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不断发展和增强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要感受从事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策略、技能与方法,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苏霍母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要使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必须使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一节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情境《美猴王献鲜桃》的故事,并结合故事出示课件。“一天王母娘娘过生日,孙悟空从花果山摘了许多鲜桃,给她祝寿。”
出示:一盘桃子表示1个2 写作: 2
两盘桃子表示2个2 2+2
三盘桃子表示3个2 2+2+2
四盘桃子表示4个2 2+2+2+2
盘数越多,加法算式就越长,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让学生们想一想,说一说。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要感受从事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策略、技能与方法,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苏霍母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要使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必须使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一节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情境《美猴王献鲜桃》的故事,并结合故事出示课件。“一天王母娘娘过生日,孙悟空从花果山摘了许多鲜桃,给她祝寿。”
出示:一盘桃子表示1个2 写作: 2
两盘桃子表示2个2 2+2
三盘桃子表示3个2 2+2+2
四盘桃子表示4个2 2+2+2+2
盘数越多,加法算式就越长,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让学生们想一想,说一说。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