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微博及博客等一样,微课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微课”的核心是组建相关教学视频,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研究成果等。它们以一定的呈现方式与组织关系为我们创造了主题式、半结构化的“小环境”,为开拓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打开了新空间。
  关键词:综合实践微课教学运用
  一、“微课”使综合实践课堂更灵动
  在微课教学中,教学视频作为微课教学的核心,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规律,设置微课时间大约5-8分钟左右。和40-45分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又被称为课例片段或者微课例。
  从教学内容来看,内容相对较少,微课的问题聚集在突出问题主题,更适合老师要求: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展现综合实践体验过程的同时,正确反映教学主题和体验过程及研究成果呈现。和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相比,微课的内容更加简单,所以又称微课堂。
  微课的教学内容指向明确、主题突出和相对完整。它以问题研究为主线,以方案设计、课堂多媒体素材、课件、研究反思、学生意见和专家点评为教学资源,从而形成类型多样、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单元性资源主题包,为师生创造更加真实有用的微教学环境。这样师生通过具体的、真实的、典型的活动情境,不断迁移、模仿、提高综合能力等高新思维方式学习,进一步提升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小课题探究的质量。
  二、微课让学生综合体验更丰富
  “微课不是把45分钟的一堂课压缩在10分钟以内,而是对一个知识点的深度解析”。在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些学生对有一些活动方法或技能账务不是很透彻,一遍听不懂,教师不会单独为了某一个学生而再讲一遍。微课实现了知识点的无限次重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回看微课视频,从而弥补不足,减少学习障碍。“微课对学生没有强制性,只是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资源,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可以说,微课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翻转课堂理念、微视频功能,让教师从‘演员“导游’走向全能导演型专家,让学生从学习者走向自我课程的设计者,为教师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提供舞台,为实现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个性化课程表奠定基础”。
  微课项目就是要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按需推送”“私人订制”。“按需推送”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微课视频:“私人定制”就是当项目成型以后做成“综合实践微课“APP软件,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电脑终端等下载使用。
  三、“微课”为学生研究交流搭建平台
  1.加强内容规划,搭建良好的活动体验交流平台。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成果交流是共享阶段。利用微课将孩子们的研究成果挂在学校网站或班级空间,让孩子们相互分享研究及体验成果,更好地实现开发与交流应用。综合实践学科微课程要经过一个精心制作、反复推敲、修改完善的过程,适合作为阶段成果的分享,用于成果交流的阶段呈现会上,能用最短的时间,非常有说服力地展示研究的浓缩过程,重要的是成果及推广,既能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优势,又能弥补以往活动体验及研究,只研究,有收尾,无推广的不足。
  在微课交流应用中,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将方法指导与体验感悟融入微课,通过他人评价、综合展播和交流共享等方式,向广大学生、老师展示、推荐优秀微课作品。通过定期进行老师微课库学习、观摩、评课、研讨、反思等活动,进一步改进综合实践微课教学实践模式,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微课”为综合实践开放教研提供契机
  1.简单投入,丰厚回报,利用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不需要太多信息技术,只要输入微课平台网站名,然后点击所需要的视频就可以学习。整个课程“多快好省”,十分平民化,只要拥有接人互联网的设备,甚至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更多的学习、交流、沟通(微课配有评价功能)和提升机会。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综合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
  2.便于交流,教研更具实效,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灵活教研,教师观看视频更加自由,并且可以灵活安排时间、地点。这种感觉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的教研模式,更加人性化,能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
  3.思考更充分,反思更有效。教师微课视频播放可以调控,可以充分思考,也可以私下交流评判,使得问题探讨、研究更加深入。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其他文献
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大约1/3的病人在诊断时已经有转移;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30%发生一复发或转移。肾癌对化疗和放疗都不敏感,I
摘要:儿童都是艺术家,他们的脑子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他们的艺术天赋等待我们开发,教师要关注儿童的每一次闪光点,捕捉让人心动的瞬间,拨动儿童心中艺术的琴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感受美 绘画能力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做好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社会实
摘要:在管理中实施人本化、民主化的管理,重视“情感投资”,以情感人,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积极、进取、和谐的集体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克服以领导者自居的观念,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应有情感投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师生间形成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 情感管理 榜样示范  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关系中职教育的关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摘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对小学生将来做到生活自理适应社会,有重要意义。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是一种新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创性能力培养
摘要: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创新德育工作提供了机遇。新媒体环境下,使得中职德育工作面临新挑战,但同时面临更大机遇。如何顺应新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中职德育 创新研究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又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以新媒体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媒体三大媒体为代表。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体外培养的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NSCLC)A549细胞、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学生无法轻易解决但通过钻研可以解决的问题;抑或当前无法实现,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这种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自信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可或缺,可以说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基石。然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若教师把握不好问题的难度,则会让学生的信心在一次次的挫败中消失殆尽。这样的话,塑造学生的目标不但实现不了,还令学生的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排斥和恐惧。所以,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