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w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学工具及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感受,简单说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处于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的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但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要避免走入误区。接下来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扩充教学内容,扩展学生视野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和板书,尤其是为了让学生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语文教师通常花费大量时间用来板书,这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还使得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枯燥的事情。然而如果采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将远远超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也为语文教学课堂氛围增添了无穷的趣味性,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无非就来源于听和写这两种形式,单调而乏味。而信息技术的引用为学生增加了学习的方式,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运动觉等进行学习。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参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增添了课堂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三)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学会利用语言进行交流,懂得一些道理,而且还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资料。比如说,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可以插入一些优美的图片给学生欣赏;为了增强朗读的效果,教师可以配上一些悦耳动听的音乐。图片和音乐的加入有利于营造出课文想要呈现的意境美和音韵美,让学生对美有更进一步的感受,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操。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一)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形式,忽略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乏存在一些语文教师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现状。有一些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反而把多媒体教学当作展示自己计算机水平的工具。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将课件制作的特别复杂,特别花哨,让学生看的眼花缭乱,不知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一无所获、茫然无绪。这就是教师盲目使用多媒体课件造成的后果,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的形式,而忽略了其教学的实质,使得教学效果明显降低,这让多媒体的作用本末倒置了。
  (二)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的现象。这种程序式的展示多媒体教学,而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没法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这种没有反馈的教学是难以出现好的教学效果的。过多依赖多媒体的误区表明了学生单纯地为了多媒体学习而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本该有的沟通都没有了,使得原本充满生机和活跃的课堂环境变得了无生机、枯燥乏味,这就是归于依赖多媒体的后果。
  (三)形式单一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
  对文本的阅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来完善自己的思考。但很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将对文本的理解简单地进行图片、文字的罗列,学生的思考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本来可以丰富而多彩的见解被教师“公认的定论”而取代。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多媒体为引导,科学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积极引发学生的谈论和自我观点的抒发,让多媒体成为教师发展、学生进步的一个最佳工具。
  参考文献
  [1]李宪勇.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天地,2013(1).
  [2]朱世群.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09(S5).
  [3]王艳青,张志芳.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2).
  [4]李时玺.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10).
  (编辑:陈 岑)
其他文献
【摘要】打破学科之间无形的壁垒,构建立体式、开放式的语文教学体系,更符合当前社会进步与要求的趋势。通过新体系的建立,将更多、丰富的知识融合进新体系中,体现出更高的开放性与融合度。本文就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如何进行融合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立体;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语文学科的局限  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就是时长、低效,要想在语文教学时有所建树,就必须经历长
期刊
运用砂浆快速棒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泥碱含量、活性骨料掺量、温度条件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碱含量增大,砂浆试件的膨胀率先增
【摘要】越来越多的学生感觉到作文写作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教师教学生写作同样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写作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模式。叶圣陶老先生语文教育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有着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一代宗师”。 尤其是他写作生活化、写作内容要真诚,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等理论都极具现实意义。叶圣陶老先生作文的最基本的观点是要写诚实的话、自己的话,这与目前初中生的写作要求是吻合的。  【关键词】叶圣陶;
【摘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级特征,教师应从“情感、文本、插图、生活、乐趣”等方面启蒙、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习作启蒙——写话的志趣与能力。  【关键词】启蒙;点燃;挖掘;开发;拓展;呵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2011版《语文新课标》中,针对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启蒙年级”)的写话(“习作启蒙”)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