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美育之于中国梦与当代世界的意义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l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西方国家宗教成为人们的情感寄托处,而在未能形成宗教信仰的中国,美育似为人们精神家园的构建提供了可能。在当代世界,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有目共睹,但是物质上的小康水平的逐渐提高也要求着国人在道德精神层面上的进步。习总书记因此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本文主要是,在美学的知识领域内探讨,美育之于中国梦与当代世界的意义。
  关键词 美育 中国梦 当代世界 信仰 美育代宗教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新概念。而中国梦的实现与弘扬中国精神紧密相关。不难发现,原本属于政治上的弘扬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方面问题,在美学领域也是有共通之处的,其实它也就相应地对应着美学学科知识领域范围内的艺术美德教育和科学教育问题。本文就是从美育的角度探讨美育之于中国梦与当代世界的意义。
  一、美育在中国具有存在的价值
  1、美育的定义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对德育、 智育、 体育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当代世界的信仰状况
  在当代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文化和精神层面,实际与经济发展脱节严重,很多人没有信仰、盲目崇拜金钱、社会风气浮躁、无论生活还是商业中,欺骗行为严重、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社会中存在巨大的不公。人们追求心灵关怀的需求大不如前,表现出来的,即为在欧洲基督教徒数量减少、乃至教堂关闭;在中国,道德观念的冲突斗争社会行为中的无序混乱,内心世界的矛盾重重,思想理论的含糊杂乱,形成了今日所谓“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的症候群。
  3、美育之于当代世界信仰危机的现实功用
  欧洲,在这种唯利是图、意识形态单一的环境中,基督教对于仍抱有理想的年轻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基督教的两大价值主张是“爱与公义”,年轻人正是看中这个教义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精神力量,将其与所处环境的社会转型联系起来,一边寻求自身的心灵关怀、一边渴望着用这种方式来参与社会的改造和进步。
  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人们由于缺乏精神上的依附和解脱显现信仰危机。“心灵家园的构建”是常常被提及的话题。在这一问题面前,似乎摆放着两个选择,“美育”或者“宗教”。而中国是个宗教信仰缺失的国度,与西方的“宗教文化”净化人心的道德作用相比,在未形成宗教信仰的中国,这就为利用美育来启迪心灵、塑造精神家园提供了可能。
  二、美育之于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1、美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美育,相比宗教,更能促进中国梦的实现。美育和宗教,在净化心灵的积极作用上,存在共通之处。所以近代著名基督教神学家赵紫宸也说认为:“我国学者不察,徒谓宗教徒借重于美艺,不知美艺实就成于宗教,因此有美育代替宗教之说。”上世纪初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观点,他认为,宗教的教化作用,是利用了美术中美感的价值,达到令人信服、信仰宗教的目的。这种“育人”是带有目的性的,并且因为利用,定会使得美感的表达收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他对保留宗教作为精神教化作用的态度是“不可”。主要有以下观点:(1)美育是自由的,宗教则是强制的;(2)美育是进步的,宗教则是保守的;(3)美育是普及的,宗教则是有界的。
  显然在人们信仰的方面,美育往往是利用纯粹的美来启迪心灵,这种没有目的性的纯粹的陶冶,使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心灵更加纯粹。宗教在这方面,实在是难以做到信仰自由了,因为宗教中美育的作用,就是利用含有宗教思想的美感,使得人们去信仰本宗教,这本身就含有一种强制的意味。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宗教中的美育陶冶心情的作用被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敬畏和过分的崇拜,以至于这种情绪酝酿在心中后容易造成审美上的“有界”从而对不同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这就是在宗教外衣包裹下的美育所带来的弊端。而纯粹意义上的美育,不仅不易造成这种极端情绪,反而,由于它的纯粹性和普及性,使得接受面便广,也更加容易被人所接受,没有了界限,接受它的人之间可以发生矛盾的层面自然就减少。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不一样的意见,最起码会在理智上减少冲突彼此互相尊重,而这种心态又是受到纯粹美育的教化影响。因此一定程度上,美育可以减少人们的极端情绪,使人内心和谐。
  因此,在当代世界尤其是中国,相比宗教,美育更适合成为构建心灵家园的新方式。也可以说,美育同样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插上飞翔的翅膀。
  2、美育功能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在近几年较为轰动的选拨最美中国人物这项活动上,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美育价值,这些被选中的最美人物无疑都具有着优秀的民族精神,比如:郭明义,他的非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打动了所有国人,在物欲充斥的当代世界里,传播向上的真善美的正能量。在最美人物事迹采访中,他说雷锋是他的榜样,而如今,他又是国人的榜样。
  “个体的人格是民族精神的基石,美育对个体道德人格培养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出的一种时代所需的民族精神。”可以说,以他为代表的最美人物们的行为是受到了历来美育的影响,国人的效仿又是收到以郭明义为代表的新的美育的影响。这就是其被育及育人的双向的现实价值所在。
  3、兴美育之于中国的意义
  兴美育,就是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前提基础上,重视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就是在当代世界,促进着中国梦的实现。因为有了科育和美育的共同作用,当代世界的中国梦,想不实现不进步都难。因此,兴美育之于中国梦的实现,之于中国未来的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济,劳凯声,檀传宝著.小学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谢芳,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想解读[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52.
  [3]刘泳斯,蔡元培.美育代宗教,人民网,2009.
  [4]蔡元培美学文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王德胜等著,20世纪中国美学:问题与个案[M].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联合国人居署与湖北省省会武汉的几家机构三年来的伙伴关系在2018国际(武汉)场所营造周达到最高点.来自41个国家的近500名代表参会,探讨如何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保证社区助力创
期刊
#
期刊
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在受试者完全自由活动情况下监测与记录24h内的血压测量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为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研究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党支部群众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效果.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强化政治引领,直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溯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自身内涵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涉及领域广泛,是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性强,内容丰富,也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属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于阶级矛盾复杂多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曲折发展的进程展现出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艰辛,同样具有与中国社会融合为有机系统的整体特征。这一探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域,有益于深入
摘 要 现代田园城市的概念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特殊地域空间,田园城市理论也逐渐成为了解决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重要借鉴模式。本文将围绕如何在田园城市理念推广中处理好城乡文化融合问题展开论述,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为实践的推行扫除障碍。  关键词 田园城市 城乡文化融合 困境 策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为解决该问题必须“健
#
期刊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面也更加倾向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基于此,在本文研究中着重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网络情
摘 要 在电影《大鱼》中蒂姆·伯顿以童话的方式将现实与幻境结合,向观者诠释了一位父亲的传奇一生。不论是在情节安排、色彩使用、还是幻境设置乃至叙事方法上都表现出其特有的童话核心。其童话般的幻想和温情的结局,让观者体会到他追求童话般美好生活的初心及其纯洁的本性。  关键词 蒂姆·伯顿 《大鱼》 童话世界 纯真与温情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如蒂姆·伯顿其他的影片一
合同档案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角色,贯穿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始终.科学的合同档案管理体制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而当今部分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