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市场商品的生产和供应日益丰富,同时消费者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不断转移,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科学界定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面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企业竞争力及其构成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与竞争者相抗衡的能力,是企业拥有要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将市场机会转化为经营绩效的决定因素。企业竞争力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
  1、产品市场适应能力。企业是以一定的产品或服务参与市场竞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是企业竞争力的最基础构成要素,如果企业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差,企业的其它竞争力便无从谈起。企业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是由企业产品的功能、质量、技术含量、款式、使用条件等因素所决定。
  2、成本和价格竞争力。产品的服务成本和价格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在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等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本、销售价格水平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主要是由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边际贡献、成本管理和控制水平等因素所决定。
  3、分销能力。产品生产出来并经过合理定价以后,必须通过一定的分销渠道和网络才能由生产者、销售者向消费者转移。企业产品的分销能力影响着其产品的销售状况,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企业的产品分销能力主要由分销渠道的方式、分销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分布、分销机构在用户中的形象等因素所决定。
  4、促销能力。促销是树立产品和企业形象、扩大产品销售的必要手段。促销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和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强弱取决于企业的促销费用预算的大小、促销方式的选择等因素。
  5、信息能力。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要素资源,能否准确、迅速地获取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市场信息,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信息获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信息意识、市场调研费用预算、信息获取渠道和网络等因素。
  6、售后服务能力。售后服务已成为现代产品的延伸,为产品的附加利益。在产品的功能和外在形式等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售后服务水平的高低对产品销售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位势。企业售后服务能力的大小与企业的售后服务网点、服务人员、服务的范围和期限等密切相关。
  7、要素资源的获取能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这些要素资源供给的能力、企业获取的成本,直接制约着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质量、成本以及所可能采取的分销和促销手段的选择,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
  8、创新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轻便、多功能、安全的产品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对象,为适应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企业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尤其是产品创新。创新能力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拉动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研发人员及其创造性、研发费用、外部技术的接触和消化能力等因素。
  9、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所拥有的要素资源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转化为产品。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构成因素。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制度、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学识水平、管理经验、开拓精神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
  另外,企业生产规模、投资扩张能力、享有的政府优惠待遇等,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二、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竞争力有多种表现,为便于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以及从总体上对企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找出企业与竞争者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需要建立一套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要遵循科学性、层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设立的指标要能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内涵、计算方法科学。层次性原则是指不同的指标反映企业竞争力的不同侧面。整体性原则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各单个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标,用以说明企业竞争力整体情况。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标所需的数据易于取得、真实可靠。可比性原则是指各指标便于横向、纵向对比,以反映企业间竞争力的差距、企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
  基于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上述原则,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方面的指标所构成:
  1、反映产品市场适应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产品销售率;产品畅销率;产品优质率;产品退赔损失率;产品用户满意度。
  2、反映成本和价格竞争力的指标。主要有单位成本领先系数;成本利润率;安全边际率。
  3、反映分销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市场覆盖率;物流效率(时间和成本)。
  4、反映促销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促销费用率;广告收益率。
  5、反映信息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信息人员占管理人员的比重;管理人员计算机装备率;Internet装备率;网络利用率;信息调研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
  6、反映售后服务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售后网点分布率;售后服务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
  7、反映要素资源获取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供货商的合同履约率;外部融资比重。
  8、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产品更新率;新产品储备率;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研发人员比重。
  9、反映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指标。主要有管理人员劳动生产率;本科及以上学历管理人员比重。
  10、反映企业市场位势的指标。主要有市场占有率;用户保有率。
  
  三、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上述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要反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将其综合。目前综合评价方法很多,本文则采取可操作性较强的综合指数法。企业竞争力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报告期企业竞争力综合指数,数值越大,企业竞争力越强;Xi1为报告期第i项竞争力指标企业水平值;在企业间竞争力分析比较时,Xi0为报告期第i项竞争力指标产业(或行业)平均值;在企业竞争力动态分析比较时,xi0为某一固定期第i项竞争力指标的企业水平值;Wi为第i项竞争力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运用专家调查法予以确定,且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EC电子商务》杂志社   新产品在从创意到真正获得市场认可的过程中,隐藏着许多陷阱,一不小心,就可能让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注意,千万不要让推出新产品的热情,冲昏了你的头脑。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消费市场上的产品丰富得让人们无法全部享用,只能按照各自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但消费者往往无法理性地对待接踵而来的商品信息。  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企业
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的主体,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为支持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使各个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能够直接进行通信,Web服务将能改变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方式,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改变服务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