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与数学有关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即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在高中阶段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实验教学;对数函数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定义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与数学有关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1].
  原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曾指出,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眼光包括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数学思維包括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
  在高中阶段,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我想,合理利用数学实验教学模式,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直以来,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即定义、定理、公式和解题,认为数学学科是一种具有严谨系统的演绎科学,数学活动只有高度抽象枯燥的思维活动.但是事实表明,数学不只是逻辑推理,还有实验.
  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借助一定的物质工具、技术手段或者思想方法来发现规律或探究结论的新型教学方式.数学实验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称之为操作性实验,另一类是以动脑思考为主,称之为思考性实验[2].
  下面以我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为例,浅谈实验教学的应用.
  实验课题:指、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我们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效果检测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操作、研究、自主探索这种学习数学的模式深感兴趣,从而我们更加坚定的认为,数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实验教学模式也符合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探究、抽象等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生通过实验,实现了由直观想象,通过合情推理和数学运算,抽象得到具体数学模型的一般规律.由此可见,数学实验直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裴昌根.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合作学习设计基于数学问题解决[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6(4):25-30
  [2]熊惠民.中学数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银涛.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让我对“空间与图形”这个领域的教学有了自己的一点思考:我们需要“静”来等待或期待学生思维的形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把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四能"列入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这足以说明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进行“问题引领”的重要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教学中通过问题引领,启迪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自己所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期待学生能有新的、有价
【摘要】“测量”单元包括毫米、分米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旨在让学生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但“千米”与“吨”难建立“量感”.只有加强实践与体验,才能更好地牵手“量感”.  【关键词】体验;调查;估测  新课标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的具体设置可以看出,新课标更加重视对测量过程的感知与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教改要求和教学感悟,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方式手段运用做了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方式手段;运用;探析  数学学科的丰富内涵、复杂联系、综合体系等方面,需要数学问题这一“载体”进行生动、全面、深刻的展示和呈现.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者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其如何开展问题教学、如何提升问题教学效果、如何高效推进问题教学进程,成为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整盘棋”中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环节能否处理好,是影响小学数学课堂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课堂提问,教师应讲究提问的艺术性、科学性,避免过多、过频的提问,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应把握提问的时机,引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所以,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在新课导入处提问——引人入胜  新课导入,是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 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而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经济.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然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模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难点. 因此,笔者从这一模块来着重分析和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摘要】本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趣味问题吸引学生,然后,循序渐进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三角函數图像的几种变换,启发学生使用软件去体会函数的运动变化思想,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去领略数学“几何美观”,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动态教学;自主探究;图像变换;运动思想;变量滑竿
题设内容及内部结构规定着认知的方向和方法,依据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对数学认知的基本方法,得出了简单易懂的答案,分析了认知心理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体现了数学的精神实质.  1.2014年广东高考数学理科21题原题及简单解法  原題设函数f(x)=1(x2 2x k)2 2(x2 2x k)-3,其中k<-2.  (1)求函数f(x)的定义域D(用区间表示).  (2)讨论函数f(x)在D上的单调性.  
【摘要】由一次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尝试,笔者认识到这是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积极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开阔看待问题的眼界,培养团队精神.进一步反思推广,结合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点拨等手段可以实现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小组合作;团队精神;教育方式;多元化  一次数学课上,笔者满怀激情地给学生讲解了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方法,采用的是由易到难的坡度式例题讲解法
【摘要】 高中数学是一门集多种特征为一体的学科,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学科,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但是,当下还是有很多数学教师对提高的认识仅停留在传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导致提问流于形式,并且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基于此,必须继续深化对数学课堂提问的探索与研究,大胆创新,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