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风险承担与地区市场化差异——基于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

来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承担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利用2014—2020年A股上市的国企数据,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所产生的股权制衡与委派高管治理与企业自身的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企混改在整体上能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国企混改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受到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影响。据此,文章提出国企混改要注重完善公司的治理体系,合理确定非国有资本的股权比例以及要结合地区实情开展因地制宜的混改策略等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分析路径,分析非金融企业配置金融资产对其可持续增长水平的影响,并重点分析融资约束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配置金融资产能够发挥“资金蓄水池”效应,显著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水平;机制检验表明,配置金融资产的“资金蓄水池”效应有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提升其可持续增长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配置金融资产的“资金蓄水池”效应对民营
如何为小微企业纾困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问题,快速革新的金融科技成为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新渠道。本文基于332家小微企业2016—2020年的调研数据,利用百度搜索指数评估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构建双重差分及三重差分模型检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遭遇负面冲击的缓解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但对县域及农村地区企业的缓解作用有限;机制分析表明
创新是推动产业模式变化和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泉,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能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取2015—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适度金融化可以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内容庞杂,思想丰富,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学术文化思想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重在对《诗经》的核心要义进行解读和阐释,以此探求周人天命观的思想演变。周人的天命观上承殷商,视天命为终极性依据,认为政权依德之有无而转移,德必系于民而后显发天命之意义,代表了中国早期人文精神的启蒙,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