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内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传统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也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教师应着重思考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21-01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渗透传统优秀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促进课程教学,更好地实现教育和教学目标。
  一、打造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活动型课堂
  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设计更加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课程由运用经验、探究与分享等多个栏目组成,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可以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主体性。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思维特点,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社会关注度高并且和教学目标契合的课堂活动的展开教学。如《曾子杀猪》《一诺千金》《商鞅立木取信》等故事,让学生在课上以表演剧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及意义,诚实守信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其次,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实践探究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以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为主的诵读活动。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克己奉公的爱国情怀、仁爱兼利的人际关系和自强不息的人生观角度,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家国、社会和个人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收集和查阅相关名言警句或是历史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增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体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精神。营造独具传统文化氛围的活动型课堂,让学生在参与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精神力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重视学生的课前準备和课后拓展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全面充分地讲授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合理充分地利用课前和课后的时间,补充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查阅和收集于课程内容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题“延续文化血脉”时,教师想让同学们结合地域特色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给学生们布置课前任务,收集和查阅有关地区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这一看似简单的课前任务,学生只需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料查找有关地区的特色传统文化,在查找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能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课前对课堂要讲授的知识进行相关资料的准备,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意识,提前熟悉课上要讲授的知识内容,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上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德育思想的讲授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把握好为人处事方式的基础,如何将这些知识更加生动具体地落实到学生生活实际也是道德与法治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在课堂学习之后要增加对所学知识的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表面理解。除了道德行为的实践之外,学生还要重视课上教师所讲授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可以选择道德与法治课课堂讲授的自己感兴趣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后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学习,可以阅读相关经典著作,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或是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多参与相关的传统文化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儒家文化研学、国学训练营等,拓展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三、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真对待学校和老师布置的相关任务,认识到参与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对自己来说是一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不能盲目应付了事。例如,母亲节,教师要求学生写一封信回家后读给妈妈听,许多学生羞于表达,认为这项作业老师也不会检查自己到底有没有完成,搪塞拖拉。这对学生来说,错失了一个很好的与母亲交流、表达孝心的好机会,所以学生要敢于敞开心扉,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积极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之中。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地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彼此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总结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在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上的不足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优秀传统到的思想的实践上存在那些问题,及时发现,着力解决。简而言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管是针对于教材、教学方式还是生活实践都可以渗入这些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基金项目:海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海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QJH20191009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殷玲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80.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要求教师紧跟改革的步伐,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后的新理念。教师在了解相关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政策后,可以适当地观看相关授课视频,在观看频后有所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授课方式,也可以根据授课的大纲要求,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尽可能地、快速地适应新课程中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式。教学效率的提高关系到教师教学时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兴
摘 要“少教多学”指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少教多学”已经成为指导小学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思想,同时,“少教多学”又十分符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对于优化教学思路、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学生的数学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少教多学;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的多方面影响,指出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巧妙地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督促落实体育教育,并且教师以身作则地锻炼学生。由此来促进小学体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健康的体魄。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67-01
摘 要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迅速普及,已經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全新时期。多媒体技术操作灵活、快速方便,教师乐教;多媒体技术视听结合、形象直观,孩子乐学。实践证明,教师将绘本引入幼儿园教学中,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结合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技术,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这必将是我们幼教前行路上的驱动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
摘 要美术教学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美育教学的主要途径,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情操。现阶段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需要教师加大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视度,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摘 要数学是一门极具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已经成为了当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引用的例题和选择的习题关系到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上引入例题和习题,成为了数学教学的关键任务。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初中数学例题与习题的功能与作用,以及例题与习题的设计。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
摘 要随文练笔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在了解随文练笔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立足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对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文练笔;作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70-01  所谓随文练笔,就是在教学期间依托教学材料,在发掘教材中的内容或写作手法之后
摘 要性启蒙教育是早期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年后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凸显,人们对性启蒙教育的关注度普遍提升。现阶段,幼儿园教育体系中也将性启蒙作为重要课程,加强了早期性启蒙教育深度和力度。本文就以民族县幼儿园中班为例,探究民族县幼儿园中班性启蒙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性启蒙教育体系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族县幼儿园;中班;性启蒙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作为初中历史学科教师,如果实现历史教学工作所设定的基本目标,就要不断引进探究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初中学生历史能力素养的主要目的。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方式因为在教学方法方面的不断创新,已经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然而实践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之处。  关键词探究模式;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118-01
摘 要本文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新思路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道德与法治课在小学教学中的现状、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运用情景教学、体验教学模式、强化团队意识、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几方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A,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