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行走”方式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e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么干净的文字/总会让人联想/出发——/一本线装的江南/撑出纸心的渡口/所有丝质手腕,扬起来吧/美学在青砖灰瓦上溅响/心跳,绢一样的辞令/嫁到哪里都会/乡愁
  复活某座光阴/谦卑的段落/用水墨眼神,还是/桨声灯影?/那些注定无法优雅/再一次转身的背后/不见青山,唯有静水/深深/深深地/流
  这是吉林市优秀班主任标兵王秀波老师在教完《答谢中书书》之后写的一首诗。每每读到秀波老师写的诗文,我都会由衷地感受到她对语文课堂的痴迷和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
  作为社会丛林中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放弃对“自我价值”的憧憬与追求,这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因此,我始终坚信,只要班主任善
  “读”肯“写”,就都能纸纳乾坤笔走惊雷,写就一部属于自己的奇书。
  情有所寄:读文,写文
  人,没有不乐于清闲的。但真正的清闲,应该是情有所寄。袁宏道在《致李子髯书》中写道:“髯公近日做诗否?若不作诗,何以谴此寂寞日子?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故有以弈为寄,有以色为寄,有以技为寄,有以文为寄。古之达人,高人一层,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虚度光景。”
  说得多好!
  如果把“情”理解成兴趣,下班了,为了摆脱工作带来的疲劳,班主任可以在闲暇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以麻将为寄,以饮酒为寄,以美食为寄,以闲聊为寄,以逛街为寄,以购物为寄……总之,回家了,咱们谁都不谈工作,这叫洒脱。
  如果把“情”理解成情趣,似乎就不大一样了。有以修身养性为寄,有以读书阅报为寄,有以相夫教子为寄……因为有益,这样的“情有所寄”多少上升了一个层次。
  如果把“情”理解成志趣,那就不能不提及李镇西老师了。多年来,他一边担任班主任,一边从事语文教学。他说:“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为此,他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自己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他在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里,孵出一朵朵独具魅力的思想之花。这样的“情有所寄”是多么令人叹服。
  发挥学科优势,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建构良好师生关系,几乎每个班主任都能做到。但要像李镇西老师那样深情、投入、执着地经营语文,真的还需要一颗慧心,一颗能够摆脱名利缰绳自由飞翔的心。在我们的班主任队伍里,从事文科教学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如果他们每个人都能拿起笔来,读文,写文,那将会是一幅多么壮美的图画?课堂内外,思维的闪电在短兵相接;心灵内外,智慧的火花在霁月光风。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最爱老师的将才。
  “天下事何不可为?只怕不肯去做。”所以,班主任们无论忙闲,都别忘了让自己情有所寄,而最佳的方式就是读文写文。
  以掌抚心:读人,写人
  我们接触的教育读本,除了纸质的,电子的,还有活生生的人。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同事,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家长……都在我们的阅读视野内。因此,静下心来,像读书一样去读人,你会发现,这世界,这生活,这教育,真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百科全书。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心怀感恩,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不妨以掌抚心,问问里面究竟装了几分真诚?几分悲悯?几分恩情?如此常常抚心自问,我们就会将反思凝于笔端,何愁写人?我们不妨每天抽出十几分钟的时间动动笔,写学生、写同事、写自己、写教育教学。也许在这写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教育的真谛。
  有一段时间,吉林市吉化一中的夏忠宇老师颇感困惑和无奈,因为学生迷恋网吧,不爱学习。后来,在一次做菜的时候,他获得灵感,提出了“热锅底效应”的概念。他认为:锅底是凝聚火源、受热较快的核心部分(班集体的中坚力量、传播正能量的优等生);锅边是被动受热、导热较慢的边缘部分(班集体的后备力量、接收正能量的潜能生);火源是班主任。用锅底热带动锅边热,这菜就好做了。带着这种想法,他在学习、班级管理等方面试行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激发了学生内驱力,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热锅底效应”在吉林市班主任驿站群传开后,许多老师向他取经,电视新闻里也播报了他的业绩。
  可见,读懂了学生,才会把真爱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之中。
  吉林五中廉淑文老师是吉林市优秀班主任标兵,她写的教育案例《秃头事件引起的反思》引发很大反响。案例中的男同学为了给老师、同学留下深刻印象,宁可违背校规,不惜牺牲个人形象,剃了光头,引起全班同学嘲笑和老师挖苦。最后,她语重心长地告诫班主任们:班主任不能只关爱班级中那些能给你带来光环的优等生以及所谓的问题生,关怀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中等生、潜能生,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让我想到一位教育家说过的一段话:“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有人说,班主任是公鸡头上的一块肉,官(冠)不大,管的事可不小。还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
  无论事多事少,无论官大官小,只要读懂了学生,就会读懂教育,就能写下动人的教育诗章。
  (作者单位:吉林市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作业上有一道题目,要求用“当初”造句。很多孩子都写了“当初我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现在已经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了”。是呀,一晃这些孩子都那么大了,真是时光易逝啊。  翻开又一本作业本,我惊讶地看到这样一句话:“当初我认为活在这世界上很简单,现在我觉得活在这世上很难。”我的心不禁一紧,这是怎样的心声呀!再一看那熟悉的字迹,我不用翻看名字,就知道是“康”的作业本。  这个男孩,最初是他的表情让我记住了
〓〓目前许多高三语文教师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这个怪圈,他们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大搞“灌输战术”或“题海战术”,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毫无活力。面对沉闷的语文课堂,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因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改变这种“主体无主,主动不动”的态势,激活课堂气氛,才能提高课堂实效。因此,激发学习动力,增强课堂活力是提高高三语文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
本文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因素,进而提出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是新课改语文课程中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整体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整合的具体实施形式,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读书本领也是重要任务,阅读能力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获取知识、掌握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阅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善于独立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些阅读的方法。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等学习方法,逐渐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心理抗压、抗挫能力相对较差,遇到事情后容易出现心理矛盾,有的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诱发各种心理疾病,进而引发自杀、自残、杀人、伤人等问题。所以,作为社会、家庭和学校,不应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引发中学生出现心理健
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使得森林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剧。由于恢复森林资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要使生态和人们的需求得到平衡发展,就必须要使森林资源得到
〓〓一、呈现—探究—运用的词汇教学模式教授新词  〓〓在教学新词时,我采用呈现—探究—运用的词汇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典型例句,然后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例句,猜出新词的词义并归纳其用法,然后鼓励学生创造性运用新学词汇。以“measure”为例进行过程示例。  〓〓 教师给学生提供例句:  〓〓Could you measure the table to see if it will fit in