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江三桥2号桥塔下横梁支架设计与施工

来源 :世界桥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芜湖长江三桥主桥为(99.3+238+588+224+85.3)m双塔双索面高低塔钢箱钢桁结合梁斜拉桥,2号桥塔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下横梁支架由底模、承重梁、分配梁、牛腿和立柱等组成.立柱采用2排4列φ1000 mm×12 mm钢管立柱,承重梁采用异形变截面工字梁以适应下横梁圆弧段线形,支承于立柱顶分配梁上.通过分层浇筑下横梁混凝土并张拉部分预应力有效减小了支架受力;计算支架变形并结合预压实测数据设置预拱度,有效控制下横梁线形;采用合理温控措施有效减小了因下横梁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裂缝.
其他文献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为主跨258 m的三塔中央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位处热带气旋登陆频繁且可能面临台风干扰,为选取合适的钢箱梁安装方案,从结构成桥目标状态、钢箱梁制造线形、施工可行性和施工工效等方面对悬臂拼装方案和“大节段安装+悬臂拼装”混合安装方案进行比选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案均能实现结构目标状态及钢箱梁制造线形,且差异较小;相比悬臂拼装方案,“大节段安装+悬臂拼装”混合安装方案可提高施工工效,有效规避并降低主体结构的渡台风险,因此选为钢箱梁安装方案.混合安装方案中,138号桥塔有索区钢箱梁采用大
鳊鱼洲长江大桥北汊航道桥为(49+140+140+49)m独塔平行索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为单箱六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高129.647 m的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φ2.5 m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栈桥为“钢管桩+分配梁+贝雷梁+钢桥面板”结构形式,针对较厚覆盖层、深冲刷环境,通过设置斜桩和钻孔平台以及局部片石抛填增强其稳定性、安全性.针对溶洞极其发育区域的超深孔钻孔灌注桩(部分钻孔孔深超过150 m),采用“旋挖钻+旋转钻”接力复合成孔工艺成功克服钻孔桩施工难题.桥塔斜拉索锚固区设计为环向
韧性城市为应对不确定性扰动或冲击提供新的视角.街道网络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对于构建韧性城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城市街道网络的韧性概念,基于城市街道网络全局效率建立了城市街道网络韧性水平的量化测度模型.通过设计随机故障和刻意攻击两种扰动情景,分别模拟随机扰动和排序扰动对街道网络韧性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五大城市中心城区街道网络的韧性水平存在差异,两种扰动情景下上海城市街道网络韧性水平最高,随机扰动情景下伦敦城市街道网络韧性水平最低,排序扰动情景下东京城市街道网络韧性水平最低.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密度适
从乡村旅游内生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区域旅游产业基础、 乡村旅游经济支撑、 乡村旅游要素条件及乡村旅游环境本底的5个子系统筛选30个指标构建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 10.2、OpenGeoDa工具,综合运用熵值法、ESDA等研究方法,测度贵州省88个县域单元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贵州省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差异明显,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较好的县区主要分布在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驻地附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差异的重要
珠海洪鹤大桥主航道桥为首尾串联的2座主跨500 m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其中跨洪湾水道的主航道桥3号桥塔位于防洪大堤背水侧,受现场施工环境限制,塔周梁段无法采用常规的施工工艺进行安装.结合现场地理环境特点及实际施工需要,塔周梁段采用不对称安装工艺,即先搭设中、边跨不对称支架,利用大型履带吊进行墩顶(0号梁段)、边跨侧(S1~S3号梁段)以及中跨侧起始梁段(C1号梁段)安装,再拼装桥面吊机和提梁站,利用桥面吊机悬臂安装中跨侧后2个梁段(C2号、C3号梁段).采用M IDAS Civil软件对不对称施工过程
常泰长江大桥为主跨1176m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6号墩采用平面尺寸95.0m×57.8m圆端形沉井基础,沉井总高64.0m,需穿过粉质黏土-砂土交互层.沉井在精确定位着床后,分3次浇筑井壁混凝土、3次取土下沉至终沉标高.取土下沉遵循“台阶法”,在核心区18个井孔内先清除非盲区地基土,再清除核心区井孔内盲区地基土,至核心区支承作用完全解除后在外圈18个井孔内取土作业,取土施工按照核心区与外圈井孔交替作业的顺序.以下沉系数为1.0,且各个井孔内取土深度达到预定的深度限值作为取土下沉与井壁混凝土浇筑工序转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