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MPA拿下表外理财“世外桃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n1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19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发表谈话时透露,将于2017年一季度评估时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
  长期以来,表外理财是金融机构一块肥美的“世外桃源”,却一直没有被纳入监管序列,以至于野蛮疯长,有冲击金融秩序之嫌。自2004年起步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受金融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理财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至2015年的3年间,银行理财资金账面余额平均增速高达48%,远高于同期银行业贷款平均增速14%和M2平均增速13%的水平。而来自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表外理财市场总规模已达20.18万亿,约合同期人民币贷款总额的五分之一。
  表外理财业务之所以迅猛增长,与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环境不无关系,银行客户有高收益资产理财的需求。从银行自身来看,在满足客户高收益需求的同时,又可以通过表外理财业务节约银行自身的资本消耗。银行的很多理财业务是拿客户的钱做监管套利,将表内资金转移至表外,委托同业进行投资,通过杠杆性操作,使表外理财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就产生坊间诟病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套利行为,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潜藏着较大的风险。此次新规出台,意味着之前绕过存款保证金约束的监管套利将受到限制。
  事实上,表外理财越来越脱离其原本的属性,其底层资产的主要投向包括债券、类信贷等资产,与表内广义信贷属性无甚差别,同样是创造货币,同样具备信用扩张作用,是挂羊头卖狗肉,如果增长过快,势必积累宏观风险,与“去杠杆”的政策环境相悖。况且眼下表外理财名为“表外”,其实表内、表外之间并没有风险“围挡”,要想化解表外的刚性兑付风险,还得要靠“表内化”来解决,未真正达到风险隔离。表外理财业务的风险非常多,除了操作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外,还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主要依赖理财产品筹集资金,经济运行的调整使得这些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山大”。有鉴于此,监管部门制定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目光锁定表外理财,从以往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在将债券投資、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之后,又增加表外理财资金运用项目。将银行表内表外所有资金“一网打尽”,统统纳入监管体系之中“看管”起来,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自律,减少各类资产腾挪的空间。
  其实,MPA是一个打分系统,分A、B、C三档区别优劣,并给予适当奖罚。银行的广义信贷增速与广义货币M2有一个比值。根据MPA 的具体要求,对于全国性重要性机构而言,广义信贷增速与M2增速偏离不超过 20 个百分点则为 60 分,若超过则为 0 分;对于区域性重要性机构,为不超过 22 个百分点;对于普通机构,为不超过 25 个百分点。以往表外理财游离于MPA体系之外,打分不太准确公平。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并予以考核,对于银行业整体来说实际上更多是利好大于利空,监管趋紧将进一步规范表外业务,在限制表外业务疯长的同时,将缓解银行调整表外理财业务可能造成的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冲击,从而大大降低银行自身风险。同时,表外理财业务纳入MPA后,信息更透明,有利于监管层和银行良性互动。
  具体而言,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后,对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影响不太大,对城商行、区域性银行影响较大。在此情势下,中小银行为求生存发展,必须进行理财业务转型,专家们给出的方向有三个:
  一是克服理财短期化,适当拉长理财期限,与实体融资长期化需求相匹配。眼下,理财产品多为半年以下,采取期限错配的方式增厚收益,以迎合投资者短期财富增值的欲望。殊不知这样的“短促突击”直接影响实体企业长期融资的需求,急功近利之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利于实体企业的发展,也无限制地提高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增加了理财风险。
  二是让理财回归资管,以降低市场风险。当前,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与真正的“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业务本质相去甚远。对银行来说,理财产品也主要是作为存款的替代品存在,存在隐性担保、刚性兑付等问题。其实中国理财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大资管时代,加之互联网金融平台强势来袭,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势必回归到资管本质。
  三是以理财角色重新定位,规避大小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少数银行盲目提供保底承诺的理财产品,利用理财计划或产品进行变相高息揽储。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和无序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也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今后大小银行之间可进行角色再分工,大银行专注于资管与投行业务,小银行则转变为大银行理财产品的代销网点,各吃各的“碗里的”,大小相安无事。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时间,对于忙碌的都市人而言,绝对是最宝贵的稀缺资源。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时间却有限。但是,总有些人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从而获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成就。其中的奥秘,或许就在于“吃青蛙”。  “吃青蛙”是时间管理领域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青蛙”代表我们面临的最大、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会对我们的人生有正面影响力,但也同时是最容易拖延忽略的事情。在史蒂芬·柯维的“时间矩阵”
期刊
<正>2015年8月21日,美国国防部根据201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相关条款,首次发布了《亚太海上安全战略》(Asia-Pacific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以下简称"战略")。纵观报告全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江苏沿海开发迎来了千 On June 10, 2009, the 68
期刊
英语学习是一门循序渐进的课程,虽然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较快的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但是都需要从词汇开始,日积月累才能达到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
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教改策略,以期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而初中数学教学也应该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多媒体教学是新时代的产物,它的使用范围广,使用方法也简单,但是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
摘 要 20世纪的西方社会在社会批判理论方面经历了数次的转向,尤其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空间转向。随时代变迁,空间转向在理论方面日益凸显。由列斐伏尔、哈维、苏贾等学者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空间转向,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理解和把握空间以及空间转向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空间 空间转向  作者简介:张莹,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2007年8月,西方国家的目光都投向了车里雅宾斯克,“和平使命-2007”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此举行.西方媒体和研究机构不顾上合组织各方的一再表态和宣示,对此次军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