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我国素质教育正在深入推进中,初中作为学生小学和高中学习的过渡阶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其综合素养。素质教育中的一大重点内容为德育,初中班主任在班级中进行良好的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可以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然而当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初中班主任积极想办法创新德育工作,从而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创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在初中阶段已较广泛接触社会,对社会亦有了更多的认知,容易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因此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班主任平常与学生交流最多,所以为了可以让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初中班主任需要在班级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下文就班主任如何创新开展德育工作作简单分析。
  一、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初中班主任除了担任班主任工作外,还会在自己班级中教学一门学科,此外班主任还需要在课余时间督促学生的学习。所以说班主任相对其他学科教师,会有更多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也要显著强于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能够无形地影响到学生,使得学生可以主动学习更多德育知识。由于初中班主任在平常生活中会与学生有较多接触,所以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总而言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要明显强于其他学科教师。
  二、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不足
  第一,德育方法与形式较为传统。目前还有较多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时仍然运用传统方法,班主任只是简单对学生进行口头说教,以说教方式来向学生灌输基本道德理念等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正确认识到道德观念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是简单了解道德观念的表层意思,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口头上表示理解道德观念,在生活行动中却没有遵循道德观念。这主要是因为班主任没有恰当使用德育教育方法与形式。
  第二,德育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随着课改的推进,德育工作也与时俱进,但初中学校中仍然有许多班主任未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只是按照传统对学生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基础德育教育,并没有更新教育内容。这种老生常谈且浅显的内容,显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健康、全面的道德观念。
  第三,教育工作不符合学生自身特點。部分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并没有充分掌握学生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没有了解过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初中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出现第二性征,性意识逐渐出现,初中学生会对异性同学产生兴奋感与神秘感,会想去了解更多生理知识。初中班主任应当结合上述学生的年龄与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三、初中班主任创新德育工作的措施
  第一,应学会角色的合理转变。以前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主要承担讲授者的角色,班主任主要向学生讲授道理品质的内容。为了更好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对自身角色进行创新,班主任应当积极转变为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推动者与引导者,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引导、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在德育学习中所碰到的难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需求予以持续激发,可使得学生道德需求从无转变为有,使得学生原本对思想道德内容的模糊认知转变为准确认知,使得学生原本较低水平的道德标准可以逐渐转变到较高水准,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此外,作为角色转变的一部分,班主任还需要积极带领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思考与评价。
  第二,要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初中学生一天的活动时间大多集中在学校与家,班主任除了需要重视学生在学校中的德育教育,还需要重视家庭等其余生活空间对学生道德所造成的较大影响,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接受到不同的德育教育。所以,班主任要主动、积极增强学校与外界环境间的联系,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例如,初中班主任可充分运用课余时间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福利院一些机构陪伴社会上的孤寡老人,也可带领学生做义工。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促使学生在生活中遵守道德。
  第三,需把握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学生在初中阶段会发展自身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自主性与自尊心会进一步加强,然而学生在初中阶段却还没有较高的理智水平,自我控制能力明显不强,在平常处事待人时容易往简单化发展,很容易和教师与家长产生冲突与矛盾。所以初中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在开展工作时,班主任需把握学生这个阶段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具体而言,以下这些都值得重视:让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内容,并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班集体充满热爱,遵纪守法,逐渐养成文明习惯;对学生开展学风教育,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的学习特征,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劝诫学生珍惜时间,教授学生一些可提高学习效益的方法,使得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推荐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与文学书籍给学生,指导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养成踏实、认真等优秀品质;实施青春期心理、生理以及伦理常识等教育,讲解异性正常交往的礼仪、青春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有效培养学生自爱、自尊、自强以及自重等优良心理品质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针对刚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班主任可分为两个阶段来开展德育工作。第一阶段为七年级的上学期,此阶段中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小学生角色到中学生角色的转变,但必须注意创新,不能呆板,令学生讨厌。第二阶段为七年级的下学期,此阶段中班主任需要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内容,在班级中组织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锻炼并提高其能力。
  素质教育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要求,对学生的品德更有要求,作为班级的核心,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当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们每个班主任对此都应有清晰认识,要认真负起责任,并不断创新、优化德育工作方法,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楚彬.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32.
  [2]耿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反思[J].文教资料,2019(13):170-171.
  [3]杨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63-64.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素質教育的发展推进,德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并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如今,小学生处于思想道德形成的初始阶段,需要教师注重德育有效性,积极改革教育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构架  作为小学教育的关键板块,德育工作往往对其他学生的教学状况产生指导性意义。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故而需要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小学班主任作为校园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施者
部编新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写实验的文章。笔者按“把事情写清楚、把事情写具体、把事情写波折、把事情写生动”四个步骤推进教学,层层拔高,引导同学们写好这篇文章。  一、把事情写清楚  首先,笔者要求同学们把事情写清楚,给学生讲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当堂与学生一起做这个纸盒烧水实验。引导学生理清实验的过程。首先準备什么材料,接着怎么操作,然后结果怎么样,最
肇庆复兴园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于2018年注册成立,总面积达到70000 m2。其中高空设备占用面积约为1200 m2,室内大棚约为1400 m2,拓展活动大草坪约为5000 m2,水上项目活动区约20000 m2。基地有完整的红色教育重走长征路场景;有1500 m2农耕地,有专业游泳池和特色水上闯关项目以及承载传统文化意义的新型创意龙舟,有步步为营,有惊无险的从林穿越;有特色的弓箭和蒙古攻防箭箭场;
笔者常下乡听课,课后与上课老师交流时探讨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于是,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阅读量,思考量,说话量,写字量”。  一、阅读与感悟  阅读,从方法上可分为:朗读,诵读,默读,浏览,精读,略读;从形式上可分为:齐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表演读,开火车读;从时间上可分为:早读,课前读,课上读,课间读,课余读。以学生主体来说,我们强调学生“早读读,课
4月9日下午廣州市海珠区海富小学全体教师在阶梯室进行了校本培训,听取了华南师范大学叶惠文教授的《“互联网 教育”新形态下的课堂变革与创新模式的实践》专题讲座。  作为教育领域的专家,叶惠文教授以“建构新思想,重塑新思维,创构新课堂”为主题,从建构“互联网 ”教学改革新思想、“互联网 教育”重塑教学新思维、“互联网 教育”改革主战场在课堂教学、“爱种子”教学模式、重塑新型学校六个方面对"互联网 教育
需要是人们对机体内部缺乏状态自动平衡和对缺乏事物自动择取的倾向。现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到高的层次排列,依次是: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他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们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邻国示意图,完成1~2题。  1.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A.苏联、印度、韩国  B.俄罗斯、印度、韩国  C.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韩国  D.苏联、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2.“勇敢组合”旅游爱好者从中国与朝鲜交界处的鸭绿江出发,沿我国陆上国界线旅游,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A.菲律宾、柬埔寨B.印度、尼泊尔  C.俄罗斯、不丹 D.蒙古、巴基斯坦  读中国政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文化的高度凝练,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是数学活动中需要不断渗透、不断强化的行动指南。本文试图以《分数除法》中的问题解决为载体,将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无痕渗透,突出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核心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自然流露,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净、醇美,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一一对应;数形结合;逐步推演 
【摘要】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识字是学习的基础,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前提。识字教学不仅关系到教育的开展,还关系到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教授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识字,并应用在实践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往,教学注重老师讲学生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十分重要,可以拓展学生的识字面。下面我就老师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这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理解体系,对学生后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明确当下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阅读材料选择、教学模式革新、应用辅助工具来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助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关键词】语文阅读;阅读能力;教学探究  一、引言  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人类交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