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的要求越来越高,口语交际教学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口语交际现状不甚乐观。为寻找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本研究在对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使用问卷法,对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行调查,找出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口语交际;调查;策略
  1 前言
  早在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就将听说教学更名为口语交际教学。那么,口语交际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究竟怎样呢?在研一上半学期在运城市风陵渡镇实习,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口语交际部分并不重视。经过询问其他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里普遍存在,于是引发了我对风陵渡的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的想法。
  2 口语交际的内涵
  我国对口语交际有大量的研究。经过文献分析和综合,我们发现。国内研究有几个共同点:首先,强调交际的主体是人,是交际双方;其次,强调交际目的;再次,强调交际工具的运用,即口头语言;最后,强调交际情境。可以得出:进入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恰当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同时,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学生倾听、表达、交流、应对和思维等能力的提升。
  3 风陵渡镇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情况概述
  运城市风陵渡镇共有16所小学,本次调查根据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时间、学校的级别、类型、师资力量、地理位置等的不同,选择了其中 12 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小学来进行调查,其他4所小学规模过小,人数过少,不予考虑。这 12 所小学分别是焦芦小学、赵村小学、西太阳小学、东柏台小学、西柏台小学、六管小学、东章小学、王辽小学、三焦小学、古伦小学、西阳小学、西王小学,这12所小学基本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学校:从办学性质来看既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从学校级别和类型来看,因为要调查农村小学,所以这些学校都是农村的较小规模的学校;从办学时间看,既有成立时间较长,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也有成立时间较短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新兴学校;从师资力量来看,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各不相同,有强有弱;从地理位置看,各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周围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会对学校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这十二所学校基本上能较完善地概括风陵渡镇小学的现状。
  本次调查中,共调查50名语文教师,收回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96%;共调查学生200人,收回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95%。
  3.2 存在的问题
  (1)教师能力不足。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口语交际水平并不高,所以在教授学生时会稍显吃力。可能是因为语文教师很少接受过专业的口语交际训练,理论知识匮乏,因此在教学中要科学地指导口语交际教学有一定的困难。
  (2)缺乏系统完善的教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拥有的教学资源仅仅是教材上每单元后面的语文园地。语文园地虽然给了一些范例,但远远不能满足老师和学生的需要。
  (3)教法单一。从调查中可以看到,老师们采用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很少,基本上除了讲授法,就是简单的情景法、角色扮演等,远远没有体现“交际”。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新课标中虽然给出了一些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建议,但往往比较粗略,只是指出了重要的几点,并没有详细的解释和描述,教师在真正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实施。
  (4)评价方法单一。首先是评价主体方面,口语交际课堂上多采用教师评价,教师在听完学生的回答或看完学生的表演后进行简单评价,学生评价的很少;其次评价内容片面,教师多关注学生说了什么,声音是否洪亮,对体态语言等非语言因素缺乏考察。
  4 运城市风陵渡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4.1 学校方面
  因为口语交际并没有被列入小学考试的范围,所以学校的相关资料也较少。学校可以一方面经常举行教师交流会,介绍优秀口语交际教师的教学经验,供大家分享;另一方面也可以购买一些口语交际资料,借鉴优秀学校的教学方法,订购与口语交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等,让老师有资料可以看,让学生有资料可以查阅。
  4.2 教师方面
  首先,系统学习口语交际的专业知识,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做支撑,教师才能在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方面做到游刃有余。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其次,树立新的教材观、灵活使用教材。教材是给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基本材料,这些材料对于老师和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和风土文化来扩充教材,让教材真正贴近学生实际。最后,恰当运用小组活动,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老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但要注意参与式活动组织不力,也会流于形式,要恰当使用。
  5 结语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还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改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做点贡献。但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影响,如调查的范围有限,调查的学生数量和老师数量有限等,文章也会有一些局限,仍需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
  [2]靳健.现代语文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
  [3]吴晓华.小学生口语交际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
  [4]王晔.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7.
  [5]徐景绘.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1.
  [6]史力范.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
  [7]王瑜.语文学科测试增加口语部分的可行性论证及实施设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作者简介
  原欢欢(1992-),女,山西省河津市人。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原理。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