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热炒菜四款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蜇是家庭宴席上常用的一种海味,但一般惯用它拌制凉菜,如黄瓜拌蜇皮、芹菜炝蜇皮、白菜心拌蜇头等,而用于烹制热菜则不多见了。现仅以四款海蜇炒菜奉献给读者,算是抛砖引玉吧。
  滑炒肉丝蜇皮
  选质地鲜嫩的猪肉切丝(切猪肉丝应是砧平、刀快。先从肉块底部横片下去,依次片出一片片薄片;整齐地排好,再顺着肉纹切成细丝)。取洗净的水发海蜇皮150 g,也切成与肉丝同样规格的蜇皮丝,并用热水稍烫,捞出备用。
  将切好的肉丝装入碗中,磕入蛋清一个,加水淀粉15 g,用手轻轻抓拌,见有黏性感觉即“浆上劲”时为止(抓30下左右)。
  用一手勺清汤、15 g水淀粉、10 g绍酒和适量味精共放一碗内调成白色汁卤。
  锅置火上,放入猪油400 g(实耗50 g),至4成热时,把浆好的肉丝用筷子轻轻拨入,随即用筷子轻搅,不使肉丝粘连,见肉丝浮起并转成白色时,捞出,控净油分,炒锅留底油下入葱姜末炝锅,投入炸好的肉丝,用少量醋烹锅后,下入海蜇皮丝,颠炒数下,泼入白色汁卤,待汁卤裹住肉丝和蜇皮后,淋明油出锅。
  做此菜注意:1. 要把炒锅先置火上烧热,再添油,油温热后下肉丝——即“热锅温油”,而不要“凉锅热油”。2. 熘制肉丝、蜇皮时一定要旺火快炒,动作迅速,才能达到滑嫩脆爽、恰到火候的口味。
  烩鸡丝蜇皮
  取用熟鸡肉100 g,顺刀切成细丝;水发蜇皮75 g,亦切成丝,用8成热的水稍烫,捞出。
  葱白4 cm长,除去葱心,顺刀切成丝;姜切细丝。
  锅置火上,添15 g植物油,用葱姜丝炝锅,烹入绍酒少许,适添清汤。俟汤沸后放入鸡丝和蜇皮,酌加精盐、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油出锅。
  此菜色泽白嫩,咸鲜清淡。
  肉片炒蜇头
  取用猪嫩瘦肉100 g,切横丝薄片。水发蜇头150 g,先斩成1.5 cm宽的条,再斜刀切成象眼块(斜方块)。放入8成热的水中稍烫后捞出备用。姜、葱切末。
  油锅置火上,放15 g植物油,加入葱姜末炝锅,随后下入肉丝煸炒,至7成熟时,下入适量醋、绍酒和酱油烹锅,投入海蜇头片,颠翻均匀,添半勺清汤;略烧,添入味精,用水淀粉勾芡后撒入蒜末,淋明油出锅。
  做这个菜应掌握:1. 蜇头下锅后应急速翻炒出锅,不可在锅中留放过久,因蜇头在有油腻的高温催热下容易溶化,2. 勾芡时需紧一些,因蜇头含水较多,受热时水分泌出,不易拢住芡,影响成菜质量。
  冬笋烧蜇头
  取用冬笋150 g、水发海蜇头150 g。冬笋切成长4 cm宽和厚各1 cm的条。蜇头也切同样大小的条,用8成热的水稍烫,捞出备用。葱姜切末作炝锅用。
  油锅中放400 g植物油,油大热时(油起清烟)投入冬笋条,爆炸,见响声渐弱、冬笋条出白色变成淡黄色时,即刻捞出,控净水分。锅中留底油,下入葱姜末炝锅,放15 g绍酒烹一下,再放入30 g酱油、适量清汤、白糖及炸过的冬笋条,移到小火上略烧一会儿(大约2 min)再放入蜇头,用手勺翻拌几下,加入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明油出锅。
  此菜色泽金黄,口味咸鲜微甜,汁宽芡紧。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两广造纸工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两广发展造纸工业的优势,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共创未来,实现两广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台式三杯鸡  原料:鸡翅中10个。  调料:黑麻油(胡麻油)10 g,酱油50 ml(30 ml生抽+20 ml老抽),台湾米酒100 ml,白糖20 g,葱姜蒜适量,辣椒1根,罗勒、芝麻适量。  做法:1. 鸡翅中用刀对半切开。  2. 鸡翅冷水下锅,焯熟沥干备用。  4. 锅烧热,倒入黑麻油,放入葱、姜、蒜、辣椒圈炒香。  5. 把焯过水的鸡翅放入锅中,加入酱油、米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放入冰
溜知了  质量要求:外表色泽金黄,口感松脆、中间肉质松嫩;番茄卤汁鲜红,口味鲜甜(或甜中带酸);装盘汪卤包卤。  备料:刚蜕皮知了若干,黄瓜25 g,番茄酱75 g,绵糖50 g,精盐1.5 g,食醋15 g,料酒15 g,葱姜末各5 g,香油10 g,水淀粉150 g,鸡蛋1只,花生油750 g。  制作方法:1. 将知了除去翅和足,用小刀在知了背部切开一小口,放入用鸡蛋、淀粉(50 g)、精盐
中式菜肴向来以讲究色、香、味、形、器而著称。在对菜肴属性的要求中,虽然“形”排在色香味的后面,但菜肴的形也是组成菜肴完美属性的重要条件。菜肴造型是指通过各种技法操作形成菜肴优美的整体形象。菜肴优美的造型,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增加食欲,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激励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中式菜肴分冷菜和热菜两种,现着重对热菜的造型技巧进行阐述。根据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造型。  
笔者自小生长在台湾海峡西岸一个海岛上,两岸渔民兄弟在同一个海区捕鱼,用同一种方言聊天,台湾渔民对马鲛鱼的癖爱我是耳濡目染的。20世纪我曾在闽南渔业部门工作,与台湾渔民有较多的接触。常常看到台湾渔民把捕来的马鲛鱼洗净切块后用长长的铁丝串起来,像晾衣服似的晾干。然后,在酒瘾来了时,取下马鲛鱼肉块蘸醋酱下酒,吃得那么津津有味。  如果您有机会接触到台湾渔民,和他们说说马鲛鱼,他们往往会说出这么一句食谚:
月到中秋分外明。古往今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中秋赏月时,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佳联,而今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一次在一家寺院小住。老和尚知他很有才学,要和他对句,时值午夜时分,便出联曰:“三更半夜三更半。”金圣叹听了,不禁一怔,正在沉思,见到月如明镜,想到此时正是中秋,便对曰:“八月中秋八月中。”此乃时间对时间、数字对数字的回环对,老和尚甚为敬佩。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自
本文首先对马尾松化机浆中的胶溶物质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马尾松化机浆DCS中的脂肪酸和树脂酸(RFAs)主要为脱氢纵酸(DHA)、亚油酸、油酸、枞
本文介绍了浮选脱墨时浆料流失的机理及其在控制生产中浆料流失的现实意义。结果表明:浮选时纸浆中纤维和细小纤维流失的雾沫机理较粘附机理更有说服力,更能了解浮选时纤维和细
本文介绍了浮选柱常用参数的计算。这些参数有:流体(如空气泡、浆液和浮渣液等)流速、空气比率、气泡大小、滞留时间、油墨回收率(脱墨效率)、浮选速率常数、浮选柱分散指数和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