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推理思想渗透三“步”曲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j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理是重要的思维形式,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把推理能力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确立了推理能力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三个层面来阐述小学生推理思想的渗透方式。
  【关键词】推理思想 渗透方法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根据一般性的真命题推出特殊性命题的推理。合情推理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结论。演绎推理更注重严谨的推理过程和结论的正确性。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既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也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
  一、归纳中发现规律
  归纳推理的实质是发现与验证,这样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推测结论。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归纳和发现的过程就显得更为重要。
  1.借巧题归纳
  巧题聚集了数理的精华,表现了数学内在的逻辑规律,也最能展示数学的奇妙之处,并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了引导学生们自主发现规律,教师可以将系列题组有序地排列在一起,让学生在观察中感悟。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出示下列题组:
  4÷2=
  40÷20=
  400÷200=
  4000÷2000=
  教师让学生计算并观察。
  学生在探究和交流后,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答案都是一样的。
  生2:被除数和除数都在不断变大。
  生3: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扩大了相同的倍数,但商却没有变。
  师:在变化中发现了不变的量,同学们真厉害!
  生:如果反过来看,也可以说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独特的视角,全新的发现,不错!
  学生在琢磨和交流的过程中,归纳推理的思想便被悄然渗透了。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教师可以以“结论正确吗?”的追问引导学生们对结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生1:我可以举例说明,60÷2=30、120÷4=30,在这两个式子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2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商确实没有变。
  生2:我也举了一个例子,50÷100=0.5、1÷2=0.5,在这两个式子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5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商也没有变。
  生3:我觉得我们不能说扩大或缩小0倍,因为0不能做除数。
  师:善于考虑特殊情况,真是细心的孩子!
  最后,学生们进一步总结得出:被除数和除数都乘(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整个过程,只需一组指向明确的典型题、一段思考的时间、一个安全交流的环境,而后等待学生去发现、去验证,归纳推理的思想在巧题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内心萌生。
  2.看图形归纳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借助更为形象的图形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图形排列图:
  教师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并猜测按这样的规律接下来会是什么图形。学生们仔细观察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这组图形规律的理解和感受。有的学生用带有节奏感的语言抑扬顿挫地“读”出了规律,还有的学生用圆圈把规律圈了出来,最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归纳出:这组图形是按照正方形、三角形、圆三个一组的规律排列的。
  形象的图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从而发现与总结规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形象图形的启发下,在学生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归纳推理的思想也得到了渗透。
  二、类比中学会联想
  如果说归纳推理是从特殊的例子中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那么类比推理就是从特殊的例子中联想出其他特殊的例子。类比推理是发现数学中的新问题与得到新结论的重要方法,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联想和创造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1.横向类比,将知识串联
  数学教学本身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少相关联的内容由于难易程度的差异被分散在各个单元甚至各本教材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类比。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中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想一想,关于比,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比相当于分数,相当于除法。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也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也相当于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也相当于除号,比值相当于分数值,也相当于商。
  师:结合分数和除法的性质或规律,你又能想到什么?
  生1: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类似,因为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所以分子和分母都乘(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就相当于被除数和除数都乘(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值或商不变。我认为比也是一樣的道理,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也不会变。
  生2:我同意他的观点,如通过6∶2=3,12∶4=3,60∶20=3等例子就可以进行验证。
  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前,学生们通过联想回顾了相关联的知识,并在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类比推理出比的基本性质。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让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既有利于理解知识和把握知识的本质,又简化了记忆。类比推理的优势,显而易见。   2.纵向类比,让思维进阶
  有些知识虽然存在差异,但思考方式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将体积的知识与长度和面积的知识进行类比。通过回忆长度和面积的计量方法,学生很快发现:线段的长短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的大小用面积单位计量,那么类比推理得到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就该用体积单位来计量。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通过深度联想,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聚焦到了事物的单位上,思维层次也由从一维、二维拔高到了三维。思维的深度也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三、演绎中精准表达
  如果说归纳推理是从特殊的例子中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类比推理是从特殊的例子中联想出其他特殊的结论,那么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结论得到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合情推理培养了学生大胆创新的思维品质,演绎推理则更关注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它更强调用缜密的条理、清晰的语言来推导正确的结论。
  1.“演”:关注过程
  在小学阶段,对演绎推理的格式要求并没有初中那样规范,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渗透演绎推理的思想。为了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学生们可以借助道具边演示、边推理。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对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完整有条理的表述,而并不只是对公式本身的记忆。
  (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求出它的面积?
  生1:我感觉可能和这两条边(指着平行四边形左边和下边这两条相邻边)有关,可能是两者相乘。
  生2:我不同意,如果这两条邻边长度不变,我们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拉伸,(边说边用手比画着)拉到扁扁的时候,面积不就明显比刚才小了吗?
  生3:是的,而且既然越扁面积就越小,那我猜面积可能与底和高有关。
  生4: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左边的三角形剪下来放到右边,这个平行四边形就是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有创意!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放在展示台上)
  生:我准备沿这条高剪(边说边用直尺过平行四边形一个顶点做对边的高)。我先剪出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再将直角三角形平移,拼出长方形,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变了,但面积是不变的。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我认为直接用平行四边形的底乘高就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用动作促思维,碎片化的语言在演绎的过程中渐渐精准起来。教师培养学生在“演”的过程中有条理地、清晰地说理意识远胜于让其单纯地记住公式。
  2.“绎”:抽出精髓
  在演绎推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不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更要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进行解析。在教学“数的计算”时,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算法,更要重视其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整数”时:
  (教师出示:“×4”)
  师: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理由。
  生2:分子是4个2的和,就是4×2=8,分母不变。
  生3:可以這样理解,有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所以4个就有4×2=8个,也就是。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都看穿了算式的本质,表达过程逻辑严密!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语言的逻辑性也在演绎推理的过程中逐渐增强。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还要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而推理就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在归纳推理时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在类比推理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联想;在演绎推理中培养学生逻辑清晰的说理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推理思想进行渗透,才能让数学课更具数学味。
  【参考文献】
  [1]林建英.注重推理思想渗透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探研[J].成才之路,2020(8).
