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路的建设为各个区域的交通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持,随着交通运输压力的逐渐增加,许多交通安全问题渐渐暴露了出来,许多区域的公路都存在着坑洼以及裂痕等问题,面对此种情况,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公路施工质量关系着公路使用的安全性,在公路施工作业开展中,除了要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还应当高度重视养护阶段的施工处理。基于此,本文将对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其安全管理进行讨论,以期为公路养护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养护;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点;安全管理
引言
病害问题是当前公路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公路的养护施工极为关键。公路病害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公路的整体外观效果,同时也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为此,应当高度重视起公路的养护处理,加强养护阶段的安全管控,确保公路的稳定运行。
一、当前公路养护施工的目的与特点
1、公路养护施工的目的
公路工程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人民出行的需求。而公路的养护处理是为了使公路的使用年限延长,公路的使用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想要实现养护目标,就必须要逐渐优化改进养护处理技术,确保养护作业的高效实施,达到最佳的公路养护效果。不过需要了解的是,因公路所处的区域、施工的材料与技术不同,公路的受损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要注重结合公路实际损坏情况,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养护处理、
小型维修、中型维修以及大型维修等。通过开展规范化的养护工作,将会为公路整体性能的改善提供帮助。
2、公路养护施工的特点
通常来说,公路养护作业有着范围较广、养护任务量较大、施工所需时间较长等特点,因此在养护过程中是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的,施工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另外,在养护作业中,还需要注意不要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公路养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为保证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将场地硬化,对养护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进行分类。为防止在施工中出现假冒伪劣的材料,把需要随机抽查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样品,以保证所选用的材料符合施工标准。必要的条件下,可以将材料运送到有关的部门以及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直到其质量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其中,需要注意材料的合格证明,确保材料的安全。在进行公路养护施工之前,应该重视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控制好水泥和沥青配合比的控制,将各部门的责任得以落实,确保公路养护施工有序进行,保证施工进度。
在对材料的温度进行控制时,必须做到具体、严格。一般来说,矿料最好控制在160-180°之间,而沥青温度相对较低,可以保持在150-170°。其中,不容忽视轮胎压路机的温,过低或者过高将会对公路养护施工造成不利影响,最好控制在80°,这是最为合适的压路机温度。其次,混合料出场温度也需引起重视,必须将其控制在应150-160°之间。特别提出的是,钢轮压路机温度最低为70°,不易过低。进行公路养护施工时,需要处理局部的坑洼,这时最佳的办法是采用保温车施工。此过程中需确保压实温度与摊铺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监测管理工作也是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它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具体的施工中,需要随机检测路面抗折强度、平整度等因素,这些都能体现出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检测这些数据,能够及时找出问题并对养护工作做出调整。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遵守施工规范,根据一定的施工流程,再将沥青贯入。进行此项工作之前,有一个要求,即保证基层的整洁。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贯入沥青的高度问题,最好将其控制在5cm以内。在洒透层或者翻层沥青,必须撒入一些矿料再进行碾压工作。之后,将沥青与嵌缝料撒布在公路,再进行碾压。这些都是公路在进行初期养护的重点内容,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握。
进行初期养护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应事先处理沥青路面,若出现泛油问题,应该在泛油位置均匀铺撒一层和之前所用矿料规格一致的嵌缝料。若出现较多浮动矿料,必须将其及时扫出公路外,并且及时进行修补。在二级或者二级以下的公路的施工中,应采用沥青贯入式,且贯入的厚度应该控制在4-8cm。若在施工中采用的是乳化沥青贯入式,则其厚度不可大于5cm。此外,若沥青贯入式路面为多孔结构,为避免公路路面受到雨水的侵蚀,应在路面上铺设相应的封层料或加铺一层拌和层。若将沥青贯人式看作为联接层,可不用再另外铺设封层料。
三、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1、在日常养护中进行安全管理
日常养护工作的安全管理首要任务是保证路面的清洁性。很多的养护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成本,通常雇佣当地的农民进行承包清洁工作。而这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通常都比较差,在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清理路面垃圾,通常要进行穿越清理,这对于整个公路行驶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室外的温度比较高,很多的清洁人员都没有安全防护服,驾驶员很难及时的判断出前方存在的危险情况,造成了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日常的养护工作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巡查和管理,其中包含了夜间巡查、每日巡查和定期巡查以及特殊巡查。按时的进行巡查,才能及时的发现涵洞、交通安全设施、路基、路面的病害才能及时发现。养护和巡查的过程中,任何的交通违法情况都会导致安全性的下降。這些不仅会威胁到巡查人员和车辆,同时对于正常行驶的车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存在问题,需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养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的进行制止,避免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2、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
在公路的养护施工阶段,还需要加大养护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在检查中应当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要保证公路安全养护规范的贯彻落实。在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中,需要注意查看施工场地内的标志放置是否合理。安全员有无资格证书,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等安全服装,夜间作业是否开启警示灯,以及施工现场机械操作,材料物品堆放等等是否按照安全方案执行,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在巡查工作期间,如若发现违章操作等情况,应当要求相关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在确认整改方案后,再恢复施工工作。
3、培养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公路养护工作当中,要培养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意每一个细节处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规避安全隐患的出现。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养护单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特别是针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安全教育,使养护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养护单位还要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督促养护人员按照安全管理条例进行操作,以此提高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性。
结语
公路养护是保证公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车辆的行驶安全,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公路养护施工任务艰巨,养护处理中面临的问题较多,因此,需要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责任心,认真做好养护处理工作,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公路的养护效果,为公路的后续使用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晶晶.公路养护的施工工艺及标准化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18):104-105.
