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方法机械、呆板,以重讲、画、背采分点为主要教学形式,造成了学生学政治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为主,没有将内容扩展到课外,较封闭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将教师的教法拘禁于桎梏之中。三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是以说教为主,没有将学生亲身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能力为主线的素质教育“三为主”精神的指引下,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实践了“情境导入,质疑析文,对照反思,活动训练”这一教学模式。
  一、情境导入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品德学的主阵地,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时,自己首先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尚的品格修养、通俗的说理能力、恰当的材料升华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激情、情操、认识、意志的提升。这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始阶段非常重要。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注重课的开端--导入。
  思想政治课有别于其它课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情感性。所以我们在课的导入阶段中提出了“情境导入”,这是通过教师组织材料,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环境,目的是将学生的知、情、意、行聚焦于本课教学要求上来;意义在于情的感染、知的渲染、意的锻炼、行的训练;途径在于展示画面、角色扮演,集说、讲、演的教学方法于一体。要求在于形式新、材料亲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电视剧片断、学生的收集材料、以往身边发生的有意的、有影响的生活实例等;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组织学生排练节目、表演小品,使导入变得有情趣,学生乐于接受学习目的的引导,积极投入到自觉的学习之中。但是,在导入的设计过程中,一切要以自然为主,要避免千篇一律的空架子式的导入,避免出现为了导入而导入,避免导入的形式只是那么几种不变的老套路等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
  二、质疑析文
  《思想政治》教材是一套很好的教科书,它的内容广泛、形式新颖、素材实在深受广大教师、学生的爱好。它的课文通俗易懂,事例有较好启发性,读来耐人寻味。教师在组织教材时,可以像语文教师教阅读课文那样,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因文寻理的悟性,较好的做法是--质疑析文。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事例材料的不同,而采取一种带着疑问读课文,带着疑问分析课文的做法。即重点让学生解决“本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道理是什么?”这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殊性所决定的。无论哪一篇文章,只要学生弄懂了这几点,课的任务也就大致完成了二分之一。这也为政治课的下一步“知理--导行”做好辅垫。学生一般经历这种“质疑析文”的磨练,他们感悟的神经一旦触发,知理能力也就具备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一般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培养阶段:一是教师提问,培养学生读文;二是教师培养学生共同提问,学生自由解答;三是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以前的经验,自问自答。这三个阶段对教师要求是很高的,教师首先要有学生观、人才观、自学观,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才能达到“自问自答”的层次。这就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设了条件。三个阶段要循序渐进,互相照应,不能一蹴而蹴,只要教师以自主、自学、自立的思想培养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做得到、做得好,他们就一定能做得令人满意的。
  三、对照反思
  学生理解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是完成了思想品德课任务的基础,学生的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系列化的,学生的“知、情”不必须有一个悟性来维持,那就是--对照反思。
  学生通过“情境导入、质疑析文”得出了自己的理解,明白了一个道理,但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对照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否总结自己的得与失、好与坏、扬与弃,这也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自我解剖阶段,敢于承认错误阶段,思想斗争阶段,除旧纳新阶段,否定旧我肯定新我的阶段,这是一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说、大胆做,课堂气氛也会因此活跃的,学生的动机才能得到培养,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激发,师生的情感才能得到融洽,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
  四、活动训练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生在一节课中经历了激情、自悟、反思的体验,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自己的行动方向,这时该到对其进行行为训练了--活动训练。
  活动训练是根据以上三个步骤收获,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行为训练,以巩固其所明白的道理,明确其今后努力方向,体验其课上悟出新理的导行效果,证明自己在做人上能否有飞跃所进行的以表演为主要形式的角色换位教育方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有活动来作为依托,学生在演中证理、明理,在演中做人、感人,在演中体验做一个好人的乐趣,体验思想政治课的丰富多彩,人生的价值观得到良好的树立,达到了思想政治课的导行目的。
  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结尾,活动就是总结,对思想政治课的进行,活动就是验证。只有将活动纳入到思想政治课之中,才能较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情境导入,质疑析文,对照反思,活动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情境导入是为质疑析文服务的,质疑析文是培养学生对照反思能力的基本点,活动是对以上三个部分的成果的检验。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能力为主线,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进程,为进一步完善适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而努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应县三中)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提出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程 人文精神 培养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现代课程观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尽可能地得到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使学生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专业素养 有效课堂关系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那么如何提高誉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握课堂要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
摘要: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方法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巧用比喻化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教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关键词: 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努力兼具知、能、意、情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尽力实现综合整体效应,从而有效推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阅读教学中的三种方法:创设情境,引趣激兴;巧用评价,激活课堂;着力培养自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学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趣激兴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  关键词:数学 民族 创新  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
研究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 Tum5重组基因的体外表达及其对高糖条件下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增殖、移行、管腔形成的影响;观察其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知识。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实施语文课创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 实践 途径  一、初中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的实践  心理学理论认为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撑。而主要
摘要: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典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典诗歌 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