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俞春:婚姻谈判专家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惊讶发现:替人“维护和平”居然也能赚钱
  
  今年29岁的秦俞春是湖南省醴陵市人。1995年,高中毕业的她就来到广州打工,在增城市新塘镇一家制衣厂做跟单员。由于她性格开朗、心直口快、好打抱不平,所以在工友们中间人缘极好,宿舍里的同事一有什么麻烦事都愿意请她帮忙。
  1998年6月的一天晚上,秦俞春下班回到宿舍后,看见睡在她下铺的老乡李琳正在悄悄地流泪,她便坐下来和李琳聊天,并得知李琳流泪是因为他的老公在黄埔有了一个情人!李琳是一个老实巴交、胆小怕事的女人,遇到什么委屈就自己往肚里吞,秦俞春了解情况后,实在看不下去,便说:“这个星期天你带我去,我和那个女人谈一谈!”
  几天后的周日,秦俞春在李琳的带领下,找到了那个在黄埔一家工厂做事的“第三者”。那个“女人”其实也是一个20岁的打工妹,得知秦俞春和李琳的身份后,她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在路边的大排档里,秦俞春和李琳也并没有对她采用“谴责痛骂”之类的行为,而是耐心劝她不要破坏别人的家庭。由于当时李琳的老公出差去了,所以“谈判”很顺利,“第三者”答应不再犯错误。后来,李琳的老公也回心转意了。经过这件事,秦俞春觉得,丈夫发生婚外情,妻子如果能够与“第三者”及时沟通,还是可以挽回和平局面的。
  1999年初,秦俞春跳槽到广州芳村一家服装公司跑业务。之后不久,她和男同事刘骏相识。刘骏比她大两岁,是广东省河源市人。恋爱两年多后,正当秦俞春准备向男友提出结婚时,刘骏却因为公司需要被调往海南工作,从此两人相隔一方。
  分开后不到一年,秦俞春就发现刘骏移情别恋,但苦于找不到证据,她只好哑巴吃黄连。2002年国庆节,她故意向刘骏撒谎说要回湖南老家一趟,其实她偷偷来到了海南,并跟踪了刘骏。当她看着男友和新欢在沙滩海浪中嬉戏、在宾馆里亲密进出的情形时,她气得冲上前当场给了刘骏一个耳光。那天她整整哭了一夜,她没想到自己的爱情也竟会这样不堪一击!
  回到广州后,秦俞春心平气和地离开了刘骏,并辞职回了湖南老家“养伤”。2003年春节后,她再次来到广州打工,由于她文凭不高,也没什么专业技术,所以只能依靠她自己的口才能力和交际经验去做业务。可是因为失恋,她对服装行业感到毫无兴趣了。后来又应聘了两家贸易公司的业务人员,但她还是提不起精神来。以前风风火火、干净利落的她,变得老成伤感起来,似乎总有一种想要与人倾诉的欲望。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已不适应那种商业口气十分浓厚的业务谈判工作了。于是,她在广州康王路一家服装店做了一名售货员。
  2003年5月的一天,在服装店干得毫不起劲的秦俞春,突然被她的店老板叫去喝茶。店老板是一个40多岁离过婚的广东女人,在茶馆里,她对秦俞春说:“小秦,我有件私事想请你帮忙,是这样的,我有位朋友的老公在外面养了个女人,但她又不想离婚,由于那个女人还很年轻,应该跟你差不多大,我们不容易交流,所以想请你去想办法劝一劝,我朋友说了,事情成功之后,一定会付给你酬金……”一向热心肠、而且对婚外情恨之入骨的秦俞春,立即爽快地答应了:“老板,您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完成,而且不要酬金!”