[2]张益志.公路养护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29-130.
[3]张立同.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35):153-154.
关键词:公路养护;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点;安全管理
引言
病害问题是当前公路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公路的养护施工极为关键。公路病害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公路的整体外观效果,同时也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为此,应当高度重视起公路的养护处理,加强养护阶段的安全管控,确保公路的稳定运行。
一、当前公路养护施工的目的与特点
1、公路养护施工的目的
公路工程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人民出行的需求。而公路的养护处理是为了使公路的使用年限延长,公路的使用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想要实现养护目标,就必须要逐渐优化改进养护处理技术,确保养护作业的高效实施,达到最佳的公路养护效果。不过需要了解的是,因公路所处的区域、施工的材料与技术不同,公路的受损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要注重结合公路实际损坏情况,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养护处理、
小型维修、中型维修以及大型维修等。通过开展规范化的养护工作,将会为公路整体性能的改善提供帮助。
2、公路养护施工的特点
通常来说,公路养护作业有着范围较广、养护任务量较大、施工所需时间较长等特点,因此在养护过程中是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的,施工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另外,在养护作业中,还需要注意不要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公路养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为保证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将场地硬化,对养护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进行分类。为防止在施工中出现假冒伪劣的材料,把需要随机抽查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样品,以保证所选用的材料符合施工标准。必要的条件下,可以将材料运送到有关的部门以及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直到其质量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其中,需要注意材料的合格证明,确保材料的安全。在进行公路养护施工之前,应该重视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控制好水泥和沥青配合比的控制,将各部门的责任得以落实,确保公路养护施工有序进行,保证施工进度。
在对材料的温度进行控制时,必须做到具体、严格。一般来说,矿料最好控制在160-180°之间,而沥青温度相对较低,可以保持在150-170°。其中,不容忽视轮胎压路机的温,过低或者过高将会对公路养护施工造成不利影响,最好控制在80°,这是最为合适的压路机温度。其次,混合料出场温度也需引起重视,必须将其控制在应150-160°之间。特别提出的是,钢轮压路机温度最低为70°,不易过低。进行公路养护施工时,需要处理局部的坑洼,这时最佳的办法是采用保温车施工。此过程中需确保压实温度与摊铺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监测管理工作也是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它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具体的施工中,需要随机检测路面抗折强度、平整度等因素,这些都能体现出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检测这些数据,能够及时找出问题并对养护工作做出调整。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遵守施工规范,根据一定的施工流程,再将沥青贯入。进行此项工作之前,有一个要求,即保证基层的整洁。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贯入沥青的高度问题,最好将其控制在5cm以内。在洒透层或者翻层沥青,必须撒入一些矿料再进行碾压工作。之后,将沥青与嵌缝料撒布在公路,再进行碾压。这些都是公路在进行初期养护的重点内容,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握。
进行初期养护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应事先处理沥青路面,若出现泛油问题,应该在泛油位置均匀铺撒一层和之前所用矿料规格一致的嵌缝料。若出现较多浮动矿料,必须将其及时扫出公路外,并且及时进行修补。在二级或者二级以下的公路的施工中,应采用沥青贯入式,且贯入的厚度应该控制在4-8cm。若在施工中采用的是乳化沥青贯入式,则其厚度不可大于5cm。此外,若沥青贯入式路面为多孔结构,为避免公路路面受到雨水的侵蚀,应在路面上铺设相应的封层料或加铺一层拌和层。若将沥青贯人式看作为联接层,可不用再另外铺设封层料。
三、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1、在日常养护中进行安全管理
日常养护工作的安全管理首要任务是保证路面的清洁性。很多的养护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成本,通常雇佣当地的农民进行承包清洁工作。而这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通常都比较差,在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清理路面垃圾,通常要进行穿越清理,这对于整个公路行驶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室外的温度比较高,很多的清洁人员都没有安全防护服,驾驶员很难及时的判断出前方存在的危险情况,造成了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日常的养护工作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巡查和管理,其中包含了夜间巡查、每日巡查和定期巡查以及特殊巡查。按时的进行巡查,才能及时的发现涵洞、交通安全设施、路基、路面的病害才能及时发现。养护和巡查的过程中,任何的交通违法情况都会导致安全性的下降。這些不仅会威胁到巡查人员和车辆,同时对于正常行驶的车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存在问题,需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养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的进行制止,避免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2、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
在公路的养护施工阶段,还需要加大养护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在检查中应当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要保证公路安全养护规范的贯彻落实。在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中,需要注意查看施工场地内的标志放置是否合理。安全员有无资格证书,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等安全服装,夜间作业是否开启警示灯,以及施工现场机械操作,材料物品堆放等等是否按照安全方案执行,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在巡查工作期间,如若发现违章操作等情况,应当要求相关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在确认整改方案后,再恢复施工工作。
3、培养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公路养护工作当中,要培养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意每一个细节处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规避安全隐患的出现。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养护单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特别是针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安全教育,使养护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养护单位还要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督促养护人员按照安全管理条例进行操作,以此提高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性。
结语
公路养护是保证公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车辆的行驶安全,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公路养护施工任务艰巨,养护处理中面临的问题较多,因此,需要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责任心,认真做好养护处理工作,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公路的养护效果,为公路的后续使用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晶晶.公路养护的施工工艺及标准化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18):104-105.
[2]张益志.公路养护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29-130.
[3]张立同.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3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