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军事行动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军事物流的支持保障。现代战争的高强度和突发性特点,更加凸显了现代军事物流的战略地位。高明的军事家总是从统揽全局的高度审视军事物流的发展,总是对军事物流的地位与作用予以高度评价。
关键词:军事物流 构成要素 作用
军事物流是指军事物资经由采购、运输、储存、包装、维修保养、配送等环节,最终抵达部队用户而被消耗,从而实现其空间转移的全过程。军事物流的本质是通过向部队用户提供所需的物资,解决部队用户在物资需求方面存在的数、质、时、空四大矛盾。高明的军事家总是从统揽全局的高度审视军事物流的发展,总是对军事物流的地位与作用予以高度评价。笔者就军事物流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谈点浅见。
一、军事物流的构成要素
以流的观点考察军事物流活动,军事物流在军事物资实现时空转移时有五大要素:流体,即军事物资;载体,即承载军事物资的军事物流设备和军事物流设施;流向,即军事物资转移的方向;流量,即军事物流的数量表现,一般指军事物资的数量、重量、体积;流程,即军事物流路径的数量表现。
1、流体。流体是指军事物流中的军事物资。军事物流管理的任务之一是要充分保护好流体,使其自然属性不受损坏,因而需要对流体进行维修保养,在军事物流过程中需要根据军事物资的自然属性合理安排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军事物流作业。由于军事物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流体从军事物资供应商向部队用户的有序流动。
2、载体载体是指流体借以流动的军事物流设施和军事物流设备。载体分成两类:第一类载体指军事物流基础设施。例如铁路、公路、军用港口、铁路专用线、空军场站等基础设施,它们大多是固定的。第二类载体指军事物流设备。即以第一类载体为基础,直接承载并运送流体的军事物流设备,如军用车辆、补给舰、战略运输机、野战叉车等,它们大多可以移动。
3、流向。流向是指流体从供应起点到部队用户需求终点的流动方向。军事物流是“物”得以有序流动的保证,它是有方向性的。对某种军事物资而言,可能会同时存在几种流向。如根据部队用户实际需求确定的军事物资流向是市场流向,这种流向反映了供需之间的必然联系;实际发生军事物流活动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运输路线和调运方案,这才是最终确定的流向,这种流向是实际流向。
4、流量。流量是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量与流向是不可分割的,每一种流向都有一种流量与之相对应。从军事物流合理化的角度来看本应发生的军事物流流量,亦可分别按流体、载体、流向、发运人和承运人进行统计。
5、流程。即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流程与流向、流量一起构成了军事物流向量的三个数量特征,流程与流量的乘积(比如吨公里)还是军事物流的重要量纲。流程的分类与上述流向和流量的分类基本类似,可以分为计划流程、市场流程与实际流程,还可以像流量的分类那样,将军事物流流程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实际流程,可分别按照流体、载体、流向、发运人、承运人来统计;第二类是理论流程,理论流程往往是可行路径中的最短路径。路径越长,军事物流运输成本越高,如果要降低运输成本,一般就应设法缩短运输里程。
总之,军事物流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量和流程五要素之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如: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和流量,载体对流向和流量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会产生影响。因此,进行军事物流活动要注意处理好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使军事物流成本提高、军事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军事物流效益低下。军事物流学科以此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二、军事物流的作用
众所周知,任何军事行动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军事物流的支持保障。现代战争的高强度和突发性特点,更加凸显了现代军事物流的战略地位。军事物流作用可概括如下:
1、支持保障作用——战争肌体的大动脉。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十分重视的战略任务,而国防建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其中,物资的消耗与补充乃是关乎国防建设成败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要想保持其军事斗争中的主动地位,要想在与敌方的军事较量中夺取胜利,没有充足的物资支援和保障,那是不堪设想的。而准确及时的物资保障靠什么去完成,只有强大的军事物流才能担当此任。
2、吸纳转化作用——联结军事与经济的桥梁。不可否认,强大的国民经济实力乃是搞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基础,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战争交战双方国家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和比拼。然而,国民经济毕竟不等同于军事战斗力,经济实力也不可能直接等价于军事实力。二者之间必须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才能将国家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而这座桥梁,便是军事物流。军事物流运用国家拨来的军费,通过采购功能购置各种武器装备、油料、器材以及各种军需品。这些物资一部分通过储存功能储备起来,以备战时或紧急状态下使用
3、现代化建设的提升作用——质量建军与科技兴军的推动器。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倘若没有强有力的军事物流作保障,科技兴军只能沦为毫无生命力的空壳。莫说是现代化建设的工程项目,每项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供应作后盾;即便是科技新成果的研发与应用,也时刻离不开物流的支援与保障。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加快,对物资保障“数、质、时、空”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对军事物流整体功能也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挑战。传统的落后的物流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4、战略鼓舞和威慑作用——壮己军威、震慑敌胆的法宝。建立起强大的军事物流系统,可以有效地组织物资供应,可以保障任何条件下军队的机动和作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共识。继续深入探讨,还会发现:交战双方越来越重视对方的后勤目标,越来越强调打击对方的后勤系统。不论是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美军都以高强度的轰炸来破坏对方的物资补给线,企图一举夺取战略上的主动权;而对方也无不以保卫后勤目标作为重点,采取各种手段尽量使之生存下来。这种对军事物流系统的破坏与反破坏,像一条红色的线条串联着整个作战行动,贯串于战争的始终。
参考文献:
1、余真翰. 基于军事物流中心的第三方军事物流架构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2、王宗喜. 军事物流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坚红. 新军事变革对军事物流发展的影响[J]. 物流技术,2006(8):94-96
