表示,2013年第二季度,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但是,考虑到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年份,在以往五年规划的第三年和地方政府换届年都会出现以基建投资拉动为主的投资高峰,同时,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前期稳增长系列政策的效果也将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这给第二季度节能减排带来压力,第二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有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部分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增大:1~2月,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等四大高载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工业增速(9.9%),也超过重工业增速(10.2%),行业用电量快速增长。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保持企稳回升的势头,随着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如第一季度我国铁路基建投资同比大幅增加了28%,总投资超过600亿元的浙北至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全面启动等,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仍可能保持快速增长,行业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增大。
节能环保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今年以来,我国多地的“雾霾”天气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根据发达工业国家的历史经验,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往往成为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契机。随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深入贯彻落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增大。1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引导和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康发展。总体上看,包括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在内的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