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生命力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美育和音乐教育在教育事业中有了重要的地位。音乐教育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改革,奥尔夫教学法也就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奥尔夫教学法出现的背景分析了奥尔夫教学法基本思想观念、原则及其特点,重点阐述了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和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 小学音乐课堂 运用
  新的一轮小学教育的改革,新课标的实施与颁布,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春天。新课标主张学生要作为学习的主导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体性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出现许多新的教育名人,并开创出各自的教学法。其中德国奥尔夫开创的音乐教学法最具盛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管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冲破了传统音乐的教法,在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奥尔夫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元素性、综合性、体系的独特和完整性、创造性。
  (一)元素性
  音乐教学要走“元素性”的道路是奥尔夫一直强调的,元素性音乐又叫原本性音乐,是源于生活,源于自然,它的基础是节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 节奏;2. 身体的乐感;3. 朗读。
  (二)综合性
  奥尔夫教学法里的“元素性”音乐,包含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涉及舞蹈、语言、动作等内容。
  (三)体系的独特和完整性
  1. 体系性。它的基础虽然是简单的节奏,但绝不是随意的拍拍打打,有严格要求的曲式、旋律等。虽然它的特点是器乐,但它的声乐与器乐的结合这两方面无一不在显示其整个系统。
  2. 独特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元素性特点,产生了奥尔夫音乐的独特风格,明显区别于中國的传统音乐教育和国外的音乐教学法,表现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独特性。
  3. 灵活性。对使用的教学材料,奥尔夫教学法每年的要求都会不一样,好比选用相同的教学材料在不一样的两个班级授课,两节课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必然的区别。
  4. 开放性。奥尔夫教学体系是一种逐步发展、逐步丰富、永远没有终结的开放性的教学思想,它能够把其他各种教学法中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来,丰富自己的体系,与时俱进。
  (四)创造性
  奥尔夫教学法的创造性在于没有绝对的强制性,教师不会强制学生在听音乐时的动作。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通过《大花猫和小老鼠》这首歌曲的教学来分析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谱例如右图。
  (一)在教学中体现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可以加入预知学习法、嗓音造型法、游戏法等方法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 预知学习法的运用。以豫剧进行改编的儿童歌曲《大花猫和小老鼠》,它以其诙谐幽默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老师在讲授时可以先选用预知的学习法,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熟悉音乐的旋律,随着旋律了解音乐的感情色彩和旋律的走向。
  2. 嗓音造型的运用。可以选用“嗓音造型”去解决曲调中的大小切分音和休止符这些教学重难点,把歌词用故事的形式叙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游戏法的运用。可以根据歌词加入一些舞蹈动作。
  (二)在教学中增加奥尔夫器乐
  奥尔夫在教学中加入了自己的教具,也就是奥尔夫乐器。主要有四大类:
  1. 皮革类。如手鼓、铃鼓、定音鼓等。这首歌里面的平均八分节奏型可以用手鼓来表示。
  2. 金属类。如铜叉、锣、碰铃等。可以用小型的锣来活跃课堂的氛围。
  3. 散响类。如手摇铃、串铃、沙锤等。这首歌曲可以用沙锤来表现节奏。在第一小节的小切分用手鼓表现小切分,前八分附点时可以重重地拍一下,后十六分轻轻地拍一下,平均八分可以用沙锤来回摇两下。第二小节的八分音符可以敲一下鼓,休止符停止不动。
  4. 木竹类。如单、双响筒、梆子、木鱼等。这首歌曲是豫剧改编的,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一些戏曲的色彩,所以在演唱时可以在空拍的时候适当的用到梆子或木鱼来提醒学生。
  (四)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中加入了律动、游戏、表演与分句朗读、歌唱有机结合起来等环节,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注重小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又注重小学生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大花猫和小老鼠》的教学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先后进行歌曲的模仿,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歌词的意思,通过动作来表达歌词。通过即兴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巩固新课,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原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随自己的喜好,加入歌词,演唱新歌,不模仿别人。即兴活动让学生自由的用身体去表达自己的感情,不用受拘束。
其他文献
以钢渣为原料,醋酸为浸出介质,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浸出液,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a-Mg-Al-Fe四元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探讨了pH、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Ca-Mg-Al-Fe四元LDHs层状
识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中国汉字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字形结构复杂,要想记准记牢难于上青天.教师应该利用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构字原理上巧妙地运用联想来把握偏旁的本
语文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具有生命活力的.本文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切入生成的“点”,捕捉并巧妙运用课堂生成的资源,于“瓶颈”处、“错误”处、“激辩”处、“留白”处分别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细胞,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数学知识的灵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概念教学中出现不少的误区如重操作,轻语言;重结论,轻过程;重内涵,轻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师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班主任,不再只是作为一个单纯的管理者形象出现,而是集老师、父母、朋友、大哥大姐多重身份于一身.所以,教育
就目前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求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收到的实效性不强。笔者从明确要求、具体指导、发展评价三方面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作批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
【摘 要】逆反心理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学生逆反心理活动的成因及疏导策略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 逆反心理 成因 疏导策略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逆反心理表现突出,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许多负面效应和不良影响
在概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效建构概念,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丰富感知研究对象。“若要取之,先予之”。给予学生自我唤醒的情境,沟通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联系;给予学生广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这也是所有一线英语教师的希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