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合作备课案例与评析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jun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备课是教师磨砺技艺的基地,能够让每一个教师阐述观点、见解,让同事评判。教师在倾听同事的发言中,产生更多新的思路和想法,不断完善备课,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活动方式等内容。通过这样的磨合,教师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一、合作
  
  陈老师:通过细读文本,我发现本课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最难弄懂的是故事蕴涵的寓意。要通过反复读文和联系生活去获取“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研读课文后,“心里想”这个词跃进我的脑海。它是全文的核心,是帮助学生走进故事人物的桥梁,是帮助学生感悟寓意纽带、升华主题的最佳切入口!我给予的帮助是引导学生想文中动物之所想、想自身發展之所想。本文要引导学生读出狐狸因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是酸的“自我安慰”心思;读出小白兔和小松鼠的盲听盲从;读出小猴子的聪明、敢于尝试。就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心理、语言。在读中想、想中读。只有走进文中动物的心里,才能体验动物的情感,进一步达到有感情的朗读。
  黄老师:我认为本课要抓住关键问题探究课文寓意。这篇课文是围绕着小兔子与小松鼠的困惑展开的: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其实这个困惑也是学生在学习时的困惑,正是课文的关键。从这个问题中可以追溯出一系列的哲理:比如小猴子亲自尝试、狐狸狡猾的自慰心理、小兔子和小松鼠的轻信与善良等。只要把握这个问题,也就有所收获了。其次,加入情景表演,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童话这类课文特别适合表演。我用朗读和表演代替讲解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情景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读中学、演中悟。
  胡老师: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想象小猴子所想,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1)听说是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小猴子心想……(2)看到小松鼠和小白兔盲听盲从,小猴子心想……
  
  二、备课
  
  第一次第二课时独立备课稿:
  1.首先弄清楚狐狸为什么认为葡萄是酸的:狐狸想吃葡萄吗?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想吃?它吃到了吗?为什么没吃到?这时它的心情会怎样?
  2.小松鼠、小兔子为什么也认为葡萄是酸的呢?你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把找出来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你觉得它们也认为葡萄酸的原因是什么?
  3.它俩把“葡萄是酸的”告诉小猴子,小猴子相信了吗?
  4.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
  5.升华中心:老师想请你们帮忙。以后,我要是遇到了不了解的事物,想了解它,该怎么办呢?
  第二次第二课时合作备课稿:
  一、熟读课文
  1.以自然段为单位,分小组、男女生比赛读课文,挑选读得最好的段落与同学PK。
  2.玩游戏“图文对对碰”:请学生按顺序贴图片,并用书中的话介绍每幅图。
  [评析]比赛读书和图文对应既符合该课连环画的特点,又让学生巩固了生字,反复朗读了课文,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
  二、品读课文,表演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质疑如: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2.表演狐狸的动作。
  3.反复指导读: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评析]理解本课第一段是重点之一,通过提问、表演、朗读相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狐狸当时的心态,想象它的神态和动作,从而理解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这一心理。
  4.除了狐狸还有谁说葡萄是酸的?他们怎么知道的?
  5.请用喜欢的方式读读2~3自然段。
  6.三个动物都说葡萄是酸的,有谁会说葡萄是甜的呢?自读4~7自然段,读后你觉得小猴子怎样?
  7.小猴子认为葡萄是酸还是甜呢?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以学定教,随机点拨,用表演、朗读来表现小猴子当时的样子)
  [评析]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紧紧扣住小猴子的行为、语言设疑解疑,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使学生理解“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拓展延伸
  
  议一议: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说一说:假如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读一读:分角色朗读全文。
  演一演:四位学生上台各饰一个角色,师读旁白,合作表演课本剧。
  [评析]最后四项议、说、读、演是学生对课文的升华。
  总评:《酸的和甜的》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经过年级组四位教师的通力合作,设计抓住了字、词、句、文之间内在的联系,引导学生反复读书、想象、表演,代替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并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哲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表演,发展个性,学习语言,锻炼能力,迸发了极大的学习热情。通过合作备课使本课的设计以更鲜活、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设计更有活力、更实用。◆(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古南第一小学 重庆市大足县盐河小学?摇)
  □责任编辑:徐纯军
其他文献
时下语文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已初见成效。给教师带来了理念上的更新、方法上的指导;也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甜头。但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课改理念不清晰,步入误区,反而丢失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一、气氛活跃了,基础丢失了    现在只要你去听语文课,很少发现有“满堂灌”的现象,即使最不济的教师,也知道在课堂中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并不代表学生
习作教学面临着“写作文难,教作文更难”的两难境地。如何解决这两难问题,笔者认为,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是顺利推行语文课改的关键,也同样会让习作教学成为“学者易,教者乐”的美事,融入乐学、乐教的合一境界。    一、巧用课件,兴趣为桥——习作创新发展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开端。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