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线行波管薄膜衰减器高频衰减特性的研究

来源 :真空电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night12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螺旋线行波管中衰减器的衰减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由于直接模拟螺旋线行波管中不同涂碳层厚度下衰减器的衰减分布情况难度大,计算量大,涂碳厚度不易模拟,因此,本文利用等效替换的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单根夹持杆进行波导测试,获得S21,找到不同S21下的等效体电率或损耗角正切,并将他们对应的这些材料替换到行波管内,计算相应的衰减常数,得出不同位置下的衰减常数。
其他文献
采用几何光学模型研究并设计了一个由Vlasov矩形开口辐射器和两级曲面反射器组成的太赫兹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利用几何光学理论对Vlasov型准光模式变换器进行了初步设计,采
通过对阴极零场发射模型和肖特基热发射模型的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这两种模型都不能充分地考虑到实际阴极发射时存在高电场强度的情形,鉴于这种局限性,提出一种介于场发射和热
通过对硼硅酸系玻璃与钛酸铝陶瓷复合,制备了性能较优的复合材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750℃下,介电常数为4.19,热膨胀系数为(3.23±0.02)×10-6/℃。
本实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复制两肾-夹(two-kidney one-cliprenal hypertensive,2K1C)、神经性、DOCA-盐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AT1A受体自身抗体(AT1A-receptorautoantibo
宽带螺旋线行波管在一较窄的频带内出现饱和输出功率凹陷的现象被称为功率洞。功率洞对于放大器所应用的系统,特别是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本论文分析了宽带螺
电生理学研究发现迷走传入神经在胃肠道的特有结构——神经节内板状末梢(intraganglionic laminar endings, IGLEs)具有感受机械刺激的功能,推断其为迷走神经机械敏感性受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