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方案的设计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72245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倡导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主张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所以,不少教师认为活动多多益善,这种只注重活动的数量而忽视活动质量的做法,导致“教师设计活动方案累,学生上课活动忙,实际教学效果差”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剖析,说明活动方案设计的基本策略。
  案例1:学习英文八种颜色的单词,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物品的一小部分,让学生来猜。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Guess: What color?
  S: A plane/ bird/ frog/banana, etc.
  T: Boys and girls , you should say“A yellow plane/ banana?”
  由于只展示物品的一小部分,误导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学生过于兴奋,无论教师的声音怎样提高,总是无济于事,最终,由于活动时间远远超出预设,导致没完成教学任务,更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教师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T:Close your eyes
  (全班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迅速抽掉一张图片后)
  T:Open your eyes. What is missing?
  S:…
  这样猜过几次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并大声说:“Try/ Me.”。大约四分钟左右,学生就能比较熟练地说出这些单词了。
  反思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复习与巩固单词。在教学中老师都适时并精心地设计了“猜”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性都高涨,课堂气氛都热闹非凡,但是教学效果差异很大。案例1中虽然学生参与度高,但由于彩色图片呈现的方式不科学,误导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没能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这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给出物品60%以上的图片,或是某一颜色为主体的整体图片让学生猜测,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物品的颜色上,就很容易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颜色的单词和语句。案例2中的活动方案设计既有递进性,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竞争式的学习,必然能实现有效学习、高效学习。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活动方案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要符合五个条件: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活动要求
  目标是活动方案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学起着引领作用。所以,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并根据不同的活动目标,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并提出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或操作流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活动能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能深化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有的活动能提升口语表达的流畅性,有的活动能优化学习策略等,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目的合理选择;要明确告诉学生是先讨论后交流还先交流后讨论,是动口还是手、还是多感官并用,这样才能提高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
  2.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一节英语课若从课堂活动的角度来分析,一般会有几个大的活动,大活动之内又包含一些小活动,大小活动之间都需要衔接有序,各个活动要呈递进式深入。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层次性与递进性。如果忽略了这些要素,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课堂气氛又或许很活跃,但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停留在机械操练的层面上,无益于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设计的活动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在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例如案例2的教学活动设计就体现了这些特点,老师先抽掉1张图片,接着抽掉2张图片、3张图片,活动难度不断加深,但趣味性并不减弱。
  3.要有真实性和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周围的生活事实、自然现象和他们了解的科普知识等内容,让学生感觉英语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英语。在案例1与案例2中,猜颜色与猜动物都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要体现灵活性和实效性
  教师所面对的课堂是动态的、无法复制的、不可完全预设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思考问题,做到灵活多样,并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从而实现活动效能的最大化。案例1中由于设计的偏差,学生偏离了目标,但教师意识到后能及时提醒学生,虽然没有达到良好的调整效果,可说明了教师具有灵活驾驭课堂的意识,只是调控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实施活动方案时,既要考虑活动的预设性,更要考虑活动的生成性,一切从实效出发,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5.要考虑活动设计所需的时间
  要保证高质、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完成活动所需的时间。同样的活动,会因内容、难度、形式、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水平的差异而不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切忌“差不多”,否则,就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未进入角色,教师已宣布进入下一个活动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个别学生或许有运用英语的机会,但大多数学生处于茫然或观望状态。整个活动场面看似热闹,但实际教学效果很差。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对活动的时间进行精心策划,上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才能保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浓厚,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英语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科学设计活动方案,才能激活思维,不断提高学习的技巧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鼓楼区赤壁路小学)
其他文献
以在线测试为主,用讲座的形式,系统介绍了数控系统电路板维修基础知识及方法与技巧.
人事档案属国家所有,擅自更改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学历等档案内容的做法,属于涂改、伪造档案的违法行为.一方面,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另一方
一位农民父亲教育女儿的故事读来颇受启迪:女儿参加学校学生会干部竞选时,输给了别的同学,为此失落、沮丧、抱怨,还有愤怒。父亲把孩子带到地头,站在垄头的树阴下,指着岗下的一块花生地和岗上的一块豆子地,问道:“哪个长得好?”女儿看了看说:“当然是花生长得好!”  父亲把锄刀柄猛地往地上一戳:“无所谓长得好与坏!豆子就是豆子,花生就是花生,比不出好坏来!”见女儿不解,父亲又说:“咱家的豆子能长出花生来吗?
徐祯卿"因情立格"诗论是针对复古创作实践中"格"与"情"如何兼顾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与李梦阳、何景明的复古诗论相比较,"因情立格"诗论为当时的复古创作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自身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存在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做错了,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教师如何加强计算题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培养学生浓厚的计算兴趣    计算题不像图形操作题,它是比较枯燥的。在教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计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其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目前,我国信用体系的制度基础十分脆弱,信用环境不良,信用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已严重冲击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给经济发
当前,一些学校在校本教研方面收获颇丰,既搞出了自己的特色,又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但是,有的学校竟堂而皇之地把应试教育的高分数归功于校本教研,并大肆宣扬,甚至于还有学校把应对高考中考的“训练资料”冠以“校本教研成果系列”的招牌,到处贩卖……凡此种种,笔者以为校本教研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那么,校本教研还缺少些什么呢?    关注之一——文化关怀    校本教研的内涵是什么?其近期目标和远期愿景又是什么?
巡视制度是当前完善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这种制度古而有之.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滋补今天的巡视工作,使之走上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去念小学。是我人生中自已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也是母亲第一次“放权”给我。  5岁的某一天,我忽然觉得上幼儿园没意思了。因为在幼儿园里,我们每天都是唱儿歌,吃点心,在阿姨的催促下睡觉,连梦里都是听腻的儿歌,没有一点新意。我就跟妈妈说,我再也不想去幼儿园了,我想去念小学。  妈妈说:“再过一年,你就可以读小学了,要不然再等一年吧。”我扬起头,对她说,“妈妈,让我自己考行不行?如果考上了,我就读,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