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良Nirschl法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
【机 构】
:
510280 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510280 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510280 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510280 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510280 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510280 中山市中医院骨三
【出 处】
:
中华创伤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32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固定术后联合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 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5 mg,1年1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PFNA固定术后结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PFNA固定术治疗。术后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急诊原位修复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 2015年2月共收治60岁以上由交通伤所致下肢大面积(跨膝/踝关节)撕脱伤患者11例,其中双下肢2例,单肢体9例,均给予急诊清创后行自体皮片回植法、动静脉吻合术及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三种方法结合Ⅰ期修复。通过观察受区皮肤成活面积评估创面修复效果,评价伤肢膝关节和踝关节术后24个月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功能。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I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 2014年9月收治的103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IPKP组(57例,72椎)和PKP组(46例,58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骨折椎体压缩度、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邻椎体再
目的探讨通过保留感觉的改良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 2015年2月收治15例(17指)指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指骨外露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7~55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5例,刀割伤4例,机器绞伤4例,包块切除术后2例。采用改良锯齿状切口指固有动脉阶梯递进式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皮瓣携带指固有动脉及神经,Ⅰ期重建指腹精细感觉,避免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