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透析期输血观察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输血对尿毒症患者透析期伴严重贫血时的治疗效果及该类患者输血指征的把握。方法患者每次输入成分血液制品为红细胞悬液1 U或2 U、洗涤红细胞1 U或2 U(200 ml/袋、400 ml/袋),储存时间均为5 d内的血液,本组透析时输血96次,透析结束后1 h~4 h输血28次。6例在输血前曾注射过促红细胞生成素。结果共输血124次,全部为成分输血,共用红细胞制品143袋,成分输血率为100%。患者输入红细胞制品后,血红蛋白浓度(Hb)较输血前平均上升2 g/L~4 g/L,治疗后Hb平均为7.82 g/L。输血后患者头昏、乏力、心悸等缺氧症状明显减轻,左心功能不全症状、气促、呼吸困难、咳嗽、不能平卧明显好转且肺部湿啰音减少。有5例患者在输血后1 h~3 h出现低热(平均体温37.6℃),未经特殊处理恢复正常。结论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严重阶段,此时多数患者伴有严重的贫血及电解质紊乱,血K+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患者的贫血多为中、重度,但患者对贫血的耐受力较强,症状较轻,为科学合理用血,避免输血带来不良反应,尽可能减少输血。然而肾功能衰竭程度与贫血程度呈正相关,当尿毒症患者Hb小于6.0 g/L时,输血是治疗尿毒症贫血的常用办法。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HOTAIR基因的表达,观察HOTAIR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神经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中HOTAIR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无HOTAIR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综述近年来有关β-连环蛋白和APC基因分子生物学以及与肿瘤学方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文拉法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 方法将20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参附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参附组分
目的:探讨悬垂型宫颈肌瘤阴式切除的手术技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自2008年1月-2010年3月17例悬垂型宫颈肌瘤阴式切除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结合病例的具体情况,应用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液灌流联
目的:探讨超声误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方法在被超声误诊的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从甲状腺结节的声晕、包绕血流、囊性变、内部血流、纵横比、钙化灶及RI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维生素B12制剂(甲钴胺)和叶酸(Fa)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98例冠心病患者和111例正常人血浆
目的:探讨PBL+LBL双轨教学模式的留学生教学效果。方法依据前期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BL及LBL教学模式的特点,在留学生儿科学教学重点及难点章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