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事业部门来说,要想本身取得长足的发展,就一定要做好有关经济方面的事,因此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便变得非常重要,事业单位要做好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工作,努力使两方面达到协调,并以此带动单位其他部门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使本身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与更加长远的进步。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部门预算;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F812;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有关经济领域的各方面的改革,事业单位的经济部门同样如此。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经过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美中不足的是,事业单位在运用会计核算反应本单位的准确情况时仍存在着缺陷,下面我们将就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办法,以期我国事业部门能够做到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
一、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方面主要存在的几大隐患
(一)核算方式不够明了
目前,我国在推动部门预算发展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并且加大了改进力度,以便使部门预算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推动部门预算的进步,我国财政部早就发布了相关的规定,并在里边提出了很多的部门预算方法,明确了具体的核算科目,但尽管如此,在这项规定中仍然存在着缺点与漏洞:1.这项规定是针对事业单位所提出的,但不足点在于没有做到专项科目明细化,这就为事业单位负责的预算部门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不利于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工作的良好进行。2.在这项规定中,对基本支出之下的明细科目划分口径没有达到一致,这也是令预算难度增加的一大原因。3.在专项支出方面,这项规定存在着不切合实际的问题,不切合实际的规定根本无法指导部门预算的进行,同样,负责部门预算的工作人员在这项规定里也找不到关于部门预算的明确的预算方式,因此,此项规定在这一点也是不够合理、不够明了的。
(二)专项资金支出的核算规定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之间存在冲突
按照我国财政部针对事业单位修改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规定,专项资金支出是属于预算单位为实现指定用途所发生的支出,并且要归入于“事业支出”二级科目核算,这与我国的会计制度是存在着冲突的。在我国会计制度中,存在“拨出款项”和“专款支出”这两个科目,其中“拨出款项”是指用来核算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出给所属单位的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的实际数,“专款支出”是指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的实际数。在这里,两者之间就出现了冲突,我们就要考虑,要不要取消会计制度中的“拨出款项”和“专款支出”这两个科目的明细科目,并且把这些明细科目全部归入到“事业支出”的一级科目里来进行核算。
(三)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执行不力,缺乏应有的准确性、约束力和严肃性
任何事物出现问题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方面存在的隐患,其自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在预算编制方面,事业单位往往就会存在很大的漏洞,具体有以下几点:
1.编制数据来源缺乏可靠性,预算数据缺乏真实性。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是有具体规定的,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实施,但目前有些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并未按照相关的规定实施,并且存在编制不认真不负责的现象,有些工作人员只凭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编制,另外在统计数据时,工作人员往往忽略了上一年度的结余,而在这一年度重新从零开始进行编制,这就使得编制数据的来源丧失了可靠性,同时预算的数据也就无法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本身的现状。
2.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方面存在严重超支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预算单位在控制资金的使用方面不加以重视造成的,预算超支现象的出现会为事业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
3.预算编制单位往往做不到专款专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预算编制单位混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的划分所引起的,预算编制单位做不到专款专用会造成本身资金流动的混乱,使事业单位无法对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掌握。
4.对资金实际用途的监督与考核工作不到位。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只重视资金的管理,而忽视了资金的实际用途,在资金实际用途方面做不到有效的监督与考核,这对事业单位也是非常不利的。
(四)事业单位监督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监督力度不够也是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方面存在问题的一大原因,在预算部门做好预算工作的同时,事业单位还同时要做好监督工作,有效的监督会使预算部门的工作效率大大加强,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事业单位要对部门预算的每一步进行监督,从细节入手,解决在部门预算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了解事业单位本身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以后的发展计划,从而使事业单位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为实现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相协调的具体办法
(一)预算编制单位分类口径与具体会计核算办法的协调
1.针对事业单位存在的预算编制单位分类口径与会计核算存在冲突的问题,提出了要将两者相协调的解决办法。这里我们可以将预算编制单位分类口径进行细微的调整,使其与会计核算办法相一致,这样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工作就会进行的顺利得多。2.对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调整。解决专项资金支出与会计核算方法之间冲突的一个办法就是对会计核算中的项目支出进行调整,以适应财政部的相关规定。
(二)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工作,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预算部门的监督,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基本支出预算的定员、定额体系建设,规范定额内容、合理定额标准。2.加强项目收支预算管理。3.细化部门预算,防止出现项目预算在公用经费或购置固定资产中列支出现的现象,有利于预算的执行和监督。
(三)深化会计集中核算体制改革
