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先导,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农村在思想和理念上相对来说较为落后的幼儿园来说,所谓的教研就是上公开课,上完之后大家听评课另加集体备课而已。他们不仅仅在概念上的认知存在偏差,更把教研当作一项外加的工作任务。在活动参与上缺少能动性。常常不能正视这一活动,总不能认真对待,敷衍了事。一直以来,幼儿园教研活动总感觉形式上的较多,而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很少,从而促使教师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我认为,教研活动更应该侧重于关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开展以案例研究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活动,换言之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教研计划的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整体思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为教研而教研“为“为需要而教研”创民主、自主的氛围
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绝大多数幼儿园对为什么要开展教研活动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因为到了教研活动的时间,完成任务一样地去开展教研,往往是为了教研而教研。这类教研活动多以“读”文章为主,即教研组长宣读一些幼教文章,然后就文章内容展开一定的讨论。要不就是组织上一节公开课,之后听评课就完事了,甚至在有的幼儿园可能都没有教研活动,只是为了迎接检查而做一些纸质材料而已。以往我们对教研的关注只局限于教材中的教育内容,制定的计划倾向于具体的教育活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花在教具的准备上。我们通过与教师交流讨论明确了:虽然我们通过研究某一课能帮助我们提高一些教育教学中的技能、技巧及一些教学细节问题,但实际工作中一些常见的日常工作难题却困绕着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面对调皮的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措施?怎样进行美术评价?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等等。因此在和教师们达成共识后,我们制定计划时打破了局限,进行开放性地选题,教师们根据自身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存在的疑虑与困惑都列入了教研活动范围之内,如专题讨论、观摩评议、设计专题等,做到小型多样。教师自主选择,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让教师研有所获。在重视教研活动的同时使教师将反思的态度与行动贯穿到所有的教育活动中。通过教研活动切实促进日常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改教研中重“虚”而轻“实”现象创积极、浓厚的氛围
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很多学校为了求新往往忽视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赶时髦,在没有师资力量的情况下,也高唱改革的调子大刀阔斧搞课题研究什么的,对于师资较为薄弱的农村幼儿园开展扎实有效的的教研才是重要的,例如以往我们的教研很注重研究教法,研究教师如何去上好课,研究如何上课才能到达到教学目标,而对于孩子该如何去学习,却很少去研究。比如说教师集体备课,一个年级组的老师坐在一起,研究一堂课该怎么上,可是从来不去研究孩子该怎么样学。我曾经看过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教师的注意力都只是聚焦在教案怎么写,怎样上好某一堂课,观摩的重点也落在教师对活动的组织或教具的使用,他们非常关注活动是否按计划顺利地进行。当然,我觉得这些都比较重要,但假如我们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看不到对幼儿学习的深入研究,不关心活动中幼儿怎样在学习、怎样在理解教学内容、怎样支持幼儿学习,怎样让幼儿学习的过程变得更有效,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教研活动是不可取的。也就会出现常常在研活动中提出问题的更多,解决问题的更少。这也是农村幼儿园在教学上存在的一个误区――以教为主的课堂。
因此教研不但要注重过程和结果,更要注重的是将研究结果的延续到今后的工作中,所以研究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说说,重要的是将教师的见解记录、整理并总结,形成有效的策略,落实到行动中,讨论中教师充分展示自己已知的理论、经验,说出自己的困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在根据实际的反馈,作出下一步行动的决策。这就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实效性,连以前对于教师们最头疼的论文撰写也渐渐地就成了他们的爱好。
三、改“研而不学”为“研学结合”创和谐、发展氛围
幼儿园工作是繁琐的,我们的教师常常被每日繁琐的工作所困,缺少学习。整个教研活动就占据了他们课余学习的全部。而幼教理论是我们进行教研活动的指路灯,缺乏教育理论教研活动就迷失了研究的方向。如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常常反思这样的问题:怎样提问才能激起幼儿回答问题的欲望?如何进行创造性游戏指导?如何进行课程整合?等等。每当遇到这些困惑我们才感到缺乏理论的支撑,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因此我们找到相关的理论资料进行深入地学习,学习了这些理论我们尝试将教育理念融入到教研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每当我们解决一个难题就好象向教研的顶峰攀登了一步,心中充满喜悦与自豪。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理论的运用和吸收。除抓好幼教理论学习之外,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的学习,如走出去到姐妹园参观学习,听专家讲学术报告,多上评优课,多举行评比活动:基本功比赛,游戏比赛,教育活动评比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群体更能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从而促进教研水平不断地提高。
