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前寒武系金矿地质及相关成矿问题探讨

来源 :地质与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中前寒武系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白马山-龙山-紫云山E-W向构造-岩浆岩带,包括锑金、锑砷金、砷金等不同矿物组合的矿床.金矿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次为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和隐伏岩体上方.其成因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和热接触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区域矿床成矿规律性强,找矿标志明显,远景可观.
其他文献
利用三维地震勘查手段,对九台市营城北矿沉陷区进行调查,实现了对沉陷区基本轮廓和分布范围的控制,测区北部2个沉陷区分布在断层两侧,沉陷面积分别为0.06km^2和0.025km^2,其余8处分
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控制测量、矿权坐标转换、矿区控制加密与工程测量、问题分析-报告与处理、露天采矿权界桩测设、内业数据整理、提交成果等8个
论述了大兴安岭成矿带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成矿带存在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3个构造层,各构造层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大兴安岭东南段的等距、网格状的构造格局.铜多金属成矿受“带
中国东北部陆缘区是古亚洲洋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加复合部位.区内构造、岩浆与成矿作用复杂,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地之一.在总结研究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镁基合金中的铍和镍.研究并校正了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影响.方法简单、快速.对含铍11.4×10^-6、镍9.25×10^-6的样品11份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