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师杜拉克所下的这一定义正在被一部分中国企业家篡改。
是什么让蒙牛有胆量把“经济上的冒险行为”变成安全上的冒险行为?为什么企业家开始纷纷变身脱口秀主持人?今日中国,去哪里寻找最纯粹的企业家精神?
2011年年底,牛奶行业内又曝出“致癌”事件,相信许多同行的年关又难过了。
奶制品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备受打击、大伤元气。毫无疑问全行业上下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整顿,但为何在此时此刻还会出现问题?食品安全对于中国企业绝不应该是一个无解难题,屡次“触雷”之后,我们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监控与保证,更应该从精神层面去寻找一下原因。
可以断定的是,虽然牛奶行业已经是竞争充分的红海,但却绝非夕阳产业。整个行业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但也许正是这种对于潜力的预期和迫切向往,让许多企业忘记或者放弃了曾经坚守的企业准则。换句话说就是:走得太快,脚步就不会太稳。
回到战略的初始
没有哪一家企业在创立之初,会在战略中制定这样的规划:“某年某月某日,因食品安全问题被调查整顿,名声扫地。”相反的,几乎可以断定,所有的企业都至少会在战略中提到“规范、安全以及信任”。那么最初的战略目标为什么会被相反的现实取代?
按照正常的企业发展思维,一家企业,从无到有,由小至大,管理水平与制度完善程度与企业规模应当是成正比的。对奶业企业而言,在累积了足够的资源并且达到一定规模时,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应当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更上一个台阶,但现在我们却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本应被用到管理提升方面的各种资源被挪做他用了——这种资源可能是人力、财力,也可能是管理者的关注度或者企业的战略倾向。那么在企业出现问题、遭遇困境之后,我们就需要回归到企业的战略原点,按照最初的既定目标重新审视发展路线,去找出并修正导致资源占用的错误环节。这一过程可以被认为是企业的价值重觅,更是企业自我修正的必经之路。
但是一家企业,又能经得起多少次这样回归原点式的折腾?
从欲无止境到稳中求胜
所以我们不仅要发现并改正企业发展中的错误,更需要在更深层次加以杜绝。
“我们都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当规模、效益、地位甚至财富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时,所选择的道路只能是高速、高效并且具有侵略性的,因为这些目标的最大特征就是“欲无止境”——而现今中国企业需要的却是“稳中求胜”。
这个任务应当被企业家阶层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来。作为企业的直接领导者,这一阶层人的精神层面如果不能够足够豁达与明智,很难想象企业会有足够明晰的战略目标。现实情况是,企业家眼中如果看到的是现金损益表,企业就会在资本市场上成为贪婪的代名词;企业家脑中想的如果只是规模与利润,那所有的规则就都会被漠视与践踏。
让步子再慢一点,使创业之初的那些宝贵的企业家精神能够传承下去,这才是中国企业的长治久安之道。管理
(本文作者系首农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纪 亮
是什么让蒙牛有胆量把“经济上的冒险行为”变成安全上的冒险行为?为什么企业家开始纷纷变身脱口秀主持人?今日中国,去哪里寻找最纯粹的企业家精神?
2011年年底,牛奶行业内又曝出“致癌”事件,相信许多同行的年关又难过了。
奶制品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备受打击、大伤元气。毫无疑问全行业上下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整顿,但为何在此时此刻还会出现问题?食品安全对于中国企业绝不应该是一个无解难题,屡次“触雷”之后,我们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监控与保证,更应该从精神层面去寻找一下原因。
可以断定的是,虽然牛奶行业已经是竞争充分的红海,但却绝非夕阳产业。整个行业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但也许正是这种对于潜力的预期和迫切向往,让许多企业忘记或者放弃了曾经坚守的企业准则。换句话说就是:走得太快,脚步就不会太稳。
回到战略的初始
没有哪一家企业在创立之初,会在战略中制定这样的规划:“某年某月某日,因食品安全问题被调查整顿,名声扫地。”相反的,几乎可以断定,所有的企业都至少会在战略中提到“规范、安全以及信任”。那么最初的战略目标为什么会被相反的现实取代?
按照正常的企业发展思维,一家企业,从无到有,由小至大,管理水平与制度完善程度与企业规模应当是成正比的。对奶业企业而言,在累积了足够的资源并且达到一定规模时,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应当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更上一个台阶,但现在我们却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本应被用到管理提升方面的各种资源被挪做他用了——这种资源可能是人力、财力,也可能是管理者的关注度或者企业的战略倾向。那么在企业出现问题、遭遇困境之后,我们就需要回归到企业的战略原点,按照最初的既定目标重新审视发展路线,去找出并修正导致资源占用的错误环节。这一过程可以被认为是企业的价值重觅,更是企业自我修正的必经之路。
但是一家企业,又能经得起多少次这样回归原点式的折腾?
从欲无止境到稳中求胜
所以我们不仅要发现并改正企业发展中的错误,更需要在更深层次加以杜绝。
“我们都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当规模、效益、地位甚至财富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时,所选择的道路只能是高速、高效并且具有侵略性的,因为这些目标的最大特征就是“欲无止境”——而现今中国企业需要的却是“稳中求胜”。
这个任务应当被企业家阶层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来。作为企业的直接领导者,这一阶层人的精神层面如果不能够足够豁达与明智,很难想象企业会有足够明晰的战略目标。现实情况是,企业家眼中如果看到的是现金损益表,企业就会在资本市场上成为贪婪的代名词;企业家脑中想的如果只是规模与利润,那所有的规则就都会被漠视与践踏。
让步子再慢一点,使创业之初的那些宝贵的企业家精神能够传承下去,这才是中国企业的长治久安之道。管理
(本文作者系首农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纪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