  第二天,店老板安排秦俞春和她的朋友张女士见了面。年近50岁的张女士将她老公的姓名和大概情况,以及那个“第三者”的工作地址、姓名、照片等资料都提供给了秦俞春,并拿出500元钱,说:“小秦,实话跟你说吧,我家那老头是被小妖精勾去的,这两张照片也是我请人拍来的。你先拿500块去花着,到时不够用你再跟我说,但一定记住,你既要说服那个小妖精离开我老公,又不能让我老公知道是我雇人拆散他们的,事成之后我会再酬谢你的。”
  秦俞春觉得这个任务还真有些难度,但碍于店老板的情面,她还是勇敢地答应了。当天晚上,她反复想了几个小时,依然感到无计可施。虽然几年前她也曾在工厂替工友“劝”成功过一次,但那是和工友一起去与第三者“谈判”的,因此相对来说容易很多。可这次张女士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不过她站在张女士的角度仔细一想,又觉得并不过分,否则张女士还不如自己跑过去和第三者大吵一架了事。正因为张女士既不想她与老公之间的矛盾继续加深,又担心第三者的插足会使得她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
  秦俞春设想了很多种办法,最终才决定以张女士的“女儿”身份,去跟第三者“谈判”。秦俞春了解到,张女士的女儿小艳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由于很少回家,张女士并没有将丈夫有外遇的事情告诉女儿。为了让秦俞春有更多时间帮张女士办事,店老板准许她每天只上6个小时班。头几天秦俞春天天往第三者打工的酒楼跑,经过几次消费后,秦俞春终于接触到了那个20多岁名叫阿芹的服务员,并和阿芹建立了一般朋友的关系。
  秦俞春感到时机成熟后,才让张女士通知她的女儿小艳前来协助。一天傍晚,秦俞春和小艳约下班后的阿芹一起喝茶,三个年轻女孩先是以朋友的身份高兴地聊了一会儿。没多久,秦俞春就突然公开了自己和小艳的真正“身份”,她说:“阿芹,首先我们向你说声对不起,请你原谅,但小艳也实在没有办法,我作为她的朋友,都不愿看到她的父母这把年纪了还闹分离,所以我们这次相聚最希望的就是,你从今以后不要再和小艳的父亲来往了……”
  果然,阿芹第二天就辞职离开了那家酒楼。张女士的老公由于找不到突然消失的“小情人”,而渐渐回归家庭。张女士也不食言,给了秦俞春1500元“辛苦费”,但秦俞春只收了1000元。只是说一说、劝一劝,就能赚这么多钱!秦俞春为此高兴之余,忽然异想天开起来:如果经常能有这种“业务”做该有多好啊,不仅能挣钱,还可以为别的家庭“维护和平”呢!
  
  “二奶”杀手:我的专职是与“第三者”谈判
  
  事也凑巧,2003年8月,秦俞春又接到了这样一笔“业务”。这次还是她的店老板提供的,要求帮忙的刘阿姨是店老板的邻居。店老板在她居住的小区也是一个有名的“热心肠”,“好管闲事”的她在一次刘阿姨被包二奶的丈夫打了后,决定为刘阿姨“出一口气”。于是,店老板和刘阿姨一商量,便又找到秦俞春合计,准备再来一次秘密的“棒打野鸳鸯”。
  这一次秦俞春面对的是一个名叫莉莉的发廊女,由于职业的缘故,秦俞春心里很清楚,劝说这种人的难度更大。秦俞春又以顾客的方式认识了莉莉,而且很快两人就以姐妹相称,莉莉还到秦俞春上班的店里买了两件衣服。秦俞春有了较大的把握后,便暗自高兴地约了莉莉准备“做工作”,她没想到莉莉会判若两人:“你神经病!我做不做二奶关你屁事!我也实话告诉你,我现在不仅是二奶,还是三奶!和你交往我也是有目的的,就是想叫你和我一样,去做别人的二奶挣钱!我警告你,不要来挡我的财路,否则有你好受的!”
  莉莉气得转身就走,而秦俞春那一刻简直吓懵了。店老板和刘阿姨听说后,也感觉事情不妙,恐怕是遇到“黑社会”了,赶紧叫秦俞春不要再来上班。店老板给秦俞春结清了工资,虽然事情没有成功反而可能弄得更糟糕,但好心的刘阿姨还是给了秦俞春500块钱。
  秦俞春没想到竟会碰到这样的情形,这一次给了她不轻的教训,感觉自己过去还是太“单纯”。在出租屋里蒙头昏睡了两天后,她想去外面找工作,可是不知为什么,就像“撞了邪似的”,连续十多天她都没心思去做事。这时,原来的店老板打来电话说,最近没人来店里找她,而且奇怪的是,刘阿姨的老公也没再和那个名叫莉莉的发廊女来往。
  这个“好消息”又让秦俞春心情舒畅起来。她冷静下来仔细地想了想,这能不能作为一种职业来做呢?其实自己过去做的并没有错,只要把握好尺寸、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这完全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可是,如果专门来做这种事情,又怎样才能拉到“业务”呢?虽然如今“包二奶”和“婚外情”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毕竟大都是“秘密行为”,一个外人几乎不可能接触到那种家庭!而且当事者也不一定有这种需求!
