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点评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美“新型战略关系”
  
  5月23日至26日,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首次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新型战略关系宣言》。两位总统称此次“历史性”的会晤彻底埋葬了冷战遗物,开创了两国建立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通过条约,美国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的绝对优势得以巩固,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障碍得以清除。俄罗斯虽然未获实质性的东西,但毕竟也获得了一份正式的裁军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两国进一步走近。对于俄罗斯来讲,通过与美国发展关系,有助于改善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为发展经济和振兴国家赢得时间和空间。同时,俄发展经济也需要美国和西方的投资、技术和援助。而美国也是无利不起早。美的反恐行动需要俄的支持,在解决地区冲突、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离不开俄的合作。俄丰富的资源及广阔的市场对美也具有强大吸引力。
  

  
  
  
  俄与北约“20国机制”
  
  5月28日,北约19个成员国与俄罗斯在意大利罗马签署《罗马宣言》,宣告“俄罗斯-北约理事会”正式成立。舆论普遍认为,“20国机制”的形成标志着俄与北约建立起了新型的安全合作关系。“20国机制”改善了俄在与北约对话时的地位,使其在某些安全领域拥有与北约成员国平等的责任和权利。尽管俄罗斯在重要问题、尤其是防务问题上没有否决权,但形成这个机制总是聊胜于无。当然,《宣言》的签署也为北约日后的东扩铺平了道路。但俄毕竟不是北约真正的伙伴,双方能走多近还是个问号。纵观俄近期的外交态势,可谓“左右开弓”:东与中、哈、吉、塔、乌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西与北约靠近、与美签署削减核武条约,中则倡导成立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将周边国家纳入自身安全体系。作为昔日的超级大国,俄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军事体系、完全投靠北约。普京也会吸取戈尔巴乔夫过分亲西方而最终倒台的教训。
  
  印巴兵凶战危
  
  印控克什米尔军营5月14日遭穆斯林极端分子袭击,使印巴关系再度紧张。两国连日来炮战不停,在实控线两侧陈兵百万。巴基斯坦连派去打恐与维和的部队都紧急调回,大有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1998年,印、巴分别进行了核试验,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若两国爆发核战,后果不堪设想。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要求印巴双方保持克制,美、俄、英、日等国纷纷向印巴派出特使进行外交斡旋。面对国际调停,印巴两国仍是各讲各的理。巴称不希望但也不惧怕战争,印则强调其忍耐有限。不过,从另一方面讲,两国长期不和已使该地区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再打一仗势必使两国经济崩溃。瓦杰帕伊和穆沙拉夫谁也不想背这个责任。他们之所以表态强硬,不肯退让,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安抚一下国内的极端势力。
  
  卡斯特罗迎卡特
  
  5月12日至17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对古巴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访问。历史的机缘使得卡特成为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到古巴访问的第一位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古呼吁尽快废除美国40年前开始对古巴实施的封锁,实现美古两国关系正常化。在卡特任职期间,古美关系曾出现过前所未有的松动。卡斯特罗此番邀请卡特来访,主要希望以卡特的声望带动美国国内要求改善古美关系及取消对古经济封锁的呼声。但冰冻40余年的两国关系不会在短期内完全化解。就在卡特成功访古之际,美国政府传出了完全相反的声音。美总统布什20日断然拒绝美国国内要求取消对古巴经贸制裁的呼吁,并表示在古巴满足美提出的先决条件之前,美不会改变对古巴持续40多年的制裁政策。
  
  陈水扁骂声一片
  
  5月20日是陈水扁上台两周年的日子,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大礼是接二连三的反“台独”和劳工游行、重挫200点的股市和好几位“总统府资政”的去职,搞得他灰头土脸、丢尽颜面。纵观他上台两年来,政局动荡,两岸关系紧张,经济政策摇摆不定。岛内经济严重衰退,当局累计负债29000亿元新台币,台股市值跌了一半,人均所得倒退至七年前的水平,失业率一路攀升。更由于陈水扁不遗余力地推动“渐进式台独”,两岸关系进一步陷入僵局。两年来,陈水扁干的“大事”就是大幅提升美台关系,还大把花老百姓的钱买美国武器,继续为祖国和平统一设置绊脚石。看了这些,就不难明白为什么陈水扁孤家寡人说丰年,却只能听取骂声一片了。
  
  “华航”空难牵动两岸
  
  5月25日15时30分左右,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在从台北飞往香港途中坠落在澎湖马公外海,机上206名乘客和19名机组人员迄无一人生还。大家对飞机失事的原因莫衷一是,揭示这起扑朔迷离灾难的原因可能只能等黑匣子出水了。另外,这起惨痛的空难,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本已成为两岸焦点的“三通”问题的强烈关注。此次“华航”空难中的遇难者大多数人准备取道香港赴大陆。因此,两岸不少民众认为,正是这个凭空多出来的绕道,增加了这些乘客遇难的概率。可悲的是,部分台独分子竟然借机推销“渐进式台独”,声言只要将“华航”改称“台航”,则必然风调雨顺,履险如夷。魂归大海的225个遇难同胞若是地下有知,对此奇谈怪论不知要做何感想。
  
  哥伦比亚新总统
  
  哥伦比亚5月26日举行了总统选举。“哥伦比亚第一”运动总统独立候选人乌里韦以绝对优势击败竞争对手,当选哥下届总统,同时结束了自19世纪以来哥一直由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的局面。乌里韦能在这次大选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首先,哥政府与国内最大反政府武装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谈判年初破裂,内战再度爆发,广大选民对现政府的和谈立场感到失望,主张通过军事打击解决反政府武装的势力上升。而乌里韦一贯主张对反政府武装实施强硬路线。他的立场符合广大选民的愿望。此外,一个多世纪以来,哥伦比亚政府一直由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坐庄,选民希望出现一名独立于传统党派的领导人,给国家带来新的面貌。乌里韦在担任安蒂奥基亚省省长期间政绩优良,从而赢得了众多选民的支持。其实,此次大选的结果在今年3月的议会选举中便已露端倪。执政的保守党和在野的自由党严重受挫,而支持乌里韦的独立派人士在议会中却赢得了更多席位,使哥政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乌里韦虽然轻松胜选,但摆在他面前的哥伦比亚完全是一个烂摊子。经济衰退、毒品种植和内战不断,这几大问题都太不容易解决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