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的一幕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uihe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日,我和一位同学一起乘坐公交车到江门购书中心看书,在车上我看到了令人气愤的一幕……
  “哦,有车了!”我对同学说。我们好不容易终于挤了进去。车上拥挤不堪,我还没坐下,一个急刹车,把我晃得东摇西摆……
  这时,一名刚上车的青年一路横冲直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到了最后一个空位。一位老大爷差点被撞倒,老大爷愤怒地谴责他,他却无动于衷。我想看看会不会有人给这位老大爷让座。结果我的想法落空了——人们不是扭过头看窗外的“美景”就是跟旁边的人聊天。我只看见老人在不断吃力地向前寻找一个站得住的地方,大家的神情都是呆滞的、漠然的。
  终于,一位阿姨看不下去了,对着茂密的“人林”呼吁,请乘客让让座位给这位老大爷。可是,人们连动都没有动一下。过了一会儿,那位阿姨走到一位青年人面前说:“小伙子,请给这位老大爷让一让座好吗?而且这是一个标有老、弱、病、残的爱心座位。请你……”还未那位阿姨说完,那青年人就大声嚷道:“凭什么?凭什么我一定要让给那个老头!这个座位上写了他的名字吗?除非他给我钱!”
  这时,我恨不得马上走上前与他争论一番,后来被同学拉住才没成功。我记得爸爸说过,他读上小学时,有关让座的作文都已经泛滥成灾——而现在,那些让座的人呢?
  金錢的确是财富,那么老年人不也同样是社会的财富吗,他们也曾为这个世界创造了财富啊!好吧,我站起身,喊了一声:“大爷……”
  (指导教师:余燕春)
  评点
  生活中所见的一幕,或许是平常事,也许是稀奇景,细看之下,都有着一定的涵义,用心去想,却会从中让自己“看”到更多!
其他文献
柱国:战国时楚国设的一种官职,原为统帅部队、守卫皇城的武官,后来成为国家的最高武官,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一职。也称为上柱国,其地位仅次于令尹。  大良造: 战国时始设立的一种官职,是朝中最高的官职,掌管军政大权。秦朝时,朝廷设立了“相国”一职,替代了大良造的位置,大良造于是由“实”转“虚”,成为一种爵位。秦国有很多立有军功者或名臣都曾获封“大良造”,如商鞅、公孙衍、白起等人。  右扶风: 汉代
菠菜含鐵
期刊
开学初的第一单元考试,我考得不赖,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赞赏,这让我十分得意,也不觉变得骄傲起来。  原本上课目不转晴的我,在那飘飘然的心情中,注意力开始涣散,左顾右盼,如同一只淘气的猴子。因为不认真听讲,自然也无法说出准确的答案,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沉浸在自我世界之中,时常魂游室外的迷糊虫。对于作业,我满不在乎,既然都会了,哪里还需要认真对待,哪怕错了订正,我也不害怕,谁不会出错
千年古村落,旧貌换新颜,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这就是我的老家——三家市。在我童年的时光中,家乡的廊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桥上有着我儿时太多的记忆……  幼时,白天在廊桥上走一走,阳光直射在桥面的水泥地上,晒得我全身火辣辣的。时逢雨季,在雨中的桥上看风景,倒是别有一番情趣!入夜时分,经常会随着父母在廊桥上走一走,但是一定要记得哦,提一盏灯笼或是拿着手电筒,否则乡村的街道,缺少路灯,你可就什么都看
写作课堂,一位十分严肃的老师站在黑板前。因为不熟悉,我对这个新来的李老师有那么一点抵触,但到真正开始和他交流时,我对他原有印象发生了彻底的颠覆!  李老师上课之前说要送我们每人一份礼物。同学们很兴奋,新的老师果然有新的教法。他和我们愉快地交流了几句后,从讲台下拿出一沓信封,每人发了一个,打开后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一个小气球。接着,李老师让我们把气球吹起来。虽然有些纳闷,但我们还是照做了。  吹
我们一到“银泰城”,远远地就看见大门上张贴着几个大字“疯狂动物表演”。太棒了,肯定非常有趣!我们顺着指示牌往里走,发现前面有好多人,大人、小孩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大声叫着“多好看的鸟啊”,还有人变换着不同的姿势让同伴拍照……  好不容易挤到了前排,原来是铁架上那两只巨大的鹦鹉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左边那只是彩虹金刚鹦鹉,披着斑斓的羽衣,弹珠似的眼睛底下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另一只是黄蓝金刚鹦鹉,羽毛
我是一株自由自在的蜡梅。  有一天,我正在和小草弟弟一起玩耍,谁知,在我们玩得正愉快时,有一个人突然把我拔起来带到了一个用白栏杆围起来的花坛,重新种到了这里。在我身旁有娇红似火的牡丹芍药,还有开得鲜艳的月季玫瑰,但我只是一株还未开花的野蜡梅。  它们好像对我不太欢迎,我在一个角落里,每天一直听着它们对我的嘲笑,“你算个什么东西?我们都是百花中的王者,怎么轮到你跑来撒野!”“看看,你也不会开花,丑死
听听,秋的声音,  青蛙在加紧挖洞。  “呱呱”,  准备舒舒服服过冬了。  听听,秋的声音,  石榴裂开嘴笑了。  “叭叭”,  石榴露出粉红的牙齿。  一只只小鸟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喜悦。  听听,秋的声音,  走进这宽阔的音乐厅,  让我们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树林里,  在每一片田野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优美清新,温馨动人的文字总是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英子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北京城南,幽幽的小巷、残阳骆驼、城垛古墙……英子与妞儿深厚的感情,与疯子秀贞解不开的谜;英子与小偷“厚嘴唇”立下的美好约定,一起看海去;英子与漂亮的兰姨娘共度的酸涩时光;英子的奶妈——宋妈骑着毛驴回到家乡,心中放不下的是小丫头、小栓子;英子的爸爸逝世后的哀愁。这便是《城南旧事》——一幅多愁善感的画卷。  轻轻合上书,我不禁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不再是那个稚嫩的儿童,而成了一名成熟的中学生了。然而,回顾成长的道路,我清晰地记得妈妈是始终陪伴我、呵护我、关爱我的人,所以想对她说:妈妈,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点明题意,提纲挈领)  記得年幼时,(点明时间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妈妈上班不在家,我百无聊赖地坐在客厅地板上,伴着时钟“滴答”的声音,数着“一、二、三……”心想:“妈妈啊,你怎么不快点回家啊?”等得昏昏欲睡时,我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