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lov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代中职学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中职院校研究的重大课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应通过营造浓厚的教学气氛、良好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并未突破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未有过多的互动,学生不愿意过多思考,也不愿意研究问题。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中职院校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气氛
  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学《计算机基础知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网上收集有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成果,这样不但能强化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幽默、诙谐,并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能够营造平等、欢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言无不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在学习文件和文件夹恢复与删除时,其包括恢复、删除和移入三个命令。如果正值夏季,天气酷暑、炎热,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些趴在桌子睡觉的学生。教师此时可以说,文件夹被移入回收站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束缚在回收站中,不能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正如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听教师讲课,而有的同学却在睡觉,这样就听不到教师讲课,这样的学生已经自动将自己移入回收站,是删除他们,还是应恢复呢?这时候其他很多学生会哈哈大笑地说:“让他们恢复吧。”睡觉的学生已经被相邻的学生弄醒,教师可说:大家都不允许将你们删除,你们已被视为自动恢复,继续共同学习吧。这时候笑声和困意都被教师这一玩笑驱除,学生也对这三个命令有基本的了解。
  二、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选用与学生学习需求相符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想学和乐学”。具体办法如下:对教材授课顺序进行安排,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新课程之前,教师可对以往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各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原本学生不感兴趣、难以理解的计算机知识与实践结合,以此降低学习的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学习《文件管理》这节内容中,学生会觉得这节内容枯燥,所以教师在讲解这节内容时,要将内容拆开后穿插到整个文档中,对其进行讲解,在具体操作中潜移默化地了解与文件相关管理的知识,这样容易让学生很轻松地接受和掌握。另外,还应选择相应的生活实例,深入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这节内容时,在课程上安排的实践练习内容过于古旧,教师应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尝试着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海报,要求制作出的海报有新意、有个性。由于学生会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取海报内容,这样学生就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如:在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这节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创设与之相符的教學情境,让学生在学完本章内容后,制作留言册。学生在接到这个任务后,会感觉很新鲜、很有趣,对这个任务有满满的期待感,并积极投入制作。
  三、应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1.悬念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但并不作答,让学生自主探讨和研究解决,激发学生对求知的欲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演示法的运用。在学习任何一个新知识点的时候,学生的求知欲都会让他们想及时知道答案。如:问学生为了方便日后进行查询,怎样才能在数据库中存入各个学生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等信息。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总结答案,然后让学生在上机时,按照教师的操作建立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上日后需要的内容,通过演示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比喻法的运用。在计算机知识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应通过形象的比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发散学习者创新思维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将文件名、相对路径和扩展名等一系列的抽象概念知识,借助学生日常生活都能接触到的书柜进行比喻,这样更能让学生全面了解抽象知识。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佳玮.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
  [2]范四君.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2(20).
其他文献
目的:依据前药原理及构效关系,设计并合成新型阿德福韦衍生物;方法:以阿德福韦为起始原料,经氨基保护、卤化而制得磷酰氯,再与1,3-丙二醇类配体缩合、脱保护制得一种收率较好的六元环磷酸二酯衍生物(PMEA-Ⅰ、PMEA-Ⅲ);其中将PMEA-Ⅰ氢解还原即可得到PMEA-Ⅱ。结果:所得目标产物经HPLC检测纯度达99%,经MS、1H NMR确认结构正确;结论:初步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表明目标化合物在人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运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正确、科学、有效指导,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明确小组分工,确立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互间合作学习,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新课改下合作探究是增强英语课堂
摘 要: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行交流与娱乐的主要手段之一。任务型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题型,即将出现在2016年苏州市的中考试题中,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题的类型与特点、解题思路与技巧,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 教学研究  任务型阅读题可以说是一种读写结合题,其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既是教学目标之一,又是一项重要的英语学习手段。在阅读中获取英语语言信息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课前预习、提高英语听力、合作分角色阅读、增加阅读量等方面分析了阅读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有效阅读 教学应用  培养小学生理想的阅读速度、流畅的阅读能力,获得良好
摘 要: 国家对技工教育增加投入,许多先进的理论和手段应用于技工教育。体育教学不断更新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加强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现代教学手段 技工学校体育教学 教学应用  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是技工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优秀技术工人的重要途径。我校体育教学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工作,主要是多媒体教学应用、office软件应用、网络通讯工具应用
摘 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表现出明显的大都市地缘属性,中小城市在进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发时,仍然面临着融资难度较大、投资方式单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聚区的扩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健全投融资模式,一方面可以满足集聚区开发的资金需求,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又可以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高效的利用起来,提高了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