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y63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馆作为信息集散地和信息传递枢纽,更应该借此契机,精诚团结,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扎扎实实建设好本系统、本地区的图书馆网络,尽快实现信息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服务于整个社会。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expansive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re took place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ways of users’ demands for informantion resources. As the hub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library should grasp this opportunity to realize the extensive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mmunication, providing better servic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society, by building the system itself and the network of regional library with all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Key words: library;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 communal building and sharing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识码:A
  一、努力宣传“共建共享”的观念
  调查显示,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大思想障碍,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淡薄,缺乏全局观念.要教育工作人员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创新思维.抛弃“大而全”、“小而全”、“部门所有”、重藏轻用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完成从被动型、内向型、收藏型、服务单一型向主动型、开放型、外向型和多元化服务型转化.树立“大图书馆”的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协作氛围。主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读者打开知识世界的大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同时,将本馆的信息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满足社会各界对信息的需求。对社会开放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般来讲,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际上是一种合作行为,共建是基础是前提,共享是目标是结果。就图书馆来说,“共建共享”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我们是否具备真诚合作的思想。因为旧的传统观念和藏书体系时常会禁锢我们的思想,困扰我们的手脚,使我们处于封闭状态,阻碍了协作与“共享”。因此必须大力进行宣传教育,使我们的每一个资料人员都能用合作思想去克服旧的传统观念;使图书馆所在领导能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互惠互利互补不足的好处。从而积极支持馆际协作;使我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懂得合作,尽快使合作思想在图书馆界占据主导地位。当然,要真正达到这一步,还需要不短的过程,因为思想工作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能认识到,合作思想是实现“共建共享”的关键,就一定能加快“共建共享”的步伐。
  二、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途径
  由于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因此必须通过整合馆藏的资源,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图书馆建立起互惠互利的信息资源共享关系,打破各馆原有的封闭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解决资源重叠建设、资金浪费严重和文献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首先实行协调采购,采用区域联机联合目录方法,统一分编,实现区域内书目信息资源共享,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重复的人力劳动。
  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须做好三件事: (1)联合发放读者通用借阅证; (2)联合开展中外文期刊的征订工作; (3)建立各馆书目数据库的统一检索平台。对文献实行协调采购,提供馆际互借服务,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方式。
  各馆要积极参加信息网络建设,加大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对馆藏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组织和揭示,充分利用网络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只有在不断提高本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基础上,才能促进形成各协作馆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网络环境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拓展了广阔空间。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提供平台,图书馆要加大电子文献收藏比重,由于电子文献具有存储量大、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检索方便、易于复制,可被众多读者同时使用等特点,缓解了读者对副本图书的需求。
  图书馆通过共建共享建设,使图书馆的藏书体系由传统的实体图书馆,向数字化和虚拟图书馆转移。发挥各协作馆印刷性文献、电子型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加强交流和合作,按统一的标准加以整合,建立起互惠互利的信息资源共享关系。实现建立印刷型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并存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三、加强文献工作标准化、统一化,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奠定基础
  资源共享要求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而系统的开放性要求系统具有可兼容性和可移植性,没有标准化,资源共建共享就失去了保障,因此,应该强化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对于数据的采集、标引、加工及录入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以保证在网络上能够与其他馆的数据进行相互交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数据库的质量取决于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当前,我国图书馆的文献工作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是自动化管理软件却不统一,图书馆采用的业务管理软件各不相同,各馆之间各自为政,计算机在文献管理中的应用仅仅局限于本馆文献资源的利用与管理,馆际之间在系统平台上缺乏开放性和互联性,给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造成障碍。在图书馆管理软件方面,有些地区的图书馆正在做有益的尝试,以求地区间的统一。文献工作标准化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在这方面CNMARC做了有益的尝试,它不仅对国内文献资源建设影响巨大,而且在中文文献国际化共享方面搭起了一座桥梁。   四、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行业参与协作的系统工作,为了协调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和职责,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今后出台的我国《图书馆法》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必须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障,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作出明确规定;必须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制定统一运作的标准规范;必须高起点创造性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及其解决途径及办法。保证广大用户能充分利用公共信息,以能够承受的价格,及时、平等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益处。
