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化”教学,让课堂绽放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就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对于一个对教学孜孜以求的老师来说,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动化”教学课堂,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的瞬间,让课堂绽放精彩。
  一、抓住契机——做有效生成的催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从宏观课程的观点看,课堂中的各种因素有时都可以催发、生成许多教学契机。
  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这个葬礼是特殊的?学生发言:(1)不是为死去的人,是为干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很特殊;(2)不是把瀑布葬掉,而是纪念这个曾经美丽壮观的瀑布;(3)这个葬礼由总统亲自主持,很特殊;(4)来参加这个葬礼的人很特殊,都是一些环保专家、科学家等知名人士。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一给予肯定。这时,又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这个悲剧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今天我们——瀑布的谋杀者为瀑布举行葬礼!这不正是这个葬礼的特殊意义所在吗?我们觉醒,我们忏悔,我们要以此形式唤醒人类。”
  反思: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碰撞,有奇思妙想,教师必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足够的创造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有灵感出现,有智慧的火花迸发,要把它转化为可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敏锐地加以捕捉、放大。否则,契机稍纵即逝,而且无法复制。
  二、认真倾听——做有效生成的提升者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
  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支老师却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反思:短短的五分钟,却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在浪费水资源”这有益的动态资源,如果我们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
  三、二度开发——做生成教学的拓展者
  在注重生成的课堂里,教师的作用不只是将一些灵性的画面定格,而应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加美丽动人。
  如《山谷中的谜底》课文可分为三部分:谜—揭谜—启示。在学到“启示”部分时,我故意抛出一个问题:老师认为,既然课文讲的是谜,现在谜底已经揭开了,我们把4、5、6小节删掉好吗?有学生说:“课文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4、5、6小节写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能删掉。”但我想学生还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认识上,还没有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继续展开教学:“同学们,课文中‘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对每个人都有借鉴意义。本课学习本可以“启示”作结,但教师在学生对教材充分盘活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开发,进一步把学习引向纵深。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最大限度地激起,在教师提供的平臺上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四、欣赏学生——做生成信息的赞赏者
  这是一节作文改写课,要求把一首《我给奶奶送阳光》的小诗改写成记叙文。我试图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故事情节,挖掘有限的文字材料,使文章更加饱满生动,突然,一位平时特别爱表演的女同学提出:“老师,我们可以表演吗?”表演作文?这个建议真不错,让学生们借助表演,充实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何乐而不为呢?一听表演,同学们来了兴趣,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愉快的表演中,他们一边演一边揣摩书本上给予的语言文字,一边演一边修改讨论,好不热闹。一小组上台表演,下面的同学看得很认真,表演一结束,马上小手林立,争先恐后地展开了评价。这个说:“小孙女发现阳光不见了应该很失望才对。”那个说:“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地间,我想景色一定很美。小女孩看到了碧绿的小草,看到了翠绿的山峦,看到了清清的小河,享受着这美好的景象……”我惊讶了,学生们说得多精彩,体会得多深刻。
  反思: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学习的内在潜力,都可以为教学所用。学生自发地吹来“东风”,教师如果能够巧借“东风”,欣赏学生,就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适时调整——做生成资源的重组者
  面对这一个个“活”起来的课堂,一些教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顾虑: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了,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学生各种意见和问题,教师怎么办?对此,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只有通过教师对学生“活”起来的“动”的重组,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项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有“动态生成”意识的教师要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引领学生共同进入发幽探微的教学境界。
  由此可见,教师要拥有宽阔的课程视野,对可能的“生成”层面作出精心的预设,立足“预设”,巧于“生成”。“机会总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敏锐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有效地催发,认真地倾听,并加以充分地利用,有机地放大,适当地提升,努力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这样,师生都能在“生成”过程中释放生命的活力,闪耀智慧的光芒,弘扬个性的灵光,这样的课堂也必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穷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巧设预习、精批精讲、当堂训练、活用多媒体等形式,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生“会阅读”、“会动手”、“会观察”、“会思考”、“会练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巧设预案 精批精讲 当堂训练 活用多媒体    山东课改的不断成功,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触动了我们心灵,要想生存和发展,只有创新,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新路子。由于近期学生周末不补课,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可分为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两大类型。阅读教学是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阅读教学上,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讨,因而阅读教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自由赏析法”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自由赏析法,就是学生在自学字词、认真阅读文本后,对文本进行自由品析。从语言运用上品析也好,从结构章法上品析也好,联想感悟也好,质疑问难也好,教师不作具体限制,只要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落实课标这一精神,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放下心灵的负担,自由流露真情实感。  学生在习作时,首先想到是表达自己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和情感,是生活的一种需要,“有所为而作”(叶圣陶)。就像饿了
摘 要: 在知识快速发展的信息世界中,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质量的人才,来源于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则取决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尚未掌握思考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会过分。为此,如何转变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的课题。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角色 促进者 引导者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
摘 要: 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交际活动为中心,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一节初中英语课堂的观察,对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教育环境中的外语课堂教学给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中学英语课堂 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上唯一的信息
高校的专业实验室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实验教学的基地,同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地,它拥有众多的科技人才和大量的仪器设备,因此,目前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每年都会在此方面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但是对于很多专业实验室来说,仍存在仪器设备套数少、涉及面不广等问题,所以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让有限的资金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实验教学人员
摘 要: 后进生教育和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棘手问题。后进生转化工作要有耐心,讲究策略。策略得当,后进生的转化便大有希望。  关键词: 后进生转化 思考 策略    随着学校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学生来源的多层次性和在校学生类别的多样化性,给学校学生管理与班级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许多老师,特别是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都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育了,工作越来越吃力了,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教育
摘要: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针对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进而探求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现实路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对策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大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以书面或口头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已经成为大学
摘 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买卖合同纠纷增多。格式合同以其自身的价值与特征,它的推广必将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大大地节约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节约交易时间,使得经济流转简便而迅速。在防范和化解买卖合同中的法律纠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格式合同的概念和特性出发,阐述了格式合同在防范和化解买卖合同法律纠纷中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格式合同的立法实践,重点探讨了其在防范和化解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为学校永恒的主题,培养具有主体性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成为当前小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然而,正如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每逢这个源泉开放的时候,他们便把他们(指学生)的注意当作一个水槽一样放在它的下面,一点不要让滚出的东西跑掉了。”如今,还有不少教师以救世主的姿态高高在上,他们要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与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