  [2]张艳.推理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版),2017(10).
  [3]刘佳丽.猜之有据,推之有法——推理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新课程(小学版),2018(12).
其他文献
秋游是多么惬意啊!平时在书本堆里埋头苦学的同学们,此时走在风景区里,真是看什么都开心。这不,不知从哪个小朋友手中溜走的一束气球,就让同学们一阵欢呼:“哇,飞得好高呀!”  “再高,最终也会落下来。”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周老师,你好煞风景!”大家埋怨道。周老师挠挠头:“这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地球上有什么东西能摆脱地心引力的作用呢?”“可是我们有水泵、水车,”小胖机敏地回答,“谁说水不能往高
在网络聊天过程中,最伤人的词汇,没有之一,大概就是“呵呵”了吧?这两个字吧,真是太让人捉摸不透了。看到它,有人黯然神伤,有人憋出内伤,有人直接掀桌子……你觉得呢?  在这里,你可以和一群热爱篮球的朋友谈天说地,聊NBA、CBA,科比、詹姆斯、杜兰特……在这里,你也可以秀秀你精湛的球技,拍一段打球的帅气视频,晒一张和朋友在一起的热血照片。  Come on!加入我的圈子,让我们的青春洒满球场!  @
虽然自己还没到那个回忆的年纪,却已禁不住开始回想过去。  是太孤单了吗?  为什么时间不能倒流……  ——题记    学生食堂每天都这么热闹,我们照例吃完饭,将饭盆端到食堂门口,门口有很大的两个桶,剩饭剩菜就倒在这里。一路上我们也做着每天必做的“功课”——损老大(老大是一个贪吃、有主见但又很随意的人),这是我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有一天,突然间有人对这两个大桶产生了兴趣,“饭桶,”她看着老大说出这
这里说的穿越可不是像电视剧《宫》中的“晴川”一样,“嗖”的一声“穿越”到了古代。我们要说的是穿越英吉利海峡——当然,肯定不是乘坐“欧洲之星”列车穿越跨海隧道,那太没技术含量啦!    先来看“浴缸侠”。2007年,为了募集善款,英国喜剧演员蒂姆·菲茨希海姆耗时9小时6分钟,雄赳赳地乘一只浴缸,划过汹涌的波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浴缸穿越英吉利海峡的人。  出怪招的还有美国自行车健将布赖恩·艾伦。他
记得,小时候,你总对我说,我很爱你。  你的肩膀很宽厚  “赶得上吗,爸爸?”我焦急地问。你摸了摸有点胡须的下巴,装深沉地说:“有我在,没问题。” 年幼的我呵呵笑着,心里乐开了花。你背着我一路小跑到放电影的操场。赶到的时候,电影刚好开始放映。  你让我骑在肩上想方设法挤进拥挤的人群,“对不起,借过,借过。”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观众席的前排。我们父女俩不顾夏天晚上肆虐的蚊子,很享受地看着电影。  “爸
幽暗的灯光打在我和若的身上,伴着悲凄的乐曲,我们用舞蹈向观众讲述一个发生在未知国度的故事。  一个月前,学校贴出了文化节的各项活动内容,同学们都踊跃报名,我和若也报了名,准备参加文化节的闭幕晚会。硕大的海报前,若搭着我的肩激动地说:“终于有用舞之地啦!”  偌大的排练厅内,舞蹈老师和我们讨论着即将参演的节目。  “柠,来谈谈你的建议吧!”老师将目光投向我。  “我认为一般的舞蹈,像现代舞、民族舞这
酒馆里有许多客人在悠闲地喝着香槟,中间的一张桌子上,三个男子正谈笑风生。突然,酒馆内的灯全灭了,一片黑暗。老板急忙叫人点燃了蜡烛。蜡烛点燃后,人们继续喝酒交谈。忽然,中间那张桌子上的一位男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酒馆里发生如此重大的案子,这可不得了!老板急忙报了警,同时维持秩序,不让人们走动,更不让人离开。  很快,阿木警长赶来了,他仔细检查了死者的酒杯,发现酒里有一种烈性的液体毒药。
跟其他任何城市一样,在波西塔诺,早上最先起来的也是老人们。老头们出门散步,看报纸,老太太准备早餐。  英国的老太太很少有早上突然发现喝咖啡用的方糖用光了的。意大利老太太会。  那就出门买吧。  如果路上遇到另一个老太太,嗨,这可就半天没完了。虽然可能昨晚刚分手,可今儿早上这一见,也好像两三年没见过似的。  “来看看我种的蜀葵吧,今早又开花了。”“看看我家院后那片柠檬吧。”“我也学你,把垃圾分成两类
@你了  睡眠质量  千篇一律
逆向思维  周末,全家去动物园玩。在老虎馆前,我爸问我刚上小学的外甥:“现在,如果突然有两只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你打算怎么办?”  小外甥想了想说:“我会赶快钻进老虎的笼子里,然后把笼子门锁上。”    什么座的  最近大家对星座特别热衷。一天我和好朋友正在公园里的长凳上津津有味地讨论星座。一大叔过来,我随口问道: “叔叔,你什么座的?”  大叔愣了3秒钟,喃喃道:“肉做的吧……”    理性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