  一天中午,秦俞春下楼去买东西时,看到出租屋楼梯间贴了一张疏通下水管的“牛皮癣广告”,她忽然得到灵感,何不印一些类似的名片散发出去?可当她起笔拟写名片内容时,她头痛了,写什么好呢?想了半天,她才写了几句“为您的婚姻排忧解难”“您的家庭遭遇第三者了吗?请来找我帮忙!”之类的话,她自己都觉得这些话幼稚得十分可笑!
  无计之际,秦俞春找到原来的店老板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困难。店老板听后十分支持她,并说:“我有一个朋友的妹妹是开婚姻咨询所的,我想她们应该知道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我帮你去问一下!”婚姻咨询所的老板听说后也很感兴趣,连忙与秦俞春进行面谈:“我们完全可以开设这项新业务,信息由我们来找,你只需负责与第三者谈判,事后大家再分成!”
  由于有了婚姻咨询所作为“载体”,秦俞春顿时业务繁忙起来。短短3个月内,她就成功劝服了6位“第三者”自行放弃,每一单业务她都拿到了50%提成,一般都在1000元左右,3个月她赚了6000元!2003年底,婚姻咨询所见这项新业务利润较大,便想招聘秦俞春为所里的“专业谈判员”,但秦俞春也看到了市场前景,所以没有答应。后来,婚姻咨询所为了扩大生意,用低薪低提成另外招了几个人做“谈判员”,只有碰到棘手的业务才来找秦俞春。
  这让秦俞春很生气!她知道,像这种的新生意很快就会被同行“借鉴”,所以她干脆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在一个月内她几乎与广州所有的婚姻咨询所暗自建立了联系,这样她的业务成倍增长。从2004年1月开始,她每周都会接到好几笔新的业务,过去是愁没业务,现在却忙不过来。为了提高效率、尽早“结案”,她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充电”,买来大堆书籍精心钻研,内容涉及口才、谈判、心理、法律等许多方面。
  摸索了一段时间后,秦俞春开始不断地筛选各个婚姻咨询所提供来的业务,并尽量自己去接业务,因为和婚姻咨询所合作一般只能拿50%,而自己接业务无论多少都全归自己。于是,越做越精明的她随便取了个“婚姻咨询中心”的名字,招了两个帮手,然后印了许多名片散发出去,并上网在一些诸如婚姻论坛、交友中心等有潜在需求的地方发隐形广告帖子。由于轻车熟路,成功率高,2004年上半年,秦俞春的平均月收入达到了四五千元。
  
  月赚2万:打工妹终成高薪“婚姻谈判员”
  
  后来,秦俞春觉得自己应该提高一下“档次”:第一,想办法多接触到那种有钱有权有势的问题家庭,这样做一笔业务利润肯定更大;第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无论从穿着打扮、还是工作能力上,都应该更上一层楼。过去她接的业务主要是来自一些中等城市家庭,面对的第三者大部分是20多岁的外地打工妹,而且她们的思想相对单纯些,所以比较容易说服,但收费也低。她了解到,去街边那种婚姻咨询所的一般都是中低等家庭,要想从客户源上拓宽业务,就必须另辟蹊径。但自己一个外地来的打工妹又如何能接触到那种富贵家庭呢?
