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不动听的唠叨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动听的唠叨,不但让孩子觉得“很烦”,而且也让父母感到不知所措。本文介绍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避免对孩子的不动听唠叨。
  
  抓大放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事情需要大人操心,但有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的,有些事情也许并没有成人想象得那么严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整天紧张兮兮的,可以让自己放松一点,对于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家长应当学会放下来,毕竟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许多事情他已经会做了,不需要大人再千叮咛万嘱咐的,这个时候如果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当然会嫌你唠叨,家长应当学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应当学会照顾孩子的一些最核心的需求,比如孩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等,这样一来,不但家长自己轻松了许多,孩子自然也会与你更亲近,更听你的话。
  
  学会等待
  
  一些家长有这样一种心理,自己说一句话希望孩子马上就言听计从,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智和能力并没有发展到那么成熟的地步,一些事情,他可能还没有理解,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去做,可能还暂时无法做好,可能还会常常出错,因此,做家长的必须要学会等待,要克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转变,要允许孩子有所反复。孩子不是一天就可以长大的,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管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文化知识的积累,都需要时间的历练,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因为有家长的唠叨就可以缩短的。
  
  只说一遍
  
  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应当先选择好恰当的时机,然后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严肃认真地与孩子谈。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家长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妈妈只说一遍。”在对孩子说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重点,挑选有分量的话讲一两遍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如果你对孩子没有把握,可以再给他解释一下其中的要点。即使是纠正孩子的错误,家长也不要喋喋不休地数落和教训孩子。凡事点到为止,只要孩子能够认错并愿意改正就可以了。要知道,唠叨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动听的,说多了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
  
  就事论事
  
  是个孩子,都会犯错,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惯用的方法就是喜欢翻孩子旧账,许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会被拿来说事,还会不由自主“字字血,声声泪”地对孩子口诛笔伐,什么时候你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什么时候你那件事情没有完成,大有把孩子的种种“恶行”全部数落一遍的气势。每次都是越说越激动,越激动越来气,越来气就会说得越多,说得越多也就越显得唠叨。其实,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错是正常的事。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家长应当就事论事,犯什么错就说什么错,联想太丰富了,只能让孩子觉得你太唠叨,太烦人。
  
  (责编 赵 静)
其他文献
大人总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当个小孩不容易呢。小孩在大人心目中永远是小孩,永远长不大。大人们什么都要管着你,唠叨个没完。小孩在大人心目中永远不懂事,大人说话的时候总不让小孩插嘴,因为大人总觉的小孩什么也不懂,没有自己的主见。小孩有无数的心里话想对家长说,却不敢大声地告诉家长,因为,万一说错了,还可能被父母大骂一顿。  其实,小孩有思想,小孩也有自己的主见呢!  如有一次,在我十岁生日
儒家民本思想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看重"民"的地位和作用,都重民心,都做到了"利民"。但是,儒家民本思想本身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阶级狭隘性,在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头孢拉定的含量,未涂层毛细管柱(75 μm×48.5 cm,有效长度 40 cm),电压 28 kV ,检测波长 230 nm,温度 20 ℃,进样 5×103 Pa×3 s.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