  因此,最好建立统一协调、布局合理、有利于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全国性信息资源管理职能机构,负责全国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全国各系统、各地区图书馆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对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统一协调管理,对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与发展等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横向上,在省一级加强各省图书馆学会的功能,以便协调和统一各类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与建设。纵向上,各系统应加强领导。如图书馆可以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目前实施的CALIS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可以使图书馆按学科合理地配置信息资源,并达到共有、共建、共享的目的,并由此带动整个图书馆事业健康良性地向前发展。
  五、走市场化经济道路
  图书馆是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它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税收。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无偿服务占了很大的比重。随着我国信息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图书馆作为信息市场的一大成员,必然要在公益性服务机构这个母体下,开展有偿服务。开展有偿服务的盈余也可用在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中,这不仅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也可激励各学校图书馆致力于数据库的开发研制,大大推进资源共享的实现。
  1987年中宣部、文化部、原国家教委、中科院在《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中明确规定:为做好为经济建设、教学和科研服务工作,要加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改革一定要有利于方便读者,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搞好无偿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有偿专业服务。这为图书馆开展有偿服务提供了政策保障。图书馆应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建立起一种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的运作机制,利用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努力创造效益,逐步实现知识产业化。
  参考文献:
  [1]贺玲.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的障碍及建议[J].学校图书馆工作,2004,(2).
  [2]曾民族,徐建功.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J].情报学刊,1998,(6).
  [3]万荣花.CALLS联合目录数据库的质量控制[J].图书馆论坛,2004,(4).
  [4]方小沟.广东省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的实施思路[J].图书馆论坛,2004,(4).
  [5]桑秀萍.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4,(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一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同时,现代城市的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现代城市建设的管理,并且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一个科学的、规范的并且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对绿化工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大树移植这种快速绿化手段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大树移植施工的成败优劣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本文将结合某具体工程实例,就大树移植关键技术及后期养护管理进行浅析,详细介绍了大树移植技术和移植后期的养护管理措施,为今后大树移植工程提供了成功实践方法。  关键词:大树移植;关键技术;后期养护管理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建设水平的逐年提高,对
期刊
摘 要:公路施工的建设管理工作是一个具体而繁琐,涉及面广的管理体系。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从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公路施工建设管理,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建议措施  Abstract: High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is a specific and complex,
期刊
吉林省杰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节能的重点。通过对建筑节能现状、节能任务和节能方法等的研究,分析了建筑节能对建设成本的影响,阐述了建筑节能经济性的现实意义;提出工程造价管理适应行业的新发展,应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成本控制 节能建筑 太阳能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基于资
期刊
摘 要: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建筑工程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构成建筑工程项目要素的市场,以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施工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作保证,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系统管理的方法体系。本文探讨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modern architectura
期刊
摘要:引水隧洞衬砌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因其施工特殊性,而显得尤为重要。下文通过论述某引水隧洞衬砌施工方案,进而对如何提高引水隧洞衬砌质量进行探讨论述。  关键词:引水隧洞;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前言  引水隧洞在山体中开凿的引水或泄水的水工建筑物。按其功用可分为引水发电、尾水、泄洪、工农业输水、排沙、排水、施工导流、通航等隧洞。按水在洞中流动的状态,又可分为有压隧洞和无压隧洞,本工程引水隧
期刊
摘 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安全管理工作是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目前我国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解决展开了全面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0-0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基础建设工程
期刊
摘 要: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 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 园林绿化行业逐渐成为热门行业,绿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 广场绿地、景观大道、小游园、花园小区层出不穷,而且其规模日趋大型化。但是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 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整理山水、改造地形、 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
期刊
摘 要:本文作者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at present, and proposes the c
期刊
内容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建筑行业也随之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但就是电能却在建筑的总耗能中把其比例占去了绝大部分,更有甚者可能会达到了80%之上。在这种现实的条件之下,如何将节能的理念去贯穿到建筑的电气设计中来,实现节能的设计是每一位搞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们必须要担负的责任。而本文则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建筑的电气设计做了一些探讨,以期望于发现与找出更好的建筑电气设计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