  2004年9月的一天,秦俞春无意间在广州一家报纸的“咨询服务广告”中看到,广州天马商务调查公司有一项“婚姻调查取证”的业务。敏锐的她为了搞清楚这种业务的内容,便拨通了上面的电话,对方告诉她主要是调查婚外情、婚姻财产等。当她得知对方的婚姻调查服务只是拿到婚外情证据后就了事时,她建议对方说:“我有一项新业务想和你们合作,就是专门与第三者沟通,说明利害关系劝其离开,帮助濒临破碎的家庭化解危机……”
  有钱可赚,而且是“新鲜事物”,调查公司自然也非常愿意合作。第二天,秦俞春就来到调查公司和老板商议。那位老板听了她的自我介绍后,非常严肃地对她说:“我们是一家以婚姻调查、财产取证、债务清理等服务为主的公司,客户大都是社会富裕阶层,即使是那些做二奶的也并非平常小人物,像我们这里的探长、法律专家、调查员、摄像师、记录员等职位,都是大学文凭的专业人才,收入一般都在几千元到数万元之间。另外,干我们这行,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如果我们合作,你就必须要保证自己各方面的实力……”
  秦俞春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女孩子,和调查公司谈妥后不久,她就接到了对方提供的一个“大单”。那是一个40多岁的妻子的求援:丈夫外遇,提出离婚。由于夫妻俩都是企业高层,在社会上“有头有脸”,太太表示不能承受离婚的变化。经过调查公司调查核实:先生的确有了外遇,而且是“办公室的故事”。秦俞春对那些资料苦思冥想了两天:作为客户的妻子交待的目标是不离婚,那如何“和平演变”这场婚外恋?秦俞春对“第三者”再次进行了详尽的了解,得知“她”还有一个关系密切、老实痴情的男友,原来这是一场“四角恋”!
  秦俞春让调查公司的一位男士接近那个“男朋友”,花了一段时间“结识”以后,再顺理成章地以“大哥”的身份设法帮他找了新工作,调整了收入,并教他如何对女朋友温柔体贴,“把握”芳心。那个一度成为“第三者”的女友,本来就是因为男朋友的生存不顺利、脾气暴躁而有意疏远,心里也一直为了跟已婚男人的激情不能持久而矛盾,这样一来,感情的砝码又渐渐回来了。秦俞春这么暗中一出手,竟然引起连锁反应:女友回到了男友身边,疏远了那位先生,婚外情神不知鬼不觉地破坏了。那位先生无趣之后,也不无侥幸地悄悄结束,回到了太太身边,家庭生活重归平静。为此,秦俞春也获得了5000元的报酬!
  就这样,秦俞春运用“私约第三者谈心”、“暗中设计让第三者自行离开”、“在花心者之间制造矛盾”等无数种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拆分任务”。她的收费根据业务的难易程度和时间长短而定,一般收取2000元到10000元不等,这是“纯收入”,“拆分”过程中所花的费用由客户报销。遇到出手大方的富姐或是大款,做成一单赚数万甚至十几万都有可能,但这种业务一般要数人合作,并花上一年半载的时间。虽然每笔业务至少要10天才“结案”,但由于可以交叉完成,所以如果成功率高,每月可以赚上1万元。2004年12月,秦俞春由于完成了两笔大业务,赚了2万多元,这是她做“婚姻谈判员”以来收入最高的一个月!
  2005年3月,由于成绩斐然,天马商务调查公司用高薪聘请了秦俞春。从此她成为了一名正规而且出色的“婚姻谈判员”。从2003年9月至今,她已做了60多单生意,成功率达到了90%。现在,她已成为了该行业内有名的“谈判专家”。她觉得这种职业的前景广阔,但她强调一定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工作,对拆散夫妻之类违背良心和公德的事绝不会干。她说:“干这一行,一定要有正义感!”