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监督,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方面的不足,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不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缺点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争取做到使我国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能够协调发展,从而在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部门预算;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F812;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有关经济领域的各方面的改革,事业单位的经济部门同样如此。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经过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美中不足的是,事业单位在运用会计核算反应本单位的准确情况时仍存在着缺陷,下面我们将就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办法,以期我国事业部门能够做到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
一、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方面主要存在的几大隐患
(一)核算方式不够明了
目前,我国在推动部门预算发展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并且加大了改进力度,以便使部门预算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推动部门预算的进步,我国财政部早就发布了相关的规定,并在里边提出了很多的部门预算方法,明确了具体的核算科目,但尽管如此,在这项规定中仍然存在着缺点与漏洞:1.这项规定是针对事业单位所提出的,但不足点在于没有做到专项科目明细化,这就为事业单位负责的预算部门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不利于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工作的良好进行。2.在这项规定中,对基本支出之下的明细科目划分口径没有达到一致,这也是令预算难度增加的一大原因。3.在专项支出方面,这项规定存在着不切合实际的问题,不切合实际的规定根本无法指导部门预算的进行,同样,负责部门预算的工作人员在这项规定里也找不到关于部门预算的明确的预算方式,因此,此项规定在这一点也是不够合理、不够明了的。
(二)专项资金支出的核算规定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之间存在冲突
按照我国财政部针对事业单位修改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规定,专项资金支出是属于预算单位为实现指定用途所发生的支出,并且要归入于“事业支出”二级科目核算,这与我国的会计制度是存在着冲突的。在我国会计制度中,存在“拨出款项”和“专款支出”这两个科目,其中“拨出款项”是指用来核算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出给所属单位的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的实际数,“专款支出”是指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的实际数。在这里,两者之间就出现了冲突,我们就要考虑,要不要取消会计制度中的“拨出款项”和“专款支出”这两个科目的明细科目,并且把这些明细科目全部归入到“事业支出”的一级科目里来进行核算。
(三)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执行不力,缺乏应有的准确性、约束力和严肃性
任何事物出现问题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方面存在的隐患,其自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在预算编制方面,事业单位往往就会存在很大的漏洞,具体有以下几点:
1.编制数据来源缺乏可靠性,预算数据缺乏真实性。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是有具体规定的,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实施,但目前有些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并未按照相关的规定实施,并且存在编制不认真不负责的现象,有些工作人员只凭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编制,另外在统计数据时,工作人员往往忽略了上一年度的结余,而在这一年度重新从零开始进行编制,这就使得编制数据的来源丧失了可靠性,同时预算的数据也就无法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本身的现状。
2.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方面存在严重超支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预算单位在控制资金的使用方面不加以重视造成的,预算超支现象的出现会为事业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
3.预算编制单位往往做不到专款专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预算编制单位混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的划分所引起的,预算编制单位做不到专款专用会造成本身资金流动的混乱,使事业单位无法对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掌握。
4.对资金实际用途的监督与考核工作不到位。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只重视资金的管理,而忽视了资金的实际用途,在资金实际用途方面做不到有效的监督与考核,这对事业单位也是非常不利的。
(四)事业单位监督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监督力度不够也是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方面存在问题的一大原因,在预算部门做好预算工作的同时,事业单位还同时要做好监督工作,有效的监督会使预算部门的工作效率大大加强,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事业单位要对部门预算的每一步进行监督,从细节入手,解决在部门预算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了解事业单位本身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以后的发展计划,从而使事业单位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为实现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相协调的具体办法
(一)预算编制单位分类口径与具体会计核算办法的协调
1.针对事业单位存在的预算编制单位分类口径与会计核算存在冲突的问题,提出了要将两者相协调的解决办法。这里我们可以将预算编制单位分类口径进行细微的调整,使其与会计核算办法相一致,这样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工作就会进行的顺利得多。2.对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调整。解决专项资金支出与会计核算方法之间冲突的一个办法就是对会计核算中的项目支出进行调整,以适应财政部的相关规定。
(二)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工作,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预算部门的监督,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基本支出预算的定员、定额体系建设,规范定额内容、合理定额标准。2.加强项目收支预算管理。3.细化部门预算,防止出现项目预算在公用经费或购置固定资产中列支出现的现象,有利于预算的执行和监督。
(三)深化会计集中核算体制改革
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监督,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方面的不足,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不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缺点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争取做到使我国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能够协调发展,从而在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