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文鞭影》对于当代青少年而言,可能较为陌生,但在明、清以至于近代,它和《幼学琼林》等书却是当时学子们最为喜闻乐见的蒙学读物.该书原名《蒙养故事》,为明代万历年间国子监祭酒萧良友所撰,其后经杨臣诤增订,易名为《龙文鞭影》.之所以取此名,是因为“龙文,良马也,见鞭影而疾驰,不俟驱策”.作者以此为喻,意为此书可使学子轻松而又迅速地掌握文史知识,有“逸而功倍”之效.到了清末光绪年间,丹徒人李恩绶鉴于该书“风行已久”,且书中“缺略复叠谬误之处逐篇有之”,于是进行了全面的校对增删并重新付梓.这就是今人所能见到的光绪二十三年(1897)益元堂重刊《校补龙文鞭影》本.大致与此同时,李晖吉、徐兰畦二人又仿照《龙文鞭影》体例,合编了一部《龙文鞭影二集》.其后,一些书坊便将李恩绶的校补本与李、徐二人的合编本汇集刊印,遂成为清末民初广泛流行的蒙学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