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不断发展和增强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要感受从事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策略、技能与方法,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苏霍母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要使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必须使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一节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情境《美猴王献鲜桃》的故事,并结合故事出示课件。“一天王母娘娘过生日,孙悟空从花果山摘了许多鲜桃,给她祝寿。”
  出示:一盘桃子表示1个2 写作: 2
   两盘桃子表示2个2 2+2
   三盘桃子表示3个2 2+2+2
   四盘桃子表示4个2 2+2+2+2
  盘数越多,加法算式就越长,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让学生们想一想,说一说。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其他文献
在合成纤维加工过程中,热定型是实现纤维尺寸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已尝试对影响热定型的条件进行了评估,如温度和张力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PTT)抗张性能的影响。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和沟通,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针对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双边关系,本文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阅读、新授、讨论”的三步教学法,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思想政治教学  一、阅读  阅读就是通过眼睛这个感官接受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是通过眼睛看这条渠道进入人的大脑的。这条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尤其
<正>2015年9月8日,日本Spiber公司与Goldwin公司达成在运动服饰领域的商业合作伙伴协议,以促进合成蜘蛛丝新产品的发展。新产品采用Spiber公司的新一代高性能材料Qmonos——
期刊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IV型分泌系统cagX基因缺失株,为研究cagX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同源重组原理,设计cagX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片段,应用PCR扩增目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