在新的教改形势下,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号召和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研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我们地处农村,过多的理论,有时反倒会引来一些反感和抵触,因此,我们只有站在老师的视角,从他们实际需求出发,撇开深奥理论,不断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从而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研,乐于教研,在活动中提高业务能力,进而促进教学工作稳步发展。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教研计划的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整体思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为教研而教研“为“为需要而教研”创民主、自主的氛围
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绝大多数幼儿园对为什么要开展教研活动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因为到了教研活动的时间,完成任务一样地去开展教研,往往是为了教研而教研。这类教研活动多以“读”文章为主,即教研组长宣读一些幼教文章,然后就文章内容展开一定的讨论。要不就是组织上一节公开课,之后听评课就完事了,甚至在有的幼儿园可能都没有教研活动,只是为了迎接检查而做一些纸质材料而已。以往我们对教研的关注只局限于教材中的教育内容,制定的计划倾向于具体的教育活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花在教具的准备上。我们通过与教师交流讨论明确了:虽然我们通过研究某一课能帮助我们提高一些教育教学中的技能、技巧及一些教学细节问题,但实际工作中一些常见的日常工作难题却困绕着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面对调皮的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措施?怎样进行美术评价?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等等。因此在和教师们达成共识后,我们制定计划时打破了局限,进行开放性地选题,教师们根据自身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存在的疑虑与困惑都列入了教研活动范围之内,如专题讨论、观摩评议、设计专题等,做到小型多样。教师自主选择,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让教师研有所获。在重视教研活动的同时使教师将反思的态度与行动贯穿到所有的教育活动中。通过教研活动切实促进日常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改教研中重“虚”而轻“实”现象创积极、浓厚的氛围
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很多学校为了求新往往忽视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赶时髦,在没有师资力量的情况下,也高唱改革的调子大刀阔斧搞课题研究什么的,对于师资较为薄弱的农村幼儿园开展扎实有效的的教研才是重要的,例如以往我们的教研很注重研究教法,研究教师如何去上好课,研究如何上课才能到达到教学目标,而对于孩子该如何去学习,却很少去研究。比如说教师集体备课,一个年级组的老师坐在一起,研究一堂课该怎么上,可是从来不去研究孩子该怎么样学。我曾经看过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教师的注意力都只是聚焦在教案怎么写,怎样上好某一堂课,观摩的重点也落在教师对活动的组织或教具的使用,他们非常关注活动是否按计划顺利地进行。当然,我觉得这些都比较重要,但假如我们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看不到对幼儿学习的深入研究,不关心活动中幼儿怎样在学习、怎样在理解教学内容、怎样支持幼儿学习,怎样让幼儿学习的过程变得更有效,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教研活动是不可取的。也就会出现常常在研活动中提出问题的更多,解决问题的更少。这也是农村幼儿园在教学上存在的一个误区――以教为主的课堂。
因此教研不但要注重过程和结果,更要注重的是将研究结果的延续到今后的工作中,所以研究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说说,重要的是将教师的见解记录、整理并总结,形成有效的策略,落实到行动中,讨论中教师充分展示自己已知的理论、经验,说出自己的困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在根据实际的反馈,作出下一步行动的决策。这就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实效性,连以前对于教师们最头疼的论文撰写也渐渐地就成了他们的爱好。
三、改“研而不学”为“研学结合”创和谐、发展氛围
幼儿园工作是繁琐的,我们的教师常常被每日繁琐的工作所困,缺少学习。整个教研活动就占据了他们课余学习的全部。而幼教理论是我们进行教研活动的指路灯,缺乏教育理论教研活动就迷失了研究的方向。如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常常反思这样的问题:怎样提问才能激起幼儿回答问题的欲望?如何进行创造性游戏指导?如何进行课程整合?等等。每当遇到这些困惑我们才感到缺乏理论的支撑,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因此我们找到相关的理论资料进行深入地学习,学习了这些理论我们尝试将教育理念融入到教研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每当我们解决一个难题就好象向教研的顶峰攀登了一步,心中充满喜悦与自豪。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理论的运用和吸收。除抓好幼教理论学习之外,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的学习,如走出去到姐妹园参观学习,听专家讲学术报告,多上评优课,多举行评比活动:基本功比赛,游戏比赛,教育活动评比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群体更能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从而促进教研水平不断地提高。
在新的教改形势下,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号召和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研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我们地处农村,过多的理论,有时反倒会引来一些反感和抵触,因此,我们只有站在老师的视角,从他们实际需求出发,撇开深奥理论,不断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从而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研,乐于教研,在活动中提高业务能力,进而促进教学工作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