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课中戏剧篇目的教学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剧文学体裁的文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很陌生、很新奇的。因为它本身的特殊性也就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戏剧的魅力?怎样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怎样解读人物的性格?笔者就自己教学的感受谈点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戏剧;矛盾冲突;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作为文学艺术宝库中瑰宝之一的戏剧艺术,它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威尼斯商人》、《变脸》、《枣儿》、《音乐之声》等四篇戏剧体裁的文章就被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在九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就收录了。戏剧这种特殊文体的教学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掌握读剧本的方法,培养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能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那么戏剧教学该怎样突破?
  一、抓住戏剧文学区别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体裁的三个特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特点1: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问题:故事情节会有哪些场景?(时间、地点(空间)、环境、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
  特点2:剧本必须有较为集中的和比较尖锐的矛盾冲突。
  问题:故事情节中有哪几次巧合(矛盾冲突)?
  特点3: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问题:主要人物是谁?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抓住戏剧的情节,引导学生探究情节中的悬念、巧合或矛盾冲突的合理性,进而把握剧本突显的主旨
  戏剧是为了演出提供的脚本,受到严格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浓缩生活的情景是必不可缺的,用更快的节奏,大开大阔地叙述故事。为了增强戏剧效果,往往需要用悬念、巧合、偶然性的事件来强化。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课时时候,我们可以这么做,1.课前四个小组依次表演,全班选出最佳小组在课上演出。2.小组成员表演完后,其他三个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一组同学的表演进行随心所欲的评价,允许相互争论辩驳。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从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评价:(1)表演是否体现了原作的精神;(2)演员对原作形象是否把握得准确;(3)服装、道具是否符合原作内容;(4)动作、台词是否体现了人物形象的性格;(5)针对原作,表演作了哪些创新,这些创新是否合理;(6)整个演出过程是否流畅、完整,还需要哪些改进等等。然后请主要演员谈谈自己对所扮演的人物的认识,并用文中相应的片断加以印证。进而是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剧情,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接着用提问的方式,提问:既然夏洛克惟利是图、凶残冷酷,为什么置双倍的偿还于不顾,而偏执于一块“腐烂的臭肉”呢?如何理解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
  又比如在教学《变脸》的时候教师可以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学生自由组合。自选片断,表情朗读。其余学生以“导演”的身份点评。朗读完毕教师可以以记者的身份请几位“水上漂”“狗娃”谈谈对角色的理解,并选相关片断加以佐证。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深层探究。提问:如何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不难从文章看出: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有其现实的考虑和深层的原因。水上漂收狗娃为孙子,主要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有所养,需要传宗接代,而这一切,在传统社会中都是由家庭的男性后代来实现的;他期望狗娃继承祖传绝活,并声明“传儿不传女”,这是为了确保自己家庭的利益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为了避免竞争以谋求生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究其根源。《变脸》是非常有名的川剧作品,情节美、形象美、语言美、手法美,美不胜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建议同学们课余时间观看戏曲,阅读戏曲剧本,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一个准戏迷了。教学最后可以布置作业留给同学们课后加深对戏剧的了解,例如,1. 剧中“帮腔人”由幕后唱到台前,替狗娃向水上漂求情。请你以”帮腔人”的口吻,再写几句劝说水上漂的唱词。2. 学写戏剧评论。针对《变脸》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学短评,等等。
  三、抓住戏剧中的舞台说明等,引导学生解读特定场合、特定背景下的人物性格
  由于初中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是小说,散文和诗歌,对戏剧这一类的文学作品极为生疏。故此,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面临的问题是:初中生缺乏对于戏剧文学基本的审美理论,如果学生们运用已有的阅读小说、散文和诗歌的方法去理解戏剧文学,必然会遇到许多无法处理的难题。
  又比如在教学《陈毅市长》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剧本开始时候的舞台说明进行了充分地解读。通过舞台说明能侧面了解化学家齐仰之深居简出、潜心科研、清高固执,甚至有那么点纯朴可爱的性格。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有下面他和陈毅市长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戏剧展开的情节当中的舞台说明,充分地展示这人物的性格。配合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物丰满的血肉。
  总而言之,戏剧体裁的教学的其特殊性,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作品的教学,但是人物、环境、情节仍然是作品的重点。对人物的形象分析,也必须要抓住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解读人物。而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节来想象,甚至可以形成书面的小习作,这样的方式也更有助于深度解读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 哈姆雷特与牡丹亭矛盾冲突比较. 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2011(8)
  [2]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悲剧形象塑造初步研究,2004
  [3] 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与契诃夫的戏剧比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2(2)
  [4] 浅谈曹禺剧作中的语言动作性.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10) [5] 矛盾冲突对于戏剧表演的作用. 剧作家,2008(6)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教育部领导曾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
期刊
摘 要: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人类进步需要创新教育,如今,世界教育的趋势朝着培养自主、解决问题、大胆创新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概述在主题实施过程中,管理层、教师层立足幼儿园、立足幼儿实际,结合主题活动进行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主题活动;管理创新;教师创新  众所周知,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人类进步需要创新教育,如今,世界教育的趋势朝着培养自主、解决问题、大胆创新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幼儿教育的改
摘 要: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自我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是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趣兴趣;教学质量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可见,音乐是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
摘 要: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品行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就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在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方面浅谈一下见解。一、 寓德于教,在文本解析中渗透德育教育。二、寓德于乐,在语文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三、寓德于写,在作文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语文教师要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学才算真正的成功。  关键词:寓德;语文教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中学生自我观念的强化,外来文化带来的意识形态上的模糊混乱,造成无纪律、无道德,集体观念淡薄、法制意识弱化的现象。而作为担负教育祖国未来希望的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爱国的情怀,在内心深处提高对爱国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而又刻不容缓的。如何才在历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呢?  一、历史课的特性决定了学生的爱国主
期刊
摘 要:“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言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这是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方法;高效课堂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言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这是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采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一切契机,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能力培养  “通过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