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科学理论贡献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在革命战争年代,新民主主义理论、人民军队和军事战略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的中国革命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前30年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胜利,为振兴中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
  毛泽东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原理,首次运用到社会主义社会,并创造性地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这个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性问题提出来,准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彻底纠正了斯大林对社会矛盾形而上学的论点,开启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毛泽东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我国和苏东社会主义社会现实,首次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多次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为此,“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和政策,至今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党的八大前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并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揭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根据。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1959年底,毛泽东在杭州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1年,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又进一步指出:“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1964年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向全国人民提了出来。周恩来指出,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毛泽东在修改报告草稿时,增加了一段重要的话: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这些都是对我国发展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过多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领导经济建设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一、中国工业化道路应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重视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二、重视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改造后出现的非公有制经济。三、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四、发展商品生产,按价值规律办事。五、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和过分悬殊。六、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业的根本出路是机械化。八、做好商业和财政税收工作。九、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打破常规,采用先进技术。十、重视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毛泽东提出了独创性的思想主张。一、在中国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治制度。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不搞苏联式的一党制,也不实行西方的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而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同参政党的关系,而不是执政党同反对党的关系,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三、创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四、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并在党章和宪法中作出明確规定。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要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党全社会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三、对人民群众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为广大党员、群众所掌握。四、提出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用行政的方法对于科学和艺术实行强制和专断是错误的。五、阐明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造就一支庞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六、要急起直追,力求尽可能迅速地扩大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们党和全国知识界、全国人民的一个伟大的战斗任务。   毛泽东在1956年前后开始注意研究思考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这个重大问题。首先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深刻阐述了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关系。接着,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演中,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求全党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解决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以及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解决城乡各阶层,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
  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方针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为国际社会的突出问题。毛泽东针对这个现实和不少人的悲观态度,早在1946年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中就提出了著名的“中间地带”的理论。毛泽东认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为此,毛泽东指出要抓住主要矛盾:“美国人民和一切受到美国侵略威胁的国家的人民,应当团结起来,反对美国反动派及其在各国的走狗的进攻。只有这个斗争胜利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才可以避免。”这是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科学观察和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对外战略的正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不斷变化,不断深化“中间地带”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即一个是指亚、非、拉;另一个指欧洲,后来,他又进一步指欧洲、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和日本。根据这个理论,为中国进一步加强同亚、非、拉等“第一中间地带”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与此同时,重视改善和发展同“第二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在这个理论指引下,更好地团结一切和平力量,利用帝国主义阵营中的矛盾,建立起最广泛地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根据新形势又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他把美国、苏联划分为第一世界;中间派如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为第二世界;我们国家是第三世界。毛泽东是从当时国际社会实际出发划分三个世界的。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已久,而当时苏联的霸权主义也十分严重,美苏霸权主义威胁着中国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邓小平这样评价:“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给我们开辟了道路。”
  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运用到新中国外交上,又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奠定了我国外交方针的基础。1955年5月,毛泽东在接见印度尼西亚客人时,提出了“和平为上”的重要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多变,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始终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永不称霸,是毛泽东强调的重要思想。中国有过百年来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苦难历史,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在国际社会中争到平等地位。因此,中国人民决不接受任何不平等的地位,同时,也决不愿意欺侮、压迫或控制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毛泽东鉴于苏联的教训,反复告诫大家,不要翘尾巴,要防止我们自己在国际交往中搞大国沙文主义。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一文中特别指出:“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1957年3月,毛泽东还预示未来的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现在我们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毛泽东的预言成为了现实。
  执政党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是毛泽东长期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鲜明地提出这个重大命题。1957年,他又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为此,毛泽东强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必须把坚持“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作为判断政治是非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毛泽东对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特别重视学习问题,“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就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为此他号召全党重新学习,指出:“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在我国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刻,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党员干部学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学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学点历史和法学,学点文学,学点文法和逻辑,学一种外文。执政党要领导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善于学习的要求,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毛泽东在1957年3月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主题。这个主题,既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郑重提出的“两个务必”要求的具体化,也是毛泽东对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这个主题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反对争名誉,争地位,比较薪水,比较吃穿,比较享受这类错误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反腐防变,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执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这些思想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魏晔玲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中央、北京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推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活动开展,北京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2011年3月至2012年年底,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活动。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努力形成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推进首都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力保证,以优异的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群众意见是重要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查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整改落实才会自动自觉,活动成效才可逐步显现,人民群众才愿积极参与。  虽然,各地在活动中采取不同形式,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取得一定成效,也即知即改了一批问题,但毋庸讳言,在一些地方、不少单位也出现了征求意见会成了评功摆好会,到基层走访吃了“闭门羹”,听到的意见不疼不痒,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eineoxygenase,HO-1)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活性及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设计合成的靶向抑制HO-1的低分子RNA(siRNA)沉默食管鳞癌Eca109细胞HO
目的本研究设计肿瘤相关抗原CEA的多表位疫苗基因和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方法根据预测分析得到的表位氨基酸序列,选取预测分值较高的CTL表位
目的:观察早期药物流产应用生化汤加味的效果。方法:111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用复方米非司酮、卡孕栓、加味生化汤治疗,对照组58例用复方米非司酮、卡孕栓治疗。结果:完全流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配合针灸、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
制度是用来监督、规范、约束和制衡权力的,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使权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维护权力的公平正义。  建章立制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和行使制度时,一定不能无视人情、关系和利益的存在,否则就极易使制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简化和腐化。  人情会弱化制度。我国是个人情社会。对于制度的执行来说,如果掺杂进去过多的人情,无疑会产生消极和负面影响。谁严
我的老家河北定兴县是燕赵大地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然而中华民族历来有修史的传统,使我得以从定兴县志中了解到——唐太宗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留下的记忆。  据县志记载: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冬巡路过定兴,当地长官命令老百姓建地室蓄火种菜(相当于现在的温室大棚),来孝敬这位居功至伟的开国英主。但唐太宗不为美食所惑,厌恶此谗媚之举,当即就免其官职。  认真总结过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唐太宗,在天下初定后的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