  
  责编:蔡祖英
其他文献
我第一次听说木棉,大概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那时我想木棉是什么啊,难道是棉花长在树上?我们家乡种棉花,我想棉花长在高大的树上该是很美丽的风景啊!我期待与木棉有个美丽的约会。80年代有部电影叫《雷场上的相思树》,是反映自卫反击战的,里面就有木棉树,我才知道木棉树还叫英雄树,原来木棉有个这样美丽的别称,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木棉被称作英雄树。  当我坐着大马车进入军校的时候,就看见两旁有很多高大的树林
期刊
在我们公司有一位名叫布川的“老师”。布川老师不姓布,也不是老师。布川老师只是一个日本老头,年过六旬,花白头发,黑瘦而精干,真正的身份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按理说,我们该叫他“总助”或者“布总”,可是,公司上下没有一个人这样叫,都众口一词地叫他布川老师。这就怪了,放着名正言顺的职务不叫,而叫“老师”这个称呼,这是为什么?  这事还得从他的“工作性质”谈起。布川先生是两年前公司老总从日本同行中请来的
期刊
那天晚上,我去参加“黑马诗歌沙龙”。到场者约30余人,其中约有3╱4为男性。  开始时,主持人大刘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很随意地说:“各位,今晚我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成员、女诗友紫茉莉小姐。”大刘顿了顿,微笑着将目光投向一位姑娘,示意她站起来让大家见识见识。她站起来了。她约二十三四岁,高挑的个子,匀称但略显弱质的身材,端庄而娇俏的五官,一头长发垂肩,穿一袭素雅的套裙,显得古典、高雅而文静。她垂着眼帘,含
期刊
那年冬天,我和三位同乡从内江火车站出发乘上了去广州的火车。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  火车经过三天三夜的行程,最后终于到达了广州火车站。背着行李刚走出广州火车站,便有一个中年男人迎了上来,他热情地问我们去哪儿,我们说去深圳市大鹏镇。中年男人说,他是车站的售票员,他那里正好有一辆客车要去大鹏镇。说罢,中年男人便帮我们拿行李。我们跟在他身后。一会儿,他把我们带到了一辆客车前叫我们上车。我们站在车门口犹豫着
期刊
一    当我再次遇上佩佩,我的心情出奇的平静,犹如一泓平静的湖水,波澜不兴。我很奇怪,三年来的相思煎熬,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不完整心情,怎么在见到了佩佩之后,就会随一阵清风飘走……  此刻,佩佩就并行走在我的身边。南方的仲秋,天气尚暖。我们穿行在默默无语中,仿佛忘记了时间和语言的存在。  时光真的可以冲淡一切吗?佩佩!你可知道,其实我一直都在等你,春华,夏烈,秋实,冬藏,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
期刊
那一年,我和一位校友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初下南方。自然,我和校友像千万个寻工者一样,刚开始并不顺利。我们俩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反复寻觅了两个月的工,仍一无所获。“弹尽粮绝”之际,师兄熬不下去了,单独回了家中,而我留了下来。我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和师兄不同,我家里很穷,供我读了三年中专,积蓄几乎耗尽。不能回家给父母增加负担,便没给自己留半点退路。我对自己说:只要是块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光,找不到对
期刊
这样下雨且阴沉沉的午后,书亭一般是没有什么人光顾的,我埋头于我的安妮宝贝。  “请问这里有《读者》卖吗?”一个略带安徽口音的清脆女声在我耳畔响起。我抬头一看,一位年约十八九岁的姑娘怯生生地站在窗口,撑一把素花蓝底的伞,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微微弯着,清秀而羞涩。我认得她。她是街东头王大妈家的新房客,刚从乡下来,几乎每天早上我都能看到她在书亭对面的公共汽车站牌边等开往人才市场的3路车。  “有啊!”难道
期刊
《利华人》(月刊)主编:黎励  主办:广东省江门市利华企业总公司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北环路1号4幢  利华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6年。公司内刊《利华人》报于2002年创刊,至今已编辑出版四十多期。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该报曾获2005年“广东民营企业优秀报刊”奖。    如果一切都改变  鄢静秋    清晨,在微凉的空气中醒来,天色已经
期刊
小时候,我家四世同堂,80岁高龄的曾祖父是惟一可以享受每天早上一碗鸡蛋茶待遇的人。我至今清晰记得儿时的情景,晨曦初现,母亲就把滚开水冲好的鸡蛋茶用青瓷碗盛着,小心翼翼地端到在东屋躺着的曾祖父床前。  鸡蛋茶的表面飘浮着一丝菜油星星,看上去金灿灿、黄澄澄的,它散发出的浓郁香气,对5岁的我来说简直是种难以抗拒的诱惑。等母亲走后,我就躲躲闪闪地蹭进屋里,眼勾勾地盯着碗咽唾沫。  记忆中曾祖父总是披着一件
期刊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叫《种子的力量》,讲的是一颗小小的种子被压在一块坚硬的大石头下面,按理说,这颗种子应该长不出芽来了。那么一颗小小的种子怎么能够冲破坚硬石头的阻力呢?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奇迹般的发现种子的芽从石头旁边长出来了。原来,种子的芽是顺着石头底部一直延伸到外面来的。这充分体现了种子的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会因外界的阻力而退缩。  我家窗户对面的矮房子上,不知何时掉了一颗榕树种子,这颗种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