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教师都认为"估算"仅仅是一种运算能力。然而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同时,在对第一学段(1~3年级)的"知识技能"中提出: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可见,"估算"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运算能力,它是在遵循正确的运算法则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因此,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怎樣从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呢?本文拟就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2--乘法估算"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和想法。
  【教学实践片断】
  (一)创设情景、感受估算
  谈话引入:假期里,小明所在的班级到少儿科技馆参观,他们一共有29人,每张门票是8元,他们带了250元,够吗?
  1.讨论得到乘法算式:29×8
  2.思考:根据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般怎么解决? [结果:用估算]
  3.你会估算吗?试一试。
  4.反馈交流得到: 29×8≈240(元)
  30×8=240(元)
  240<250 带250元够了。
  学生解释:我们把29看作30是估大了,所以估出来的结果也比原先的得数大了,然后用240与250比较,判断出250元就够了。
  5.小结:我们用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可以算出结果。看样子,估算真的能帮我们比较快速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二)比较分析、感悟估算
  情景引入:过了一会儿,科技馆又来了一批小朋友,这次是32位小朋友,带250元钱够嘛?
  1.尝试估算:请你思考后,在练习本上简单记录你的解决过程。
  2.反馈交流:32×8≈240
  30×8=240
  240<250 带250元够了。
  3.评价:真不错!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那么你有没有再深入地思考一下,这个结论是否合理呢?(学生沉默)
  4.引导:把32位小朋友看作30位小朋友,少算了2人,也就是少算了--(学生又开始思考、讨论。)
  5.再次反馈交流:32×8≈240
  30×8=240, 2×8=16,
  240 16=256,
  256<250,带250元不够。
  6.比较: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认为够买,但是事实却是不够的呢?(讨论得到:把32看成30,是估小了。30×8=240元,也就是240元够买30个人的门票,还差2人没买门票。经过比较,发现32人带250元是不够买的。)
  (三)解决问题、运用估算
  1.小明在参观动物园时,得到这样的信息: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
  重点交流:为什么在计算例题29×8时的结果需要进行比较,但是这题的结果不需要比较,只要算出就可以了?
  感悟:不是所有的估算结果都是需要比较的,我们要去分析是属于什么问题。比如就野牛体重的这题,只要知道野牛体重的大约数就可以了,自然就不用去比较了。
  2.一篇文章有400个字,小丁叔叔每分钟可以打字53个,8分钟可以完成吗?
  重点交流:和例题32×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却可得到"可以完成"的结论。
  感悟:估小都能完成,如果不估小那就一定能完成了。
  【反思】
  1.估算如何检测?在原来有估算的检测中,估算仅仅是作为"口算"的一部分进行的,"形式决定结果",由于书面形式的考试只能从书写的结果去评判"对"或"不对",无法体现各不相同的思路与方法。这给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机会"。从精算的结果中取一个近似值即可,而且百分之百正确。在"屡试不爽"的前提下,使估算成了一个"花瓶"--有名无实!现在"课标"中提出估算是培养数感的一条途径,那么就应该注重学生在估算过程中的种种所思所想,让他们在叙述方法(想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估算的经验。
  2.估算的价值如何体现?毫无疑问,"算用结果"正是计算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计算教学的价值所在。那么估算作为计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价值也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正因如此,估算教学需要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使学生思考:什么时候用估算?是不是所有的问题解决都能用估算?如教学实践中解决"带250元钱够吗"的问题。当出现这一问题时,不少学生的第一反应是"算算看"。然而通过引导学生置身生活情境中,遇到这一问题时,人们不是通过精算去解决的。使他们初步认识到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估算意识如何培养?什么是意识?在不同的领域中,对"意识"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其中,在心理学中的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是每个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可见,要学生养成估算意识,就是要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能自觉地想到用估算进行解决的一种条件反射与能力。对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他们进行估算意识的培养,仅仅是一个起步,主要方法有两种。
  (1)在比较中加深认识。如上述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了初步的估算方法后,在解决"32位小朋友,带25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时,他们通过迁移,用刚学的方法进行尝试解决,认为也是够的。当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少算的2人还需多少钱时,他们通过比较少算的钱数与两个总钱数之差的大小发现是不够的。他们的认识从"够"到"不够"的转变,是"比较"帮助了他们。通过比较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使他们对估算的"认识"也更进了一步。
  (2)在感悟中积累经验。在上述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练习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用估算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使他们感悟到估算有时估大、有时估小;用时需比较后才能得到结论,有时不需要比较就可以下定论......这些感悟的获得,借助了现实的情境,使他们透过事实本质,不断获得经验积累,对于他们估算意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源于生活。德行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培养品行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的品德教育需要体验,它能震撼心灵,使教学更具实效。体验活动应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从而改变“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教育模式。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
摘要:薛天祥教授在2002年主编了《高等教育管理学》一书。本书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插上了逻辑的翅膀,构造了有别于其它经验体系专著的论述体系。本文首先简述了本书的编写缘由,然后概括了本书的体系结构,最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本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 科学方法论 理论体系  一、 本书的编写缘由  薛天祥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理论丛书"中的一本。本丛书编写的最
【内容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永恒的主题,中学阶段又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学习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性,使历史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让历史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关 键 词】初中 史 爱国主义  在不同的时期,爱国主义各有其时代主题。它从来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和团结的动力之
函授教育,教师的面授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学员特别期望得到学习指导的难得机会。如何使一堂面授课既传授知识、又生动活泼、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呢?这是广大师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最近,我们通过在直属一部2002级(春)法律大专班进行的一些探索,找到了一条路子——互动式教学,即通过师生现场提问、现场回答的方式,体现了教学相长,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直击现实,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但由于新课程高中地理课程计划与设置的变化,使整个教学过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  一、地理课堂要走向田野与社会  地理教学多年来犯的一个通病是“大而空”,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学生在“地理调查、实践、操作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摘要】教师对课堂观察的参与和对观察结果的研究,是教师从事专业研究的宝贵资源。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好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观察 反思 应用 研究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全球化,使教育观念与手段的更新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学校信息化建设实践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从智能性资源、知识性资源、技术性资源、环境性资源等各种教育资源方面具体的分析,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分析,并针对学生特点及现有条件就如何促进现代教育的现代化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就现存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与信息技术 目标和原则 教育的可用资源 教师培训 存在问题  
【摘要】明确分工,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学会表达,耐心倾听,可以促进合作的深化。同时科学的评价能升华合作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实效性  新的时代,新的发展,课改十年,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践,从教材建设到教学艺术,精彩纷呈。然而,课改的十年依然步履沉重。在此课改热潮中,几乎无处不在地应用到了合作学习,尤其是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观摩、教学比赛中,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的要求。那么,我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势必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要注重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兴趣 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新时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达成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主阵
【摘要】应用题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应用题教学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训练学生的思维,特别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主动的观察意识、应用意识,自觉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关键词】数学应用题学生  应用题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应用题教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