关键词:军事物流 构成要素 作用
军事物流是指军事物资经由采购、运输、储存、包装、维修保养、配送等环节,最终抵达部队用户而被消耗,从而实现其空间转移的全过程。军事物流的本质是通过向部队用户提供所需的物资,解决部队用户在物资需求方面存在的数、质、时、空四大矛盾。高明的军事家总是从统揽全局的高度审视军事物流的发展,总是对军事物流的地位与作用予以高度评价。笔者就军事物流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谈点浅见。
一、军事物流的构成要素
以流的观点考察军事物流活动,军事物流在军事物资实现时空转移时有五大要素:流体,即军事物资;载体,即承载军事物资的军事物流设备和军事物流设施;流向,即军事物资转移的方向;流量,即军事物流的数量表现,一般指军事物资的数量、重量、体积;流程,即军事物流路径的数量表现。
1、流体。流体是指军事物流中的军事物资。军事物流管理的任务之一是要充分保护好流体,使其自然属性不受损坏,因而需要对流体进行维修保养,在军事物流过程中需要根据军事物资的自然属性合理安排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军事物流作业。由于军事物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流体从军事物资供应商向部队用户的有序流动。
2、载体载体是指流体借以流动的军事物流设施和军事物流设备。载体分成两类:第一类载体指军事物流基础设施。例如铁路、公路、军用港口、铁路专用线、空军场站等基础设施,它们大多是固定的。第二类载体指军事物流设备。即以第一类载体为基础,直接承载并运送流体的军事物流设备,如军用车辆、补给舰、战略运输机、野战叉车等,它们大多可以移动。
3、流向。流向是指流体从供应起点到部队用户需求终点的流动方向。军事物流是“物”得以有序流动的保证,它是有方向性的。对某种军事物资而言,可能会同时存在几种流向。如根据部队用户实际需求确定的军事物资流向是市场流向,这种流向反映了供需之间的必然联系;实际发生军事物流活动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运输路线和调运方案,这才是最终确定的流向,这种流向是实际流向。
4、流量。流量是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量与流向是不可分割的,每一种流向都有一种流量与之相对应。从军事物流合理化的角度来看本应发生的军事物流流量,亦可分别按流体、载体、流向、发运人和承运人进行统计。
5、流程。即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流程与流向、流量一起构成了军事物流向量的三个数量特征,流程与流量的乘积(比如吨公里)还是军事物流的重要量纲。流程的分类与上述流向和流量的分类基本类似,可以分为计划流程、市场流程与实际流程,还可以像流量的分类那样,将军事物流流程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实际流程,可分别按照流体、载体、流向、发运人、承运人来统计;第二类是理论流程,理论流程往往是可行路径中的最短路径。路径越长,军事物流运输成本越高,如果要降低运输成本,一般就应设法缩短运输里程。
总之,军事物流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量和流程五要素之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如: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和流量,载体对流向和流量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会产生影响。因此,进行军事物流活动要注意处理好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使军事物流成本提高、军事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军事物流效益低下。军事物流学科以此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二、军事物流的作用
众所周知,任何军事行动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军事物流的支持保障。现代战争的高强度和突发性特点,更加凸显了现代军事物流的战略地位。军事物流作用可概括如下:
1、支持保障作用——战争肌体的大动脉。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十分重视的战略任务,而国防建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其中,物资的消耗与补充乃是关乎国防建设成败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要想保持其军事斗争中的主动地位,要想在与敌方的军事较量中夺取胜利,没有充足的物资支援和保障,那是不堪设想的。而准确及时的物资保障靠什么去完成,只有强大的军事物流才能担当此任。
2、吸纳转化作用——联结军事与经济的桥梁。不可否认,强大的国民经济实力乃是搞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基础,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战争交战双方国家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和比拼。然而,国民经济毕竟不等同于军事战斗力,经济实力也不可能直接等价于军事实力。二者之间必须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才能将国家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而这座桥梁,便是军事物流。军事物流运用国家拨来的军费,通过采购功能购置各种武器装备、油料、器材以及各种军需品。这些物资一部分通过储存功能储备起来,以备战时或紧急状态下使用
3、现代化建设的提升作用——质量建军与科技兴军的推动器。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倘若没有强有力的军事物流作保障,科技兴军只能沦为毫无生命力的空壳。莫说是现代化建设的工程项目,每项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供应作后盾;即便是科技新成果的研发与应用,也时刻离不开物流的支援与保障。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加快,对物资保障“数、质、时、空”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对军事物流整体功能也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挑战。传统的落后的物流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4、战略鼓舞和威慑作用——壮己军威、震慑敌胆的法宝。建立起强大的军事物流系统,可以有效地组织物资供应,可以保障任何条件下军队的机动和作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共识。继续深入探讨,还会发现:交战双方越来越重视对方的后勤目标,越来越强调打击对方的后勤系统。不论是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美军都以高强度的轰炸来破坏对方的物资补给线,企图一举夺取战略上的主动权;而对方也无不以保卫后勤目标作为重点,采取各种手段尽量使之生存下来。这种对军事物流系统的破坏与反破坏,像一条红色的线条串联着整个作战行动,贯串于战争的始终。
参考文献:
1、余真翰. 基于军事物流中心的第三方军事物流架构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2、王宗喜. 军事物流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坚红. 新军事变革对军事物流发展的影响[J]. 物流技术,2006(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