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的收获与贮藏

来源 :中国种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8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豆的收获与贮藏,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安全贮藏。1 适时收获 小豆品种多为无限结荚习性,只要温湿度适宜,花期很长,成熟期很不一致,往往植株中、下部的荚果已经成熟,而上部的荚果仍为青绿色或正在灌浆鼓粒。若种植面积较小,可采取分期摘荚的办法;种植面积较大,应在田间75%的荚果成熟时,一次收获。若收获过早粒色不佳,粒形不整齐,秕粒增多,产量低;而收获偏晚易裂荚落粒,子粒光泽减退,粒色加深,异色粒增多,外观品质降低。收获时最好连根拔起,一方面能减少荚果脱落;另一方面能促
其他文献
干旱是世界上广为分布的自然灾害,位于中国南部的广西地处低纬度,也经常受到干旱的困扰。目前广为应用的用以评价干旱情况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仍存在算式易饱和、空间拟合不准确及具有时间局限性的缺点。针对以上问题利用MODIS数据,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干旱监测的方法探究。
从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上分析了吉林省绿豆的低产原因,并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分析了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棉花品种、品种布局、土壤、栽培技术及采收、加工等因素,并根据各因素提出了提高棉花品质的措施.
企业通过组织学习推进渐进主义战略的实施,提高适应性绩效。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渐进主义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适应性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小麦新品种济麦22由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2006年9月和2007年1月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黄淮北片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鲁农审2006050和国审麦2006018,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公
稻种资源作为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稻作育种改良的物质基础,是水稻科学研究不竭的源泉,谁掌握了水稻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育种主动权.因此,稻种资源的收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